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信用中国·忻州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保德 > 保德县志 > 正文

《保德县志》卷二十三 人物

 时间:2022-02-25 11:40       大    中    小     

卷二十三  人  物

   第一章  人物传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第一章  人物传

杨业  附杨信  折太君  慕容氏

杨业(约928——986),原名重贵,山西(《宋史·杨业传》:“杨业,并州太原人。”杨业死后,宋太宗下诏褒,说他“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山西”作为行省的名称,起于明朝。但自汉以后,“河东”、“山西”两词,文章家已经互相代用。当五代至宋初,“太原”和“河东”是具有同一涵义的名词,凡属北汉统治下的区域,习惯上都称做太原。乾隆刊《保德州志》:“五代属后唐,后属北汉。”)火山(今河曲县火山村)人。因历史上几经保德州管辖,所以万历四十二年以前流传的《保德州志》中(乾隆刊《保德州志》卷五说:“旧志谓本州人……)说是“本州人”,即保德州人。

后晋天福元年(936),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了篡夺后唐帝位,割燕云十六州于契丹,于是河曲、保德一带就成了抵抗外来压迫的边防前线。

契丹据燕云后,不时向南进犯,烧杀掠夺。于是“收复燕云”就成为当时人民的一致呼声。抗敌保乡的义旗,插遍了黄河流域的山头。杨信(《保德州志》:一云矿。)在火山起义,组织地方武装,号“火山王”。后发展到麟州(陕西神木)。

开运四年(947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利用人民反抗契丹的浩壮声势与强大力量,在太原即帝位,史称后汉,任杨信为麟州刺史。任刘崇(刘知远弟)为太原尹。此时杨业在刘崇部下任职,并作为刘崇之子刘钧的养子,改名刘继业。

公元951年,郭威篡汉,是为后周。同时刘崇也在太原即帝位,史称北汉。北汉跟后周,处于对立地位。

杨业从小善骑射,好打猎。年轻时就体会出用兵也要如同“鹰犬逐雉兔”的道理。

事北汉后,骁勇善战,对辽对周的防备和作战上,屡立战功,国人号为“无敌”。官至建雄军节度使。

开宝元年(968),宋太祖赵匡胤派兵征太原,杨业奉命在团柏谷堵截,没有成功,退到汾河桥,桥又被宋兵夺取,直攻太原城,杨业苦战,击退宋军。

第二年,赵匡胤亲征太原,杨业从三月始,或出击,或苦守,坚持到闰五月,契丹援军到,宋军撤退。

开宝九年(976),宋军再次攻太原,由于杨业等人死守,太原未被攻下。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赵光义以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攻取太原。四月,赵光义亲临督战。五月五日,北汉主刘继元在弹尽援绝、窘困危急的情况下开城降宋。这时杨业仍在城南苦战,宋太宗久闻杨业是员勇将,便命刘继元派亲信前往劝降,杨业“乃北面再拜,大恸,释甲来见”。太宗当即给予重赏,恢复杨姓,单名业。不久任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史。

太平兴国四年八月,宋太宗任潘美为河东三交口都部署。十一月以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命业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潘美是他的“顶头上司”。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辽军犯雁门关,杨业巧妙地运用“出奇制胜”、“以少胜众”的战略战术,予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杀其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多罗,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获铠甲革马甚众”。从此,“契丹畏之,望见业旌旗期引去”。

十二月,杨业升任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知代州事。

太平兴国七年,辽主将兵分三路南伐,西路攻府州,被折御卿打败;东路攻高阳关被崔彦进打败,中路攻雁门关,杨业等击败,斩辽军3000余人,俘虏1万余人,获牛马5万多头,攻破堡垒36个。

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宋太宗下令三路出兵北伐契丹。初,节节胜利。东路曹彬收复涿州,中路田重进收复飞狐(今河北涞源)。西路以潘美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杨业为副,出雁门。杨业收复寰、朔、应三州,潘美收复云州。

五月,曹彬在歧沟战败,宋廷下令撤兵。同时命潘美、杨业掩护寰、朔、云、应四州官民内迁。

杨业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估计当时敌对双方形势和力量对比,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由他率部队从大石堡(繁峙县西北)出应州,虚张声势,吸引契丹主力。再派人密告云、朔守将,等宋军离开代州北上时,云州民众即刻南撤;宋军到达应州时,朔州民众出城、直入石碣谷。同时在峪口派3000精锐步兵接应,骑兵巡逻,准备战斗。这样民众方可内迁。

监军王 反对这一建议,并挑衅地说:“你号称无敌,现在不敢和敌人正面交锋,难道另有不可告人的打算吗?”另一监军刘文裕也同意王的主张,统帅潘美也没有明确表示。

于是,杨业被迫引兵从石碣谷口(朔县南50里)向朔州进发,准备和压境大军正面交锋。临行前对潘美表示:“业太原一降将,天子不杀死授以兵柄,非纵虏不击,欲图报万一也。诸君责业避敌,当即死矣!”同时请求潘美把坚强的步兵埋伏在陈家谷口(今神池陈家沟)的两侧,等他把契丹兵诱到这里时,前后夹攻,予敌以歼灭性的打击。

杨业上阵以后,发生激烈战斗,杨业突围到狼牙村(朔县南30里),又是一场恶战,黄昏时,再次冲出重围来到陈家谷口。

王曾派人在陈家谷口附近的托逻台望,许久,没有得到杨业的消息,以为契丹兵败,王急忙前往抢功。后得到杨业失败的消息,就引兵退却。杨业来到陈家谷口一看无人, “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受几十处伤,仍奋力杀死敌人百、八十人,终因寡不得众而被俘,绝食三日而死。卒年五十四岁。杨业子延玉也在此役中英勇牺牲。

杨业妻折氏(民国三十二年印行的《府谷县志》卷十《丛录》载:孤山堡城数里许有昊天官,不知创自何代……相传宋时杨无敌与折太君结婚处,所以土人亦有称“七星庙”者。此间地方,习惯演戏,肯演《十塘关》,古来塘站遗址尚存。神木往府谷仍有二塘、三塘等名称,至孤山堡为十塘。折氏世守府州,镇守“十塘关”,杨无敌因战事与折太君结婚,尚不为无稽之谈。),人称太君。永安军节度使镇府州折德女,生六子(乾隆刊《保德州志》:太君生六子,今州北河神庙乃四将军延昭,号六郎。),均骁勇善战,为宋代名将。

折太君性警敏,善骑射、勇于作战,曾帮助丈夫立过战功。“用兵克敌,如蕲夫人(梁红玉)之亲援桴鼓然”。平时,常给俾女教习武艺。

杨业牺牲后,折太君上书,向朝廷诉说潘、王逼死丈夫的原由,宋太宗下诏褒恤,赠杨业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谥“忠武”。并分别给予潘美削三任、王除名配金州、刘文裕配登州的处分。太君殁后,葬于保德州折窝村(乾隆刊《保德州志》:折太君墓在州南四十里折窝村。)。

杨业孙媳文广妻慕容氏,保德州慕塔村人,雄勇善战。

(参阅《宋史·杨业传》、《保德州志》、郝树侯著《杨业传》和《山西历史人物传·杨业》)陈奇瑜

陈奇瑜(?——1648),字玉铉,一字正学。山西保德州(今保德县)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出任河南洛阳知县。天启二年(1622)任礼科给事中,后转任户科左给事中。六年(1626)春,任陕西副使,后改任右参政。崇祯元年(1628),加按察使职,不久任陕西左、右布政使。五年(1632),提拔为右佥都御使,巡抚延绥。七年(1634)正月,升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使,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专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军。十一月,因招抚李自成部起义军失败,被明廷逮捕下狱。九年(1636)六月,被发配回故乡保德。清顺治五年(1648),因蓄发不剃,不愿做清朝的顺民,被清廷处死。

陈任洛阳知县时,“颇有惠政”;任廷绥巡抚时,“创开煤炭、水利,陕人德之”;“遗本州金三千两赈饥”,并代完一年租赋。《陕西通志》褒扬他“功在斯民”、“清介有守”。当杨涟弹劾魏忠贤时,陈奇瑜也积极参与,冒着性命危险上《劾疏》,表现了一股刚直之气。

陈任延绥巡抚时,8次镇压农民起义,杀农民领袖177人。任五省总督后,亲自率部围剿起义军,“帝嘉劳之”。崇祯七年六月,陈奇瑜率部追剿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于陕南。起义军误入兴安之车箱峡。在人缺粮、马无草、弓箭被雨淋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李自成用重金贿赂陈的左右,假意向陈请降。陈准降后,给36000人发了免死票,派安抚官护送回乡。李自成等走出险地后,便杀了安抚官,与义军呼应,攻城克地,势如破竹。为此,陈被撤职查办。

异族入侵后,陈保持了宁死不屈的气节。

(参阅《明史·陈奇瑜传》、《保德州志》、《保德州乡土志》)

王  邵

王邵,字二弥,一字炳藜,明末保德州人。邵从小聪明过人,六、七岁即能写文章。十三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考中“秀才”。十六岁享受廪。崇祯四年(1629年)中进士,馆选庶吉士。崇祯十年(1637年)授中宪大夫征仕郎翰林院检讨。

邵留心古学,首重名节,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前后拜疏数千言,长叹恸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后任起居注,奏用人要务:“用人必先得用人之人,则一时君子连类而进。破门户、破资格,毋使人才摧抑;求老成,开自新,毋以小过屏弃;慎抚按、监司、守令之选,而后大法小廉;悉民困、兵匮、国耗之情,而后内宁外治;涤军饷、盐政、钱法之弊,而后国裕家给。”

已卯(1639)主楚试,取才96人,中多志节之士。

后因党争,称疾告归故乡,癸未(1643年)复召为南京国子监司业,未赴任,不久病故。

邵热爱家乡,一生为家乡建设出力不少:崇祯八年(1635),奏请蠲除盐票1500余张。与地方大吏,议设本州营伍,以固边疆,创筑南关。

邵曾参与镇压王嘉胤起义。

邵著作颇多,有《庚午守城纪略》、《弭盗已试录》、《相劝俚言》、《迈征斋遗稿》等。现有《二弥文存》二卷存山西大学图书馆。好友傅山为之作序。

刘祖舜

刘祖舜(1643.6.29——1703.7.1),字允恭,别号述庵。清初保德州义门都人。

祖舜家贫力学,中康熙壬戌(1682年)进士,因选途淹滞,未及补官。

乙丑至丁卯(1685——1687)在蔚州大司寇魏庸斋先生家教私塾。

己巳(1689年)授广西柳州府怀远县知县。

时值战乱之后,地方元气大伤,祖舜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政绩卓卓可纪,癸酉(1693年)以腿病告归终养。癸未(1703年)卒于家。

