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文件 > 市政府文件

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

 时间:2022-08-17      来源: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全力推进平台建设支撑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推进我市市场主体增数量、上规模、提效益,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提出“10+3+2”平台(即十大集聚平台、三个特色集聚平台和两个服务保障平台建设实施意见。 

  一、十大集聚平台 

  (一)实施链长制 

  积极探索实施链长制,加强产业链招商,持续推进延链强链补链,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为牵引,立足忻州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引导重点产业、企业积极融入10大重点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8条重点产业链规模效应初步显现,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培育形成4条百亿级以上产业链,4条五十亿级以上产业链,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抗风险能力全面提升;加大产业链链主企业奖补,积极争取省级技术改造、数字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的专项资金,对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分别给予奖励;对链主企业每提高5个百分点本地配套率的,按照配套率增幅相应采购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二)提升城市烟火气 

  统筹高品质城市建设与保持城市烟火气,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各类生活服务市场主体发展。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管理各类空间场所,依托艺术街区、剧场、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娱乐场所集聚地等和文体商旅综合体、旅游景区、市级及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打造一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点燃城市烟火气。支持我市忻州古城、云中河景区等地标性景区提升服务功能,加快越野营地、星空露营地等载体建设,吸引周边游客休闲度假,努力创建成为国家级示范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鼓励特色商业街、步行街区积极开展夜间经营,对全年度营业额和安排就业人数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政策支持。(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财政局) 

  (三)打造文旅康养集聚区 

  积极创建各类文旅示范,提升文旅市场主体质量,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由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转变。突出打造东部五台山、西部芦芽山、中部忻州古城三大旅游集散地。围绕建设世界级旅游康养目的地目标定位,围绕五台山文化生态产业群、云中河综合康养产业群、奇顿合温泉医养产业群、长城文化自然生态产业群、晋北杂粮食疗产业群打造五个产业集群。坚持示范引领,强化文旅融合,发展壮大文旅市场主体,为实现全市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体支撑。(牵头单位: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自然资源局) 

  (四)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倍增 

  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各级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一批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认真做好各级龙头企业培育创建工作,打造龙头企业梯次发展格局,组织开展省级龙头企业增补和市级龙头企业监测认定工作,以进一步扩大省、市级龙头企业队伍。积极争取试点示范项目和资金支持,搭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助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以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特色产业镇,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支持神池肉羊、静乐藜麦、岢岚沙棘全产业链重点发展。完善落实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惠农助企政策,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五)发展专业镇 

  围绕当地特色制造业、特优农业、特色轻工等优势产业,扶持培育一批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特色乡镇申报农业产业强镇及相关试点;以康养产业重大项目为载体,围绕医疗、养生、养情、养心、休闲功能一体化,打造特色康养小镇。(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卫健委) 

  (六)推进高水平双创平台建设 

  加大众创空间孵化器培育力度,加快建设忻州智创城,更好发挥中关村e大学生创业园等双创基地示范作用,加速吸引领军企业、龙头企业等高端双创资源向智创城集聚。鼓励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与双创示范基地深度合作,加强新兴领域创业投资服务,提升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信息交流等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市级及以上双创平台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品牌化,支持与专业化园区结对发展,双创成效不明显的要摘帽淘汰,取消相关政策享受资格。鼓励开发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优势企业、高等院校合作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探索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合作模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设立异地孵化中心,利用科创飞地模式加快引入创新资源。(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工信局) 

  (七)发展楼宇经济 

  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以集体合资形式组成联合投资体建设经营民营经济大厦,给予相应用地支持。对世界500强和中国 500强企业按规模分档给予开办补助。依托我市煤铁铝电等传统产业,重点招引一批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 500 强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公司在忻州设立地区总部,打造产业集聚的楼宇经济城市商圈。(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工商联) 

  (八)培育乡村 e  

  发展电子商务新模式,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以2年培育10个乡村e镇为目标,培育乡村e镇主导产业和乡村e镇商业带头人,培育引进电子商务企业,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健全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和电商基础配套设施。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外贸新业态,改变传统贸易方式,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积极申报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 

  (九)打造开发区升级版 

  深化开发区改革。认真落实三个转变四个强化要求,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集成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着力打造开发区升级版。持续推动开发区接稳管好赋权事项,实现区内事、区内办。推动忻州开发区全力打造半导体产业集聚区、新能源电池产业集聚区、杂粮产业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忻州市固废(静脉)产业园和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五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区(园区)。支持忻州、原平开发区申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争取申报新的省级开发区。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加大工业项目和投资力度,以亩产论英雄,确保开发区考核持续取得好成绩。(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行政审批局) 