祖舜性恬静,生活淡泊,叭喜读书,对佛学研究尤深。虽著述不甚丰富,而所言“皆集儒先之微奥”。其著作有《四书集义》、《礼记集义》、《述庵全集》。其中《我说》、《问心录》、《言行录》、《心统性情图说》皆为佳作。《述庵全集》十卷,今存山西大学图书馆。

姜  肃  附姜名武  姜宗吕

姜肃(1647.7.27——1704.11.22),字仲端,号昆麓,清初保德州人。祖父姜名武,字我扬。先习文,后习武,天启壬戌(1622年)中武进士。授大同威远城守备。后提拔为通州副总兵。崇祯十五年(1642年)镇压李自成起义,在朱仙镇战死。赠右都督。父姜宗吕,字琅。己亥(1659年)中进土。己酉(1669年)授潍县知县,不赴任,卒于家。

少英敏,读书晓畅大义,不死背硬记章句。康熙乙丑(1685年)中进士。好与名士交游,一时文名远震京城。壬申(1692年)授湖广麻城知县。加强地方治安,修补城墙,提倡教育,鼓励经商,兴利除弊,政绩卓著。后升户科给事中。作谏官时,所提意见均能击中时弊,多为康熙皇帝采纳。乙丑(1699年)典试江南,所取多名士。内升鸿胪寺少卿。庚辰(1700年)督学浙江,一改华而不实文风,禁止地方官吏凌侮读书人,优先选拔录用正直士人。癸未(1703年)升佥都御史,再转副都御史。甲申(1704年)任工部右侍郎兼管刑部右侍郎事。其间,稽察钱弊,不徇私情,实心勤政,遇事不苟。不久升吏部左侍郎。13年内,由县令官至少宰,时人皆诧异。唯患风湿病,虽蒙康熙曾派御医医治,终不见效,卒于任所,任少宰仅6天。康熙叹息不已,惜大才不尽其用。谕赐祭葬,颁赏御笔“廉静”匾额一块,对联一副:“表里常交正,动静自弗违。”

马  林

马林(1903.12——1983.3.19)原名赵秉彝,保德县新庄村人。父亲当过店员,后升为掌柜,因赔钱被东家辞退,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母亲一生种田。

马林七岁入本村私塾读书,1918年考入城内高小。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从原籍到太原求学,1921年夏至1926年间,分别在省立第一中学和山西国民师范学习。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5年由王瀛介绍加入了当时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国民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工作,任中共太原地委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和工人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太原市织布工会及市总工会秘书。是年,受党组织派遣,参加国民党太原市党部,任常委。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后,在白色恐怖中,马林遭到通缉,但他临危不惧,毅然脱离国民党关系,积极转入地下活动。5月,受党组织委派去阳泉市发展党员,筹建党组织,任中共阳泉市委宣传委员和阳泉煤矿工会秘书。

1928年春,任中共平介特委宣传委员,在介休洪善等地发动群众,准备武装暴动。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

马林被捕后,先被送到“山西省国民党清党委员会”刑讯,后经“山西军法会审处”以“阴谋暴动及宣传共产主义”罪名判刑十八年,关在山西省第一监狱。在敌监五年中,马林面对屠刀,毫无畏惧,不但从未向敌人吐露党的组织和同志间的联系,保护了党的机密,保卫了党组织和党内同志的安全,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而且积极地和敌人展开了斗争。1931年春,郭洪涛、马林等人根据特委指示,成立了狱中支部,先由郭洪涛任书记,后由马林任书记。在马林任书记期间,曾以改善狱中生活,争取读书、看报、通信、准许家人探监为条件,组织两次绝食斗争、迫使敌人作出了一些让步。并多次主持支部会议,讨论对付敌人的办法。

1933年12月,马林被转入山西反省院。在反省院又与侯富山等人组织了地下党支部,组织党员研究对敌斗争策略,发动党员积极开展狱中斗争。

1935年12月获释回保德故乡。敌规定每三个月汇报一次情况,马林一次也没有汇报。

1936年秋至1937年春,先后在桥头小学、城内女子高小及马家滩高小当教员,他积极宣传革命,宣传共产主义,对青少年启发很大。

1937年四、五月间,马林以参加阎锡山举行的高等文官考试为名去太原接上了组织关系,恢复了党籍,任中共太原市牺盟会特支党团书记,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开始后,马林和罗贵波等人遵照中共北方局的指示,转战晋西北开辟根据地,创建党组织,筹建晋西北临时省委。1937年冬至1941年春,马林先后任晋西北区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兴县中心县委书记、晋西区党委委员、河曲地委书记、岢岚地委书记等职。在晋西北高原上披荆斩棘、艰苦奋斗,为发展党的组织、壮大革命队伍、开辟解放区、保卫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马林1941年春因病去延安休养,1942——1945年春在中央党校学习,并光荣地出席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又和刘少白以晋西边区代表身份在延安参加了边区人民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

1945年秋至1949年秋,马林先后担任雁门区党委委员、雁北行署副主任、晋绥边区高等法院副院长、晋西北行署主任、党组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五寨中心专署专员等职。积极

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打击敌人,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全中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全国解放以后,马林先后担任中共山西省委候补委员、省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省监察厅厅长、省人事监察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等职。马林因长期监狱生活及战争环境的折磨,身患多种疾病,但他仍长期以带病之躯,为山西政法事业建设,为发展壮大统一战线,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马林始终坚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直至晚年,从不稍懈。马林在工作中能坚持党的路线,执行党的政策,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马林胸怀开阔,性格爽朗,光明正大,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含糊迁就,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同时他又待人宽厚,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中,马林蒙受了不白之冤,身心遭到严重摧残,但他对党从来没有失去信心,始终坚信真理必胜。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林的冤案终于得到平反昭雪。马林坚决拥护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教育子女要始终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1983年3月19日在太原病逝,终年80岁。

焦克显

焦克显(1908——1940.2.12),字德轩,奶名润生,保德县城内人,出身商人家庭。克显小学毕业后曾任东关马号小学教员年余。192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学习6年毕业返里,任保德县马家滩县立高级小学及附设师范班教师年余。1935年夏季到北京,准备投考北京师范大学,时“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敌特汉奸横行,于是转到绥远(现内蒙)清河县担任了乡村抗日辅导工作。“七·七”事变后,他回到保德县参加县牺盟会工作,同时担任青年进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分队部负责人。

1937年,焦克显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保德县委组织部长,主持在牧塔、马家滩举办的干部培训班。1939年6月调任河曲县牺盟会特派员。时山西政局逆转,阎部专员、县长积极反共,焦以特派员身份予以揭露抨击。因其知识渊博,又善于雄辩,往往使反共顽固派被动难堪,不得不作出让步,由是对焦倍恨之。

1939年12月,阎锡山发动“晋西事变”。下旬,牺盟会岢岚中心区派负责干部李庶民赴河曲传达反顽固斗争的形势和任务。当时住河曲的阎部第十一行政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杨集贤,是顽固反共分子,手下约有2000余人,暂时居于优势。但从整个晋西北形势来看,反顽固斗争正在胜利进行之中,八路军警备六团正在从雁北向河曲运动。岢岚中心区负责同志,估计到杨集贤会从河西逃走,所以指示河曲牺盟会要提高警惕,跳出敌人包围圈,向岢岚方向靠拢。李庶民到达河曲时,焦克显等领导人正在召开县、区干部会议。根据上级指示,当即决定结束并分散转移。此时形势已经十分紧张,杨集贤部两次包围会场,焦克显临危不惧、据理力争,向顽军士兵声明:牺盟会是合法的抗日群众组织,有活动的自由,军队不得干涉。杨部士兵被斥退。顽军第二次包围时,声言要搜武器,叫牺盟会缴械。焦克显再次向顽军士兵讲话,说明牺盟会没有武器,顽军再次撤围。在此紧急关头,焦克显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亲自撰写传单,痛斥阎锡山发动“晋西事变”的罪行,支持韩钧对反共顽固派进行自卫反击。他连夜推油印滚子,印制传单,滚子坏了,就用手掌代替。恰好李庶民发现一位同学的父亲刘某在河曲县任管狱员,通过这一社会关系,弄到五六十张通行证,顺利安排数十名区干部撤出县城,脱离险境。焦克显等领导人在最后撤离途中,行至五花城土堡东,被反共顽固派追兵赶上,逮捕入狱。

焦在狱中受到酷刑,臂不能举。与焦同时被捕之中共党员尚有17人,焦领导成立狱中党支部并任书记。焦身材魁梧,脸黑,蓄络腮胡,有长者风,能团结人。狱中党员、难友均愿聚其周围。时顽固派当局只给囚犯日食四、五两,焦为此事亲书《抗议书》。贾山受刑后,手致残,焦亲自给喂饭。他以机警手段,在白日放风时于院中捡得一锅铁块,令诸人夜夜轮流锉磨,断9副镣钉,白日以破布裹之,诡称“铁磨破脚踝”,准备伺机越狱。

1940年2月12农历正月初五,凌晨,窗纸刚白,看守忽然打开监门呼曰:“牺盟先生们,起吧,今天放你们呀!”中共党员管允贤说:“咱们还有这一天?”焦说:“同志,放心吧,第一上沙梁,第二过河西!”沙梁是当时的刑场,河西当时为河曲县第四区,为敌溃逃之所(1950年划归内蒙)。时抗日进步武装力量已逼近县城,枪声隐约可闻。顽固分子专员杨集贤驻河曲之人马,已被警备六团和工卫旅击败,溃不成军,县城指日可下,焦等通过往狱中送咸菜者所递情报,尽知其详。阎部专员杨集贤、县长曹志仓猝率部向河西逃窜时,将焦克显、管允贤(岢岚人,21岁)、高向智(保德人,20岁)、贾山(河曲人,53岁)4人并陈致亮、董庆光、贾桂兰3位女干部押往河西,一过河即将焦、管、高、贾四人杀害。焦临刑前怒视敌人,敌遂剜其双目;焦怒骂不止,又被割舌,断喉;焦犹挺然不倒,敌又以棍棒猛击头颅,血流如注而亡。年仅32岁。

焦等四人的牺牲,激起了河曲县人民的悲愤。当晚即有地下党员数人冒死将四烈士遗体掩葬。三日之后,反顽固斗争取得胜利,于2月15日,河曲县各界在巡镇召开万人追悼送殡大会。沉痛哀悼焦克显、管允贤、高向智、贾山四烈士。

同年3月6日(阳历正月二十八日),焦克显烈士的遗体运回原籍,保德县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大会由县长那文英主持,县委书记李正亭致悼词,公安局长康琳、抗联主任祝秉虔、县委部长赵秉经、任昌等人参加了抬棺、安葬仪式。胞弟焦克勤(县财政局长)书挽联曰: “兄已去矣,一世英名留身后;弟实哀哉,两行热泪洒胸前”。保德县后来建立了烈士碑,敬录烈士英名,供后人凭吊。

李向春

李向春(1908——1939),字导生,其父辈业商,由保德县城内迁居东关。幼即丧父,靠寡母抚养。小时曾在私塾读书,后转入保德县马家滩两级小学。毕业后,考入太原国民师范,1935年夏,国民师范毕业后,即在太原兰村小学任教,1936年任马家滩两级小学校长。

向春为人质朴诚恳,办事认真负责。一贯好学不倦,博览群书,虽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但尝以“读书不求甚解”而自谦。其见识通达,但不善俯仰,与生人谈似讷于言者,而与知交则上下古今,谈笑风生。幼时字学何绍基,颇得其神,上师范后却很少动用毛笔,其意在多致力于有用实学,不欲以书法分神。其所与交往者,多为好学深思及革命进步同学;在国民师范读书时即关心国家民族前途,拥护我党革命主张。任校长后,即以教育事业为改革社会的基础工作,造就一代新人为职志。首先重视树立良好学风及思想品质教育,强调学以致用,因材施教。亲自诱导学生,喻以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不到一年,他所领导的学校风气为之一振。及至“七·七”事变前后,马家滩两级小学,实际成为本县宣传抗日、发动群众的中心,师生们纷纷奔赴抗日各条战线。

1937年,向春由焦克显、孔繁珠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被调往崞县,任牺盟特派员,其时其地,抗日工作十分艰苦紧张,他置自己双腿顽疮不顾,毅然赴任,积劳过度,延及全身。当时医疗条件差,终致不起,于1939年春逝世于保德。

张继祖

张继祖(1910——1937),又名张纯仁,保德县马家滩人,在马家滩两级小学读书时,勤苦好学,成绩突出,深受师长器重,毕业后,虽年纪不大,但迫于生计,只好当了小学教员。

1929年夏,不顾家里阻拦,徒步跑到太原,考入山西第一师范学校,生活完全靠学校的津贴来维持。其艰苦好学的作风,得到许多同学的赞佩。

继祖为人谦虚谨慎,聪敏刻苦,各门功课都成绩优秀,数学尤其专长。每学期考试发榜,都居全班第一、连续六年,独占鳌头。当时第一师范有个规定,历年成绩在班里保持第一的学生,毕业后可留校任附小教员。根据这个规定,继祖于1935年毕业后,担任了第一师范附小的教员。

继祖体质衰弱,又不注重体育锻炼,1936年患贫血症,病倒在太原,后回家养病,竟于1937年初溘然而逝,年仅27岁。

张继祖生前对于同学的爱护和照顾十分热情,而那种刻苦好学的作风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刘芝盛

刘芝盛(1911——1941.10),曾化名王有志,保德县莺村人。

十岁入本村小学读书,一直读到十三岁。由于受《水浒》影响,面对贫富不均的现实,萌发了扶危救急、打富济贫的思想。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白家沟村当小学教员,他勤于职责,热心办学。

二十三年(1934)6月,他结识了宋绣,在宋绣的帮助下,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宋绣是忻县直道沟村人,在太原第一师范求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与游行示威、请愿、罢课等学生运动。二十三年,因参加驱逐校长活动,被校方除名,并由政府押送回原籍,不久遭通缉。于是避祸于保德,经白贵盛介绍,和刘芝盛认做朋友,并住在其教学的小学校内。宋绣给他宣传马列主义、宣传革命道理,启发他走上革命道路。在宋绣指导下,由刘芝盛带头,团结了一部分小学教员和青年农民,组成“学友同盟会”,展开反对贪官污吏的斗争。二十四年(1935年)7月,发动三区17个村村长、开明人士、学界人员,联名上书省政府,请求查办摊款不公的劣绅崔西峰,并以刘芝盛为首,组成11人的代表团,上县交涉,终于取得了这次斗争的胜利。

二十六年(1937年)11月,由胡楠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辞去教职,任莺村党支部书记。二十七年2月任三区区委书记。10月任县委组织部长。参加工作后,还担任过村自卫队政训主任、区动委会主任、牺盟会县执委等职务。

二十八年(1939年)3月,刘芝盛组织300名群众到县政府请愿,请求查办阻碍群众运动的大土豪韩子勤等六人,有力地打击了顽固势力。

10月,刘芝盛去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0年8月结业后分配到晋西区党委工作、11月任保德县委书记。1941年1月,刘芝盛亲自参加了炭峪沟和窑洼两个村的整顿支部工作后,肺结核缠身,组织批准回家养病,10月病故。

刘芝盛组建的莺村支部是本县最早的党支部。刘芝盛主持工作的第三区,是当时的模范工作区。在抗日战争中,以莺村、白家沟一带为核心的第三区,成了本县革命的立足点,是根据地中的根据地。

张板孩

张板孩(1912.10——1981),又名张建。出生在铨家坪村一个贫农家庭里,12岁嫁于桥头村一个姓王的民间画匠。18—24岁卖豆腐维持生活。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犯保德,路经桥头烧杀抢掠,人民残遭荼毒。在逃难中,张板孩最小的孩子因冻饿而死。

事变后,张板孩无家可归,全家搬到了青草沟村,靠作奶妈赚钱糊口。1941年,丈夫不幸去世,张板孩全部挑起家务重担,靠开荒、卖豆腐维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

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调青草沟乡任妇联主任。后赴东关精纺织训练班学习。结束后任妇纺合作社主任。

在“土改”时期的“审干”中,张板孩蒙受冤屈,遭受了3个曾经改造过的“二流子”的打骂。

1948年9月,调任本县第二区副区长,继任县妇委会副书记兼妇联主任、桥头公社党委副书记兼妇联主任、保德县妇联主任、东关公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等职。

1960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保德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县委候补委员。

1973年11月退休。

1981年逝世,终年69岁。

张板孩多年从事妇女领导工作,是本县妇女干部中资历高、有威望、有影响的一位老同志,对党的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和巨大牺牲。1945年8月,张板孩送唯一的男孩王坝子参了军,1947年10月光荣牺牲。当时又值“审干”中挨打骂,张板孩受到了深刻的刺激,但他没有后退,更加兢兢业业为党工作。

张板孩一生,是光荣的一生,她努力学习,踏实肯干。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满腔热忱;在是非问题上,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在生活作风上,艰苦朴素,严以律己。

她的高尚风格,为保德妇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孔繁珠

孔繁珠(1913——1946),山西赵城人,在太原国民师范就学期间,激于爱国热忱,即积极参加学生救亡运动,并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曾两次被捕入狱,以不屈无供获释。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受岢岚牺盟中心区委派,任保德牺盟特派员。

孔繁珠一来保德后,便在小学教员中开展了工作,了解保德的社会情况。不久,便成立了山西省牺牲救国会保德县分会。

不久,八路军一二○师派来了武装工作团,团长是阎汉万,政治指导员是张元和。在牺盟会和一二○师工作团紧密配合下,着手训练人民武装——自卫队,其目的是要建立牺盟游击队,正值结业的时候,孔繁珠去岢岚牺盟中心区开会,训练事宜由牺盟协助员王务平主持,由于公道团从中捣鬼,训练完毕各自解散回村,游击队没有建立起来。

孔繁珠开完会返保后,再次集训自卫队,全县3个区每区建立3个支队,共9个支队,县里成立了县大队,阴历年底,训练完毕,绝大部分改编为游击大队,后补充了决死四纵队。

当时,保德是岢岚牺盟中心区的一个抗战动员模范县,在中心区的《黄河报》上经常表扬保德和孔繁珠。

孔繁珠初到保德时,社会上层人士百般阻挠,公道团长张继贵伙同旧县政府、公安局经常限制他的活动,并企图趁敌扫荡之机陷害他。有时竟有断炊之虞。尽管环境这样恶劣、艰苦,但他信心十足,把工作坚持下去。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夏,孔繁珠调任岢岚牺盟中心区农运部长。“晋西事变”后改任秘书。1942年冬,任二专署副专员。1943年6月,患腹膜炎,就医于军区医院,经多方治疗无效,于1946年4月12日病故,享年33岁。

孔繁珠在保德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的贡献是重大的,他起到了保德革命工作的奠基作用。

孔繁珠待人诚恳,说话幽默风趣,群众很愿意接近他。他生活俭朴、从不谋个人私利。

他的这些高贵品质,至今还在一些老一辈革命者中间传诵着。

张秉升

张秉升(1914——1940),保德县张家寨村人,童年曾读私塾三、四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到陕北定边地区谋生,在朋友的引导下参加了红军。由于作战勇敢,不久便被提为排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与马鸿奎部作战受伤。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受党组织派遣,回保德做党的地下工作。“七·七”事变后,他的公开身份是“牺盟会”区执委。这以后,他常在余铁编村活动、发展党的地下组织。先后发展了20多名党员。与此同时,他发动群众对反动派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斗争,对于打击反动势力、壮大党的力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冬,张秉升调任偏关县“牺盟会”特派员。1940年2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时,他被任命为第一任公安局长。同年7月,在清河县黄家梁村剿匪时,不幸牺牲,时年25岁。

尤达政在回忆张秉升烈士时写道:“这次战斗,土匪虽被我击毙3名,击伤3名,缴获手枪1支,步枪3支。而且,这股土匪遭此打击后,曾一度时期对黄家梁、草垛山、甘沟等地不敢轻易骚扰。但我方的损失也是惨重的。党失去了一名优秀战士,我们失去了一位可尊敬的指挥员”。

“我跟张秉升同志一起工作、战斗不到半年时间。但是40多年后回忆起来,他的音容笑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对人民无限热爱,对敌人无比憎恨,对革命事业满腔热忱的高贵品格,都深深铭记在我的心中。每当忆及烈士,深感悲痛不已!”