  (十)发展网络流量平台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软件、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重点领域数字化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化场景应用拓展,对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融合应用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鼓励实体零售企业通过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型互联网营销手段拓展线上市场,对零售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连锁化发展项目,择优给予资金奖励。深化数字金融+民生服务,大力引进内外资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支持银行设立专营机构,培育特色金融品牌。(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 

  二、三个特色集聚平台 

  (一)发展法兰锻造平台 

  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突出定襄锻造特色产业和竞争优势,打造以法兰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设备制造和零部件制造。利用现有的设备制造优势开辟新产品,引导企业向更广、更高端产品领域发展,形成锻造特色新材料集群。面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力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需求,加快以高端冷轧取向硅钢为代表的特种钢项目建设,提升高性能硅钢技术水平,推动高强轻合金、特种合金、高品质特殊钢等先进金属材料规模化发展。推动铝镁产业精深加工发展,开发航空用高端铝材镁材、交通轻量化铝镁合金等价值链中高端产品,形成特种金属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市工信局) 

  (二)发展中药材(药茶)产业平台 

  围绕中药材生产和质量提升、中草药资源保护利用等内容,聚焦中药材精深加工,建立健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体系、良种繁育体系、规范化生产体系,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中医药强市战略实施,把中药材产业集群打造成为我市新兴的朝阳产业。形成以东部五台县、繁峙县、代县为主的恒山五台山野生抚育种植区和西部岢岚县、宁武县、五寨县为主的管涔山云中山人工种植区的产业布局。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发展中药材种植年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5,培育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00个以上,重点培育扶持中药材加工企业2个以上,中药材产业年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坚持抓特色、育龙头、出精品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标准、质量、品牌三个关键环节,主抓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毛建草、沙棘、枣叶(包括酸枣)、桑叶等药茶原料人工种植基地;扶持壮大毛建草茶、沙棘叶茶、枣芽茶、桑叶茶等一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以宁武、五寨为核心,岢岚、保德、五台、代县、定襄等地协同发展的药茶产业布局。到2025年,药茶产业年产值突破3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12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25个。确定引领发展的药茶标杆企业1个,标杆园区(基地)1个,标杆项目1个。(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用好杂粮全产业链赋能发展平台 

  依托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建设布局国家级忻州杂粮市场、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两大平台;以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契机,建设以科技研发、体验展示、贸易为核心,精深加工、综合物流、示范基地为支撑的现代杂粮产业融合园区,重点打造一园两平台一中心”,即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科技研发平台(中国杂粮之都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交易平台(杂粮交易中心)和展示体验中心。以整市域、全品种创建忻州杂粮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聚焦杂粮精深加工环节,以集群式发展为主要路径,以传统优势杂粮食品开发创新为重点,统筹推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全面升级,实现与其他五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相互推动和整体提升。构建全产业链赋能发展平台,把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建成中国杂粮贸易最大的集聚区和货品的集散中心。到十四五末,全市杂粮基地发展到360万亩,杂粮总产量达到15亿斤,实现杂粮市场交易额100亿元,发展各类产业会员机构不少于1000家,培养510家龙头企业。(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两个服务保障平台 

  (一)搭建综合检验检测平台 

  充分发挥检验检测机构技术引领作用,搭建好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针对中小微企业仪器设备购置成本高、使用需求大等特点,探索推进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资源共享,利用单位的先进设备和优秀技术人才,与企业在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方面协同攻关,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问题,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大力推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优化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对小微企业、困难企业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与费用优惠;按相关政策降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标准;停征强检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收费(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局,责任单位:市综合检验中心) 

  (二)优化金融服务平台 

  依托首贷服务中心综合金融服务中心,全力服务市场主体倍增,着力提升首贷、无贷、续贷户融资覆盖面。引导企业使用忻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一键向各家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提升银企对接效率,着力提升信用贷款比重,落实续贷转贷政策,推动首贷户数量明显增加;紧盯全市受疫情影响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和全市尚未获得贷款支持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血脉作用,整合金融资源,引导更多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一站式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加强与第三方公司合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财务、税务、人力、法律等配套服务,引导中小微企业聚焦主业,健全财务制度,守法诚信经营,合理选择融资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和信用水平。(牵头单位:市金融办,责任单位:人行忻州市中心支行、忻州银保监分局) 

   

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817         

  (此件公开发布) 

 

  政策解读:关于加快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