孙培贵

孙培贵(1916——1938.7),保德县东关人。父亲孙虎眼,在绥远的陕坝、临河经营房产,靠房租收入维持生活,较富裕。

培贵小时在城内实验两级小学读书。民国二十年(1931年)毕业。考入太原友仁中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毕业后考入并州高中。

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抗日爱国的学生运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轰动全国的“一二·九”、“一二·一六”学生爱国运动,在太原展开,孙培贵以并州中学学生代表的身份参加并和其他同志领导了这次运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国内的抗日斗争形势迅猛发展,山西的抗日革命运动更加活跃,孙培贵联络同学听抗日讲座,传播抗日思想,组织抗日力量。

是年冬,参加了牺盟救国同盟会。旋即参加了由牺盟会主办的绥东抗战百灵庙大捷庆祝活动。当时太原各学校发起了慰劳绥东抗战将士的募捐运动,并州中学派出了男、女学生代表参加了慰问团。孙培贵是这次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是年冬,孙培贵参加了由牺盟会主办的村政协助员训练班。结业后,分配到五寨县任牺盟会村政协助员,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次年春又到太原参加牺盟会特派员训练班。结业后,分配到雁北怀仁县任牺盟会特派员,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这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10月间,雁北各县相继沦陷。孙培贵奉上级指示,到兴县训练自卫队,后组织起游击大队,孙培贵任大队长。冬末,他带领这个游击大队开赴岢岚牺盟中心区,经过整编后,正式编入决死队建制。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孙培贵被任命为左云县的牺盟特派员。这期间,他经常同决死四纵队的第十九团生活战斗在一起,在左云、凉城、清水河一带开展抗日工作。

7月间,日本侵略者对左云、右玉、凉城地区进行疯狂“扫荡”,妄图摧毁这块抗日根据地。这里的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同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保卫了这里的人民群众和抗日根据地。孙培贵就是这次反扫荡中杰出的一位。

一天晚上,决死四纵队第十九团第一营,宿营于凉城县十二窑子村,孙培贵也于当天到该村工作。第二天拂晓,十二窑子村突然遭到日本侵略军的袭击,战斗非常激烈,在突围中,孙培贵壮烈牺牲,为祖国为人民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

王继汤

王继汤(1916——1943.6),保德县城内人。其父王龄昌,字福五,是一个小知识分子,在县商会公款局当小职员,为地方上公立学校筹集资金。他热爱乡里,廉洁奉公,地方上小有名气,人称“二先生”。王继汤是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长大成人,之后又走上了革命道路。

王继汤小时在城内实验两级小学读书,民国十年(1921年)毕业,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以品学皆优毕业。回县后,在县立模范小学任教,曾任代理校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到绥远省立第一中学攻读高中课程,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毕业。

由绥远一中回到保德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在县动委会和牺盟会的领导下,他同宋达、王有龄等人密切配合,串连本县在省城读书的同学和本地的阎富山等小学教师计20余人,参加动委会宣传团,深入到人民中间,以演戏、唱歌、讲演等形式宣传发动群众起来抗日。两个多月内,在一、二、三区的城关、桥头镇、林遮峪等几个村镇活动,把抗日火种遍播全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他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这时他同王有龄到离石找到了南汉宸、续范亭,被分配到由武新宇领导的“动委会巡视工作团”工作。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春,他随该团由离石经临县到达岢岚。此时日军正对晋西北地区疯狂进犯,已连续侵占了宁武、神池、五寨、偏关、河曲、岢岚、保德等7座县城。在严酷的环境下,王继汤又接受了到八路军一二○师的岢岚兵站作战地服务工作的任务。当八路军健儿同其它友军一举收复这7座县城后,战争留给作服务工作的同志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部队的粮食供给、伤员的护理运送、牺牲烈士的安葬、灾民的救济安置等工作迫在眉睫。在那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王继汤同其他同志一起经过艰苦的奋斗,终于胜利完成了党所交给的任务。

日本侵略军被迫撤出保德时,一把火将县城烧了个光,人民群众被残酷地杀害了许多,横尸遍野、灾民遍地,有的悲愤投河,有的背井离乡。续范亭、武新宇等领导人得知这些不幸消息后,派王继汤、王有龄二人回保德赈济灾民。随后又运来粮食和救济款。他们回县后,立即开展工作,先在城内烈女庙、东关龙王庙办了两所粥场,供无家可归的人食宿,接着又组织群众纺织、修路、开矿等。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才把人民群众安置妥当,安定了社会秩序。当时学校被迫停办,领导又委任王继汤为桥头镇两级小学的校长,经过一段努力,学校迅速恢复,学生相继入学。

一年来的革命实践,王继汤深感革命知识太少,很不适应抗日斗争的要求,需要深造。此时阎锡山的县长智耀拉他到旧政府去干事,傅作义三十五军一位李副官也拉他到军队里服务,并给予上尉待遇。这些都动摇不了王继汤的革命信念,都被一一拒绝了。这时王继汤家中的生活困难极了,父亲已50多岁,体弱多病,弟弟幼小,妻子又刚生了一个儿子王宗本,王继汤是家中唯一的主要劳动力,全家要依靠他的收入来维持生活。但是,革命圣地延安吸引着他,革命理想支配着他,抗日的战鼓催促着他,因而毅然离家于6月间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到校后被编入二分校七大队,驻在距离延安70里的蟠龙镇。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初,党中央决定到敌人后方去办学,王继汤随二分校开赴晋察冀边区的灵寿县陈庄继续学习。在校期间,王继汤思想进步、学习成绩优异、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同志,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志为实现共产主义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秋天毕业后,被组织分配到雁北区的应县、山阴联合县政府任秘书。1940年冬,应县、山阴两县分置,王继汤被边区政府任命为应县县长。1942年6月调回专署任民政科长。他在应县、山阴两县整整度过了四个年头的游击生活。这个地区是日寇统治的中心地区,斗争非常尖锐,环境非常残酷艰苦,但是王继汤在困难面前不愧是好汉。1940年,应山县政府仅留他和刘台驻六区大扎沟工作,离魏家沟敌区据点仅有十里路,白天上山头,黑夜回村在李二家中写刻印布告、传单向敌占区散发,有时还到雁门关附近的大滩梁、胡家滩、沙家寺一带开辟工作。由于残酷的战争环境,艰苦的战争生活,使他患了严重的肠胃病,健康受到了摧残,身体逐渐瘦弱,于1943年6月不幸病故。享年二十七岁。经党政组织的安排,将遗体安葬在晋察冀二专署驻地—灵丘县五区下关镇西峪村。

他的许多美德,给同志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陈致亮

陈致亮(1921——1940),保德东关人,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小时曾在东关女子小学上学四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激于抗日救亡热情,积极参加了本县牺盟会工作,经常下乡并组织群众抗日,工作深入认真,深得同志们的好评。1938年由焦克显、李向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组织上为了加强河曲县的抗日工作,即由保德县调了焦克显、高向智、陈致亮等前去,陈致亮任县妇救会主任。

1939年12月“晋西事变”时,阎锡山的反动专员杨集贤向牺盟会领导的进步力量发起突然袭击,将河曲县正在召开的县区干部会议会场包围,陈致亮与焦克显等其它16名县、区干部一起被捕入狱。1940年2月12日,陈致亮等7人被押往河西十里长滩,施以酷刑。敌人先将四个男同志杀害,陈致亮看到这种残状,心情十分悲痛,愤不欲生。接着把陈致亮押解到榆林城东北的炭窑湾、金鸡滩一带,她曾对探望她的一个乡亲说:“如果见到我母亲,让她老人家想开些,就跟没有养我这个女儿一样,不要指望我了!”这种必死的决心,给人留下了悲愤的印象。

夏秋之际,反动派曾逼迫她嫁给一个反动军官,陈则想方设法拖延、抵制。不久,这个反动军官对于她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甚为恼怒,当即拔出手抢,将她打死在金鸡滩驻地,并说她是一个顽固的共产党员。

高培谟

高培谟(1922——1944),曾用名高烈,保德县高家大塔村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毕业于本县扒楼沟高级小学。当过小学教师。“七·七”事变前,即同孔繁珠、张正学等人,参加抗日救亡的革命活动。

“七·七”事变后,立即投入保卫祖国的爱国战争。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秋末冬初,保德动委会出示广告,招收工作人员。高培谟投考应试,成绩合格,被正式录取,分配在县动委会工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正当联合抗日发展高潮阶段,阎锡山令“所有各种名义不同之动员机关一律取消”。实际是为了限制抗日力量迅速发展的反共步骤之一。

共产党为了顾全大局,在中共保德县委领导下,顺利地总结了动委会工作,把动委会的干部一分为二,一部分分在保德县各部门工作,另一部分组成了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敌区工作团,到敌后方去开展工作。高培谟志愿报名参加了敌工团,为团员。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初,由焦筱宗主任、王仁山副主任带领全团从岢岚出发,在八路军护送下,途经岢岚、静乐、阳曲等县,在太原市以北的新城、皇后园之间通过铁路封锁线,到了盂县等地。后到达河北省的平山、灵寿、阜平整顿后,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间到达目的地——雁北灵丘县境内。高培谟被分配到浑源县任政府教育科长。1941年春,调雁北地委宣传部任干事(当时地委不公开,化名一二O师三五九旅政治处)。1943年,因工作需要,调往灵丘县四区任区委书记。是年冬,日军侵占四区驻地上寨镇,区委、区政府暂时移驻距敌人仅有5华里的祁家庄大山中,继续对日军进行斗争。开展麻雀战、地雷战。同时,对敌人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对效忠于日寇的汉奸卖国贼,进行了坚决的镇压。

当时高培谟曾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东瀛群岛烽火起  日寇失败无几时  待到来年樱花节  正是你妻祭你时

日军遭到打击后,将要撤退了,但由于汉奸张竟义、叛徒李芳芳(又名李玉亭)等卖国贼的活动和指引下,最后一次向祁家庄一带进行了扫荡。高培谟在突围中与敌相遇而英勇牺牲了。年仅21岁。时间是1943年阴历十二月。

高培谟早期入党,思想觉悟高,对敌斗争英勇顽强。为人正派、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同志。生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

朱锡山

朱锡山(1880——1960),字汇川。原籍山西省寿阳县宗艾镇朱洼沟。早年父母双亡,13岁跟远房叔父到哈尔滨谋生,因叔父相识一位曾任太医的人,此人姓刘,年过花甲,尚无子嗣,在家行医欲觅一徒以继其业。锡山少即聪颖,被其赏识,叔侄就住在其家,太医将平生所学,全教徒弟,欲招徒为婿。不觉八载,医将学成,其师提出招赘之事,锡山耻于招赘,从此即离开哈市,22岁到东北、蒙古云游,行医算卦为业,后到归化城(现呼市)被“永合堂”大药房请为坐堂医生,亦八载,后又为保德甘草商赏识,遂被请回保德,在林遮峪娶妻成家行医为业,从此成为保德人。不幸妻亡又到东关,被“治兴恒”药铺聘为坐堂医生。“治兴恒”停业后,自由行医,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常说:“我治病不卖药,不为发财单为救人;有钱者收脉礼,无钱贫困家义务治疗”。四旬外续娶霍氏为妻,住在东关给群众看病,一时来就诊者络绎不绝,名闻保府两县。

日军烧毁保德县城后,所有的药铺倒闭,许多医生都外流府谷、内蒙等地,唯有锡山仍居住在康家塔村,为解放区军民治病。晋绥边区二分区的首长和县里的领导干部大都请其看过病。

锡山医理渊博、医道精湛,专治男女血损杂症及妇人赤白带下和产前产后诸症。对病人认真负责,审病后要说出病情根源,并在药方上写明,药品必各包另号,亲自检点。他临床经验丰富,验方多,治疗方法奇特:东关有一个孕妇难产,胎儿半月不下,锡山诊断为真寒在下假热上生,是冷食物所致,不能内服药,宜用外治,用五味药煎在一处倒入尿盆,让患者坐其上热气蒸入腹内,一小时胎儿即下,母子安全。又有一妇女因小便不通,经诊断是寒血所致,亦用五种药物研成细末装在布袋插入阴道内一小时小便即通,类似以上症状治愈者不胜枚举,诚为良医。

先生终年80岁。

张九小

张九小(1914——1979),艺名九百黑,大同郊区张家湾村人。因家境贫寒,九岁时便随姐姐的戏班在内蒙准格尔旗谋生。

张九小虽生活在戏班,但是,没有拜师学戏,可是看得多了,听的熟了,许许多多艺术形象便深深地印在他的脑子里。打鼓子的闹别扭,他就打鼓子,唱大花脸的生病就上大花脸,他反串的小旦更惹人喜爱。剧中缺什么角色,他就上什么角色,这个“柳生戏子”竟成了姐姐戏班的台柱子。

1951年,他姐姐的戏班散伙,张九小又搭杨兰兰戏班,专工大花脸。1953年夏,改称伊克昭盟剧团。1954年8月,伊盟剧团来保德演出,其时,正值保德筹建剧团,经文教部门多次和伊盟剧团协商,让其留居保德。征得同意后,遂将该剧团原有物资作价,保德又添置了不少服装道具,成立了保德县晋剧团。张九小担任了剧团团长。

他除担任行政领导外,还兼导演,他热心传艺,每一动作三番五次地示范,抬手动脚一丝不苟,直到学徒熟练为止。他的徒弟们都说,他师傅架势特别威武体面大方,他们尽力摹拟,也只能得其仿佛,对他高妙的韵致,终未学到。在“捉放曹”、“访白袍”、“劈殿”、“麒麟山”、“火焰驹”等剧中扮演的大花脸,别具一格,艺高一筹,弟子均未尽情学到。他担任团长后,全心全意工作,接上应下,和睦相处。在保德工作20多年中,他没有私蓄,也没有特别爱好,随身只有一小卷单薄的行李。

他是山西省戏剧协会会员,保德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79年病故,县委和县革委为之召开了追悼大会,由县委副书记主持,县革委主任致悼词,会议隆重,并有地区文联赠了花圈。

赵萃珍  赵萃英

赵萃珍(1876——1938),字聘三,山西省保德县赵家庄村人,客居岢岚、大同。其弟赵萃英(1886——1942),字子瑜。

兄弟二人为清宣统己酉(1909)同科拔贡。萃英后入山西武备学堂。二人都参加了同盟会。

宣统二年(1910)四月间,兄弟二人任山西《晋阳公报》访员,积极宣传革命。曾因揭发“高文惨案”遭清抚通缉。辛亥革命时,领导岢岚群众杀死卸任县令奎章、接任县令世泰,对革命影响甚大。

民元以后,兄弟二人均在山西督军府任职。

聘三历任三等军需正,晋北镇守使军要官。后在大同倡办实业,任大同口泉同室公司协理。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病逝。

子瑜历任一等副官长、山西河曲招讨使(张励生)顾问、察哈尔都督府副官。在抗日战争期间,任第二战区县官部参议。1942年病逝于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终年56岁。

王熙尧

王熙尧(1894——1959),又名恩惠,字子明。保德县王家滩村人。7岁上私塾,14岁入本县中学读书,18岁毕业。

民国元年(1912年),在本县县政府任录事。

民国二年(1913年),在东关小学任小学教员,直至民国十年(1921年)5月。

民国十年(1921年)6月,以1400元贿选为山西省第三届议会议员。十三年届满,未改选,延期至十六年五月。其间,一直在太原任职。

任议员期间,就读于山西育才馆(大学)并毕业。

曾提出两项议案:

其一,民国十六年(1927年),阎锡山征收地亩捐,搜刮老百姓。王在常委会上提出建议案,反对地亩捐的实行。

其二,辛亥革命,娘子关失守,阎锡山在逃往五原时取道保德,提取保德县学款白银一万余两。民国十二年(1923年),王提议案讨索,阎给山西省银行股票150股,折合银元15万余元。

民国十六年(1927年)六月至二十一年,历任五台县柏兰镇统税局书记员、平遥县税务稽征局委员、徐太清烟酒稽征局委员、荣诃万泉整理税务委员等职。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太原桥头街合资经营“德元堂”中药庄,王任经理。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赵戴文委任其为山西省太原绥靖公署总参议办公室书记员。

民国二十五年,补选为国民代表大会候补代表。

“七·七”事变后,阎锡山下令各县成立“总动员实施委员会”。王为保德县总动员实施委员会主任委员,历三月时间。后“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保德县分会”成立,王任分配部部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任保德县主张公道团团长。10月赴秋林受训,未归,纯粹站到阎锡山一边。12月,阎锡山发起了“晋西事变”。

1940年1月,由山西省党部主任委员赵戴文介绍参加了国民党。

继而,委任为右玉县代理县长(未到职)。

1940年5月,山西省政府派王去重庆参加由蒋介石举办的中央训练团。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公开抗战、秘密反共。经过训练,王择新主而向,脱离了阎锡山,依附了蒋介石。王未回山西,在重庆一时找不下差事,先后开办过“四喜食堂”、“惠生运输商行”(由缅甸仰光运输军用物资到重庆),“可口香面食馆”、“精美化学工业社”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王熙尧倒在国民党一边,做他的国大代表梦。

1946年,王由重庆至南京,参加了蒋介石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制宪会议。会后,被聘为宪法实施委员会委员。

1948年5月中旬,王连任国大代表,参加了国民党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会后,被聘为宪政督导委员会及勘乱建国委员会委员。月薪640元。

1948年11月,蒋家王朝摇摇欲坠,但还在作垂死挣扎。

王接受山西省情报处处长邱仰浚黄金一两,在南京四牌楼开办“满庭芳”饭馆,搜集我方情报,任情报小组组长。1949年3月,由国民党中央军事调查统计局京沪特派员石芝瑾介绍,参加了军统特务组织。

1949年4月,南京解放。王熙尧等人的黄粱梦彻底破灭。

1950年由南京赴上海闲居。1951年4月由上海返回原籍。1959年病殁。

张念祖

张念祖(1905.4.8——1965),又名福生,化名德修,别号寿山,保德县城内人。

张念祖7岁读书,20岁(1925年)于山西省第一师范毕业。毕业后,任保德县城内模范两级小学校校长,计4年。

民国十六年一月,由在太原上学的张集和张柱国介绍加入国民党。是年夏,报纸上登载各县建立国民党县党部的消息,张念祖积极活动,伙同张慈、崔凤梧、鲁正春等人,自发成立了保德县国民党临时县党部。张念祖任常务委员。后来国民党山西省党部不承认这个组织,不给活动经费,于是解散。

民国十七年秋天,张念祖和张集两人奉命筹建国民党保德县党部,任保德县临时登记处指导员。这个登记处的任务就是发展国民党员和建立基层组织。其间,张念祖等人四出活动,鼓动并介绍青年学生、小学教师、商人等加入国民党,共发展国民党员40余人,成立了三个区分部。第一区分部设在城内模范国民学校;第二区分部设在马家滩县立高级小学;第三区分部设在东关后沟国民学校。

因保德县党员人数少,区分部也少,不能成立县党部,只能成立直属区党部,直属省党部领导。民国十八年二月召开党员大会,宣告成立直属区党部,张念祖等5人被选为执行委员。

张念祖为民众运动主任。因没有当上第一把手,便愤然离县去太原谋事。

民国十八年六月任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干事。民国十九年,阎锡山解散山西省党部,职员尽拘,张念祖也在其中,三月后被释,张念祖赋闲在家。

民国二十一年七月,充任保德县立师范、高级小学校长。兼任河曲、保德、五寨党务视察员。计3年。

民国二十二年,负责翻印了〈保德州志〉,由雕板印刷,改为铅字印刷。

“七·七”事变后,张念祖因与崔桐轩(即崔凤梧)等阴谋组织维持会问题,被政府扣捕。民国二十七年,日军进犯保德,张念祖乘机越狱逃跑。先参加绥远游击二支队,后到陕西洋县山西中学担任文书组织员。民国二十八年五月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姚大海的随从秘书。

1940年,赴陕坝,任绥远省政府秘书。

1942年5月,任米仓县县长,其间大肆搜捕进步人士赵士超、姚泽选等,并送省政府。赵被杀。

1943年3月任绥远省建设厅秘书主任,贪污银洋8000余元,黄金20多两。

1947年6月任绥远省国民党特务机关社会处副处长。

1948年,奋斗中学三名学生投奔解放区,张念祖向省政府报告,说是由于教员张立之、高一峰等人勾引造成的,遂将二人扣捕。

1949年3月任绥远省革新委员会常务委员,6月辞职。不久贪污案发,董其武下令通缉,张念祖四处隐匿。

全国解放后,张念祖以甘草商名义,奔波于汉口、西安、北京等地。

张念祖思想顽固、生性桀骜,一生与人民为敌,终成罪人。1955年被人民政府逮捕归案,1962年判处死刑,1965年病死于太原第一监狱。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郭翰轩  炮兵三师后勤部部长,1918年生,东关镇人,共产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1962年在福建永春县因公牺牲。

崔文焕  四一四团副团长,1915年生,窑洼村人,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因公积劳成疾,于1950年在四川逝世。

王功岗  一五七医院放射科主任,1930年生,王偏梁村人,共产党员,1947年参加革命, 1967年在广州市郊军训中牺牲。

韩文俊  三五八旅七一六团三营营长,1921年生,共产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太行山作战牺牲。

张茂清  五○四五部队四十二支队营长,1927年生,化树塔村人,共产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1958年在甘肃永登县平叛中牺牲。

贾四四  警卫营长,1921年生,荣家沟村人,共产党员,1939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榆林县战斗中牺牲。

张树有  三十六团营教导员,  1924年生,芦子坪村人,共产党员,1941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孝义县战斗中牺牲。

高日升  决死四纵队十九团二营教导员,1917年生,大塔村人,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离石县战斗中牺牲。

贾三虎  三军九师二十六团三营副营长,1917年生,贾家峁村人,共产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陕西周家山战斗中牺牲。

杨  平  绥蒙军区敌工干事,1906年生,郭家滩村人,共产党员,1939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左云县牺牲。

岳增贵  五旅十三团参谋,1917年生,岳家沟村人,共产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1947年4月在汾阳县南偏城战斗中牺牲。

李生科  四团连长,1922年生,山头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内蒙包头战斗中牺牲。

郝根月  三五八旅四团连长,1925年生,土门村人,共产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延安战斗中牺牲。

袁宪章  一纵队连长,1919年生,桑林村人,共产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蟠龙镇战斗中牺牲。

雷狗子  三十团连长,1920年生,刘家畔村人,共产党员,1944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神池县战斗中牺牲。

张瑞奴  寿阳县大队连长,寨沟村人,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朔县战斗中牺牲。

李外孩  三十六团一营一连连长,1925年生,桥头村人,共产党员,1942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高家堡战斗中牺牲。

郭景亮  独二旅三十六团连长,1923年生,曹虎村人,共产党员,1939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陕西横山县战斗中牺牲。

王  阔  五团侦察参谋,1926年生,羊路河村人,共产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府谷县战斗中牺牲。

郭风岐  二旅五团三连指导员,1926年生,郭家村人,共产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白水县战斗中牺牲。

王思义  绥蒙军区司令部电台指导员,1925年生,王家坡村人,共产党员,1947年参加革命,1947年9月在集宁市战斗中牺牲。

高永清  十九团指导员,1920年生,孙家里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交城县战斗中牺牲。

温招财  六团二营机炮连指导员,1924年生,道坐山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甘肃作战中牺牲。

张建业  决死队指导员,1916年生,寨沟村人,共产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1939年在朔县战斗中牺牲。

陈良动  六团四连副连长,1920年生,牧塔村人,共产党员,1943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清涧县战斗中牺牲。

张四堂  决死四纵队副连长,1916年生,张家寨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2年在忻县战斗中牺牲。

王高留  八一五八部队副连长,1930年生,贾家梁村人,共产党员,1959年参加革命,1968年在西安牺牲。

翟凤桐  酒泉军分区九连副连长,1925年生,薛塔村人,共产党员,1943年参加革命,1950年在甘肃玉门梁剿匪中牺牲。

鲁子高  一团一连副连长,1917年生,见虎焉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蟠龙镇战斗中牺牲。

霍英英  三军九师二十五团副连长,1926年生,霍家梁村人,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洛白公路战斗中牺牲。

张庚成  二十五团副指导员,1920年生,扒楼沟村人,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原平县车站战斗中牺牲。

张振信  三军七师侦察连副指导员,1926年生,炭峪沟村人,共产党员,1944年参加革命,1952年在甘肃安西县石堡城剿匪中牺牲。

韩忠义  决死队排长,1912年生,大塔铺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在岚县战斗中牺牲。

高连生  二军四师炮兵营排长,1928年生,孙家里村人,共产党员,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陕西渭南县战斗中牺牲。

马支云  十九团排长,1916年生,佃子梁村人,1946年在忻县战斗中牺牲。

马九小  排长,1918年生,神山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陕西延川县战斗中牺牲。

高起后  决死队排长,1919年生,孙家里村人,共产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1942年在文水县战斗中牺牲。

高兴万  六十五军一九三师排长,1921年生,高家塔村人,共产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 1953年在朝鲜战斗中牺牲。

郝建全  排长,1916年生,郝家沟村人,共产党员,1939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交城县战斗中牺牲。

郝占山  三支队七团排长,1921年生,郝家沟村人,共产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宁武县战斗中牺牲。

王招世  独二旅三十六团排长,王家寨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在陕西神木县高家堡战斗中牺牲。

王芝桂  排长,1921年生,窝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侦优山战斗中牺牲。

杨在明  独立队排长,1927年生,小圪堆村人,共产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白水县山陵村战斗中牺牲。

郭存会  二旅警卫营排长,1914年生,沙坪村人,共产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凤凰山战斗中牺牲。

王明山  七一四团三营排长,1920年生,郭家滩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五寨县战斗中牺牲。

陈明成  绛凉支队排长,1921年生,陈家梁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大同战斗中牺牲。

郝元庆  三十六团一营三连排长,郝家庄村人,共产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原平县战斗中牺牲。

尚勤明  一纵队教导旅排长,1915年生,东庄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清涧县战斗中牺牲。

刘建全  三十六团八连排长,1917年生,南刘家村人,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河北清河县战斗中牺牲。

王新保  三十六团排长,1920年生,青草沟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榆林县元大滩战斗中牺牲。

武媚留  三十六团排长,1923年生,武家塔村人,共产党员,1944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五寨县战斗中牺牲。

王四利虎  十四团六连排长,1926年生,土崖塔村人,共产党员,1941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榆林县元大滩战斗中牺牲。

张存儿  一旅三团排长,1919年生,木瓜耳村人,共产党员,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延安战斗中牺牲。

傅  成  五旅十四团二营排长,1921年生,傅家圪台村人,共产党员,1941年参加革命, 1946年在运城战斗中牺牲。

路丑小  三十六团一营二连排长,路家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洛白公路战斗中牺牲。

王巨水  三十六团三营九连排长,1920年生,王家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清涧县战斗中牺牲。

李步兵  警卫营排长,1921年生,山头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2年在保德县铺房战斗中牺牲。

吕喜喜  五七一团二连排长,花园村人,共产党员,1947年参加革命,1951年在朝鲜马良山战斗中牺牲。

杨生奴  三十六团侦察连排长,1923年生,杨家湾村人, 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延安战斗中牺牲。

张行舟  一九九师炮团后勤部排长,1925年生,南河沟村人,共产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 1952年在朝鲜江原战斗中牺牲。

王二亮  七师二十团排长,1927年生,王家里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53年在朝鲜战斗中牺牲。

吴拴成人  二旅侦察排排长,1921年生,井道沟村人,共产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五寨县战斗中牺牲。

王志义  三十六团一营一连排长,桥头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内蒙凉城县双古城战斗中牺牲。

赵补存  二旅五团一营排长,桥头村人,在陕西大荔县李家坡战斗中牺牲。

白  震  空军福州基地政治处报务员,1931年生,白家沟村人,共产党员,1946年参加革命,1950年在江西上饶县丁家园溺水牺牲。

白彦清  西北军区后勤部军机部保管组长,1930年出生,莺村人,1949年参加工作,1953年在三五○库红雁沟牺牲。

刘忠全  三军九师二十六团副排长,1925年生,刘家畔村人,1949年在陕西乾县战斗中牺牲。

杨福生  独立五团副排长,赵家庄村人,1942年参加工作,1947年在陕西府谷县战斗中牺牲。

王坝子  六团班长,青草沟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清涧县战斗中牺牲。

杨二怀  七一四团一营二连班长,1922年生,杨家湾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清涧县战斗中牺牲。

李侯乃  三十六团班长,1927年生,山头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内蒙卓资山战斗中牺牲。

孙命兴  五旅十四团三营一连班长,1929年生,桥头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瓦子界战斗中牺牲。

张振宪  三十六团班长,1925年生,炭峪沟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内蒙双古城战斗中牺牲。

冯振其  二旅四团班长,1915年生,南河沟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宁武县阳方口战斗中牺牲。

张侯明  五团班长,1927年生,余铁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 1948年在陕西潼关县军台岭战斗中牺牲。

岳增虎  三纵队班长,1915年生,岳家沟村人,共产党员,1941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米脂县战斗中牺牲。

王六十一  五团三营班长,1910年生,岳家里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8年在岢岚县马家河战斗中牺牲。

武四子  二军班长,1927年生,路家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清涧县被敌杀害。

张福兴  六团班长,1919年生,化树塔村人,共产党员,1939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陕西韩城县战斗中牺牲。

刘引斌  晋绥军区司令部班长,1909年生,南刘家村人,共产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岢岚县战斗中牺牲。

郭同种  独立五团五连班长,1925年生,佘家梁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河曲县罗圈堡战斗中牺牲。

王贵怀  六团三营班长,1923年生,韩家川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内蒙凉城县战斗中牺牲。

崔五虎林  三十六团班长,1918年生,寨子山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河北清河县杨树湾战斗中牺牲。

冯五世  决死队班长,1917年生,冯家川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2年在陕西采林战斗中牺牲。

张侯旺  七一四团三营十二连班长,1918年生,龙驼沟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汾阳县战斗中牺牲。

韩偏则  五团特务连班长,1925年生,孙家沟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陕西府谷县战斗中牺牲。

白桂柱  一军骑兵支队班长,1901年生,白家庄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因公积劳成疾,于1952年在青海逝世。

陈  跃  三十六团班长,1918年生,郭家峁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岢岚县战斗中牺牲。

白命仁  二旅五团班长,1924年生,白家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岢岚县战斗中牺牲。

刘二毛  三十六团班长,1918年生,刘家畔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内蒙凉城县战斗中牺牲。

庞成云  三十六团班长,1918年生,崖窑村人,共产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河北清河县战斗中牺牲。

高兴来  特务团侦察连班长,1917年生,西梁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2年在偏关县战斗中牺牲。

陈良佐  独立五团神五支队班长,1924年生,牧塔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宁武县战斗中牺牲。

翟怀帮  八三四五部队班长,1944年生,东关镇人,共产党员,1963年参加革命,1969年在执行任务中牺牲。

赵补生  三十六团三营八连班长,1922年生,刘家峁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大口泉战斗中牺牲。

阎芝胜  三十六团班长,1918年生,买子山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孝义县战斗中牺牲。

韩忠厚  七大队连部文书,1917年生,韩家塔村人,共产党员,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五寨县三岔战斗中牺牲。

张茂全  三军七师二十团军械员,1924年生,扒楼沟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甘肃高台县战斗中牺牲。

王来荣  三军九师供给部军需员,天桥村人,1949年在甘肃武威县战斗中牺牲。

康官良  五团二营五连副班长,郝家里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在陕西瓦子界战斗中牺牲。

刘种喜  一旅一团二营副班长,1925年生,后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甘肃镇原县战斗中牺牲。

张正红  七师二十团副班长,1929年生,莺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在朝鲜战斗中牺牲。

高向杰  一旅二营副团长,1930年生,榆树里村人,共产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宜川县瓦子界战斗中牺牲。

王羊羔  三十六团副班长,1925年生,科局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原平县轩岗战斗中牺牲。

尚生福  骑兵四团副班长,1918年生,尚家塔村人,共产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黄龙山战斗中牺牲。

张富孩  五团七连副班长,1925年生,余铁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河曲县战斗中牺牲。

马文奎  二旅战士,1909年生,张家圪坨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神府战斗中牺牲。

王乃孩  六团战士,东关镇人,1946年在宁武县大河堡战斗中牺牲。

翟二筛  二旅战士,1911年生,东关镇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岢岚县战斗中牺牲

张永泉  六十八军后勤部战士,1911年生,马家滩村人,共产党员,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在朝鲜战斗中牺牲。

芦保怀  四纵队战士,1919年生,芦子沟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2年在交城县石沙峪战斗中牺牲。

李庆财  五八一团侦察连战士,1924年生,郭家滩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52年在朝鲜开城战斗中牺牲。

张二子  五旅十四团二营战士,1924年生,城内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陕西榆林县元大滩战斗中牺牲。

王成才  铁道兵战士,1923年生,东关镇人,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陕西大荔县战斗中牺牲。

郭有祥  偏清支队战士,1916年生,佘家梁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河曲县罗圈堡

战斗中牺牲。

张汉思  九十七团二营机枪连战士,1917年生,东关庙梁人,共产党员,1953年参加革命, 1953年在朝鲜战斗中牺牲。

王子厚  一军一师二营机枪连战士,1923年生,城内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陕西扶眉战斗中牺牲。

白海元  一团二营五连战士,1912年生,郭家滩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忻县平社战斗中牺牲。

王牲口  三十五团战士,1919年生,王家滩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内蒙陶林县战斗中牺牲。

张黑小子  三十六团战士,1922年生,马家滩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4年因伤口复发牺牲于部队。

吴贵祥  三十六团战士,1922年生,西南沟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孝义县西盘峪战斗中牺牲。

袁八狗  二旅战士,1924年生,铁匠铺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五寨县战斗中牺牲。

康恩恩  二旅五团战士,1924年生,康家滩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河曲县楼子营战斗中牺牲。

康四四  二旅战士,1924年生,康家滩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岢岚县战斗中牺牲。

曹五子  三十六团战士,1920年生,贾家梁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2年在保德县陈家梁战斗中牺牲。

李根虎  三十六团战士,1922年生,康家塔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陕西靖边县战斗中牺牲。

吴月祥  三五八旅战士,大墩村人,1942年在交城县十字战斗中牺牲。

芦根孩  三十六团战士,1924年生,前芦子沟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宁武县战斗中牺牲。

陈七奴  二旅四团战士,1915年生,陈家梁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内蒙卓资山战斗中牺牲。

杨  云  三十六团战士,1917年生,马家滩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五寨县风子头战斗中牺牲。

王计生  二旅五团战士,1929年生,郭家滩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太原战斗中牺牲。

吴财财  五团二营战士,大墩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瓦子界战斗中牺牲。

陈双子  二旅教导队战士,1910年生,陈家梁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8年在保德县行宫战斗中牺牲。

陈召秃子  二旅教导队战士,1903年生,陈家梁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8年在保德县行宫战斗中牺牲。

刘风荣  三十六团战士,1923年生,刘家畔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宁武县战斗负伤后牺牲于神池县。

王占清  暂一师战士,1921年生,义门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岢岚县黄土坡战斗中牺牲。

王三棉  二旅警卫营战士,1914年生,义门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河北清河县战斗中牺牲。

袁金金  三十六团战士,1916年生,暖泉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榆林县战斗中牺牲。

狄门老虎  二旅警卫营战士,1922年生,狄家沟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河曲县楼子营战斗中牺牲。

狄六毛孩  暂一师战士,1924年生,狄家沟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李家坡战斗中牺牲。

王增孩  二旅战士,1917年生,前新尧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在宁武县战斗中牺牲。

王五孩  警卫营战士,1918年生,前新尧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五寨县战斗中牺牲。

雷丑赖  三十六团战士,1922年生,雷家峁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岢岚县霸王山战斗中牺牲。

袁七信  二旅战士,暖泉村人,1940年3月参加革命,1940年在保德县买子山战斗中牺牲。

赵平治  二旅战士,暖泉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神池县战斗中牺牲。

袁三混  二旅战士,暖泉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岢岚县战斗中牺牲。

赵喜拴  二十一团战士,1913年生,路家沟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崞县战斗中牺牲。

赵怀支  三十六团一营二连战士,1925年生,任家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绥远作战牺牲。

冀干应  神五支队战士,1922年生,冀家峁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宁武县战斗中牺牲。

冀四怀  神五支队战士,1923年生,冀家沟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陕西作战牺牲。

陈占线  决死队战士,1912年生,腰庄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宁武县阳方口战斗中牺牲。

吴丑孩  三十六团三营战士,1926年生,腰庄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五寨县战斗中牺牲。

张润孩  三十六团三营战士,1921年生,铺房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交城县战斗中牺牲。

徐长应  三十六团三营战士,1916年生,铺房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交城县战斗中牺牲。

张尚万  神五支队战士,1925年生,铺房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宁武县战斗中牺牲。

张根小  四团战士,1921年生,后芦子沟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绥远作战牺牲。

张有元  战士,1914年生,后芦子沟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朔县战斗中牺牲。

陈爱科  二旅五团战士,1924年生,郭家峁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洛白公路战斗中牺牲。

王文亮  一八三团九连战士,1939年生,外盘塔村人,共青团员,1959年参加革命,1960年在青海不冻泉剿匪中牺牲。

王占云  六团战士,1924年生,外盘塔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原平县轩岗战斗中牺牲。

王福全  一团二营六连战士,1914年生,团结村人,共产党员,1941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拎乌泥村战斗中牺牲。

王三秋  三十六团战士,王家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娄烦县战斗中牺牲。

王三小  新四团二营五连战士,王家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河曲县大洼战斗中牺牲。

王有世  新五团战士,1919年生,王家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1在岢岚县大仙庙战斗中牺牲。

王四奴  四团三营战士,王家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39年在五寨县三岔战斗中牺牲。

岳增亮  二旅战士,1919年生,岳家沟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甘肃作战牺牲。

王喜苗  七军十九师五十七团战士,1931年生,南峁村人,1948年在太原战斗中牺牲。

王六奴子  暂一师战士,1921年生,岳家里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一九四五年在偏关十八盘山战斗中牺牲。

武拴桃  暂一师战士,1915年生,武家塔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岢岚县黑林塔战斗中牺牲。

贾应芝  暂一师战士,贾家峁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岢岚县战斗中牺牲。

路来成  三十六团战士,路家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宁武县战斗中牺牲。

阎亮子  五团战士,1910年生,韩家塔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河曲县楼子营战斗中牺牲。

王二子  三十六团战士,1923年生,桥头村人,1946年在朔县战斗中牺牲。

吕凤岐  二旅五团二营战士,石棱湾村人,在陕西澄城县打虎寨战斗中牺牲。

张留仁  三十四团二营六连战士,1930年生,炭峪沟村人,1948年在忻县豆罗战斗中牺牲。

吴六十一  二旅战士,1918年生,井道沟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偏关县水泉战斗中牺牲。

崔治贵  三十六团战士,1922年生,石棱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内蒙凉城县战斗中牺牲。

崔文玉  一纵队独一旅一团二营四连战士,1914年生,白家庄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大荔县战斗中牺牲。

白院生  三十六团战士,1922年生,刘家洼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神池县战斗中牺牲。

韩地洞  二旅战士,1911年生,韩家塔村人,1940年在河曲县战斗中牺牲。

张虎小  三十六团战士,1926年生,桥头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榆林县战斗中牺牲。

张修盖子  三十六团战士,1924年生,南坡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绥远七里庄战斗中牺牲。

白水生  七一四团三营战士,1925年生,郝家里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偏关县庄王村战斗中牺牲。

孙买地人  三十六团三营九连战士,1929年生,孙家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9年陕西榆林县战斗中负伤,牺牲于兴县川口医院。

姜玉林  七师二十团战士,1922年生,下流碛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53年在朝鲜战斗中牺牲。

白感应  工卫旅战士,1924年生,苏家里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交城县东坡底战斗中牺牲。

翟根留柱  战士,1929年生,薛塔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1950年在新疆疏附县战斗中牺牲。

张秉义  一二○师独立二旅三十六团三营战士,井道沟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文平战斗中牺牲。

霍相相  二旅战士,1926年生,霍家梁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延安战斗中牺牲。

马七十五  五团战士,1930年生,李家峁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康宁战斗中牺牲。

王七星  三十六团五连战士,1924年生,李家峁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河北清河县战斗中牺牲。

刘满富银  六团八连战士,1917年生,李家峁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兴县贺家川战斗中牺牲。

孙登科  三纵队五连战士,1928年生,孙家梁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清涧县战斗中牺牲。

杨在人  二分区五团战士,杨家湾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兴县黑峪口战斗中牺牲。

高八子  三十六团战士,1926年生,杨家湾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内蒙凉城县战斗中牺牲。

杨三亮  三十六团战士,1926年生,太平头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内蒙凉城县战斗中牺牲。

高侯毛  决死队战士,1917年生,后会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在太宁县战斗中牺牲。

乔文香  三十六团五连战士,1927年生,前会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文水县战斗中牺牲。

陈宽子  三十六团战士,1927年生,前会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太原牛驼寨战斗中牺牲。

张九孩  五团战士,1926年生,余铁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偏关县战斗中牺牲。

李张留  三十六团战士,1923年生,段家沟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绥远作战牺牲。

崔李孩  一旅战士,1925年生,寨子山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西安李家坡战斗中牺牲。

李凤明  独二旅三十六团战士,1922年生,李家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绥德县战斗中牺牲。

张开理  三十六团二营四连战士,1925年生,郝家沟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孝义县东盘梁战斗中牺牲。

王补全  三十六团战士,1925年生,井儿洼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保德县寨子山战斗中牺牲。

郭要子  三十六团战士,1920年生,曹虎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太原战斗中牺牲。

王三侯  三十六团战士,1928年生,科局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作战中负伤牺牲于忻县医院。

胡志高  七一四团战士,1919年生,科局村人,共产党员,1943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内蒙包头战斗中牺牲。

崔亮小  三十六团战士,1925年生,窑洼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内蒙凉城县战斗中牺牲。

王有林  十四团六连战士,1927年生,大塔铺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宜川县任家湾战斗中牺牲。

张巨发  六团战士,1926年生,窑圪台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忻州战斗中牺牲。

郭二林  暂一师战士,1922年生,窑圪台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岢岚县大仙庙战斗中牺牲。

王顶树  二旅五团战士,1914年生,吾吉耳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五寨县战斗中牺牲。

陈四奴  二旅战士,1923年生,王家坪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宁武县大河堡战斗中牺牲。

王双月  二旅四团战士,1924年生,五楼沟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河北清河县战斗中牺牲。

王丙顺  三五八旅战士,1913年生,窑圪台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在河北作战牺牲。

杨占升  七一四团三营四连战士,1920年生,深沟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偏关县战斗中被敌捕杀。

郭贵仁  暂一师战士,1917年生,深沟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陕西绥德县战斗中牺牲。

陈祥明  二旅电话排战士,1911年生,石塘村人,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河曲县陆固战斗中牺牲。

陈生子  三十六团战士,1924年生,石塘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内蒙凉城县战斗中牺牲。

陈振良  二旅四团特务连战士,1912年生,石塘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宁武县阳方口战斗中牺牲。

王兔孩  四团战士,1919年生,马蹄罕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偏关县战斗中牺牲。

郭党生  三十六团战士,1918年生,东局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五寨县五王城战斗中牺牲。

崔林秘  一旅一团战士,1927年生,西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陕西宝鸡县田家会战斗中牺牲。

王存子  七一四团战士,1923年生,王家里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偏关县周家山战斗中牺牲。

王如明  三十六团战士,1928年生,羊路河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原平县轩岗战斗中牺牲。

王明奴  三十六团警卫连战士,1927年生,苇树局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偏关县沙窑子战斗中牺牲。

王如云  三五八旅战士,1917年生,苇树局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1937年在偏关县楼沟战斗中牺牲。

陈六子  五寨警卫连战士,1926年生,牧塔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蟠龙镇战斗中牺牲。

袁侯拉  二旅战士,1922年生,桑林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岢岚县战斗中牺牲。

张亮清  三十六团战士,1925年生,青草沟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榆林县战斗中牺牲。

张留虎  警卫队战士,1913年生,青草沟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岢岚县战斗中牺牲。

王拴怀  暂一师战士,1910年生,青草沟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右玉县战斗中牺牲。

赵来牛  三十六团战士,1922年生,赵家山村人,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汾阳县战斗中牺牲。

高生成人  三十六团二营五连战士,官道峁村人,1945年在绥远八里庄战斗中牺牲。

杨五子  三十六团战士,1928年生,雷家峁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岢岚县横山战斗中牺牲。

高元生  三五八旅战士,1925年生,张家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 1943年在保德县桥头战斗中牺牲。

张羊孩  三十六团战士,1924年生,杏岭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2年在五寨县北草坪战斗中牺牲。

张七十二  一军一师三团战士,1928年生,扒楼沟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清涧县战斗中牺牲。

杨治官  警卫营战士,1931年生,扒楼沟村人,1949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四川温江县剿匪中牺牲。

张关子  突击团战士,1914年生,甘草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兴县战斗中牺牲。

冯照裕  三十六团战士,1919年生,杨家沟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神池县衡山战斗中牺牲。

张正孩  忻崞支队战士,1913年生,李家湾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8年在宁武县战斗中牺牲。

张国子  二旅四团战士,1919年生,杏岭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朔县战斗中牺牲。

王九生  战士,1917年生,土崖塔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榆林县战斗中牺牲。

高焕心  三十六团战士,1923年生,西山头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陕西黄龙山战斗中牺牲。

王起会  三十六团战士,1917年生,土崖塔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集宁市战斗中牺牲。

乔羽生  三十六团战士,1923年生,乔家塔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洛川县战斗中牺牲。

党占贵  四纵队战士,1916年生,田家塔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汾阳县战斗中牺牲。

王桃子  四纵队战士,1910年生,寨上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9年在内蒙十二窑子战斗中牺牲。

韩七十八  一二○师七一四团三营十二连战士,1919年生,南韩家塔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五寨县三岔战斗中牺牲。

赵国庭  一团二营五连战士,1920年生,赵家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污泥村战斗中牺牲。

杨外世  七大队战士,1924年生,寨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五寨县焦家洼战斗中牺牲。

赵田子  二旅战士,1909年生,赵家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岢岚县战斗中牺牲。

刘秉富  三十六团战士,1918年生,南刘家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绥远水磨村战斗中牺牲。

袁兴旺  三十六团战士,1922年生,河西沟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大同战斗中牺牲。

孙德祥  三五八旅战士,1911年生,秦家河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在保德县战斗中牺牲。

孙张保存  三十六团战士,1927年生,雷家峁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横山县战斗中牺牲。

马福生  三十六团战士,1914年生,秦家河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绥远作战牺牲。

郝田支  三五八旅战士,1917年生,郝家沟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2年在交城县战斗中牺牲。

白换子  三十三师九十七团战士,1935年生,白家沟村人,1953年参加革命,1953年在朝鲜元山战斗中牺牲。

高尚富贵  三十六团战士,1917年生,舍耳塔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五寨县战斗中牺牲。

白海环  十九团战士,1916年生,白家沟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静乐县战斗中牺牲。

高建功  决死队战士,1919年生,禅房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2年在交城县战斗中牺牲。

牛七子  战士,1917年生,东山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临县战斗中牺牲。

张亮全  决死队战士,1917年生,沟底塔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临县战斗中牺牲。

秦明为  三五八旅七一四团八连战士,1913年生,秦家寨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宁武县阳方口战斗中牺牲。

秦媚其  青年纵队战士,1923年生,秦家寨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汾阳县战斗中牺牲。

张可存  三十六团三营八连战士,1926年生,新畦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绥远作战中牺牲。

张自立  三十六团战士,1925年生,化树塔村人,党员,1943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内蒙西洼战斗中牺牲。

陈世德  五团战士,1926年生,土门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原平县战斗中牺牲。

傅振明  四团三营八连战士。1939年生,傅家圪台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太原战斗中牺牲。

马依顺  决死队战士,1913年生,神山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陕西荔北战斗中牺牲。

马飞云  特务连战士,佃子梁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河曲县战斗中牺牲。

王拉坠  十九团战士,1909年生,翟家塔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在五寨县战斗中牺牲。

武王保  二旅四团战士,1907年生,武家沟村人,1940年在宁武县战斗中牺牲。

高文智  三十六团战士,1928年生,孙家里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临县下西坡战斗中牺牲。

冯在同  二旅战士,1920年生,冯家沟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方山县战斗中牺牲。

田如英  二旅战士,1920年生,庙上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河南铁门镇战斗中牺牲。

冯艮六  特务连战士,1928年生,冯家川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燕子山战斗中牺牲。

冯拖前  二旅战士,1920年生,黑土峁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太原牛驼寨战斗中牺牲。

王佃胜  暂一师战士,1921年生,王家沙坪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内蒙呼市战斗中牺牲。

高拉后  二旅战士,1918年生,孙家里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文水县战斗中牺牲。

韩金双喜  七大队战士,曲八塔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朔县战斗中牺牲。

韩补连  独二旅三十六团战士,1923年生,下塔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孝义县战斗中牺牲。

郭五孩  战士,沙坪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9年在岢岚县莜麦地壕战斗中牺牲。

郝连云  二军炮团二营战士,1927年生,沙里村人,共产党员,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泾河战斗中牺牲。

刘如全  三十六团战士,1926年生,后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朔县战斗中牺牲。

刘如金  战士,1917年生,后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宁武县战斗中牺牲。

郝富元  二旅五团战士,1912年生,下川坪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保德县羊路河战斗中牺牲。

刘换生  一二○师炮兵团战士,1920年生,刘家塔村人,共产党员,1946年参加革命,1952年在朝鲜东河战斗中牺牲。

刘买子  战士,1930年生,南里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太原牛驼寨战斗中牺牲。

刘富国  三十六团侦察排战士,1920年生,后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榆林县战斗中牺牲。

王吉庆  三十六团战士,1927年生,王家畔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内蒙清水河县战斗中牺牲。

王登考  三十六团战士,1926年生,王家畔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朔县战斗中牺牲。

郝根柱  三五九旅七一四团战士,1921年生,下川坪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交城县战斗中牺牲。

刘树林  战士,刘家塔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河津县战斗中牺牲。

芦元孩  绥蒙军区战士,1928年生,前芦子沟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绥远作战牺牲。

陈同庆  暂一师战士,1923年生,陈家梁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岢岚县战斗中牺牲。

梁金孩  一团战士,赵家沟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在陕西榆林县元大滩战斗中牺牲。

刘兆英  三十六团卫生队战士,1926年生,刘家塔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忻县战斗中牺牲。

吴锁大人  十九团战士,1913年生,井道沟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临县战斗中牺牲。

刘满家喜  二旅四团战士,1915年生,曹虎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宁武县战斗中牺牲。

郭侯小  暂一师战士,1921年生,窑圪台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岢岚县大仙庙战斗中牺牲。

张学斌  晋绥军区战士,新畦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内蒙双台山战斗中牺牲。

郭八圪爪  决死队战士,1902年生,井油山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8年在保德县战斗中牺牲。

郭文亮  战士,1920年生,河西沟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岢岚县战斗中牺牲。

王万生  五旅十四团战士,1924年生,苇树局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榆林县观景村战斗中牺牲。

张维舟  二军教导团战士,1927年生,牧塔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50年在新疆执行任务中因马受惊牺牲。

赵子兵  暂一师战士,赵家庄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府谷县战斗中牺牲。

韩喜子  战士,下塔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朔县战斗中牺牲。

崔大科  战士,柴家湾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陕西米脂县战斗中牺牲。

韩棉子  战士,1916年生,下塔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2年在宁武县段家岭战斗中牺牲。

白民生  1925年生,苏家里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陕西榆林县战斗中牺牲。

焦克显  河曲县西盟会特派员,1905年生,东关镇人,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河曲被敌杀害。

张秉华  偏关县公安局局长,张家寨村人,共产党员,1935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偏关县战斗中牺牲。

赵明科  清河县邮局局长,1925年生,五楼沟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河北清河县战斗中牺牲。

赵  存  中共左云县×区委书记,1919年生,路家沟村人,共产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左云县被捕后牺牲。

高培谟  区委书记,1922年生,大塔村人,共产党员,1936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灵邱县被杀害。

白连庆  丰镇县五区区长,1913年生,莺村人,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内蒙丰镇被敌杀害。

徐风山  右玉县×区副区长,1921年生,后会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右玉县被敌杀害。

袁本兴  绥远省农业厅科员,袁家庄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53年病故,1961年被追认为烈士。

傅  岗  左云县税务局会计,1923年生,傅家圪台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左云县被敌杀害。

张巨全  保德县二区财政助理员,1911年生,沟底塔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兴县黑峪口反扫荡中牺牲。

白存应  中共保德县通讯员,1925年生,白家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2年在保德县林遮峪执行任务中因枪走火牺牲。

赵福保  保德县公安局通讯员,1918年生,任家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内蒙丰镇战斗中牺牲。

刘万远  中共凉城七区通讯员,1925年生,新庄子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7年在内蒙凉城县突围中牺牲。

马双儿  岢岚二区通讯员,1909年生,禅房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岢岚沙塔战斗中牺牲。

康振基  保德县二区通讯员,下流碛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保德县桥头村被日寇杀害。

张秀英  工业部工人,1911年生,曲八塔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临县三交牺牲。

高向智  河曲牺盟会干部,1911年生,石桥塔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共产党员,1940年在河曲县被敌杀害。

张拴孩  保德县桥头自卫队炊事员,1919年生,石洼村人,1939年在保德县大墩被敌杀害。

张存光  保德县桥头游击队炊事员,1924年生,余铁村人,1943年在保德县大墩被敌杀害。

曹凤歧  保德县贾家梁小学学生,贾家梁村人,1965年在保德县大黄坡水库为抢救人民生命而牺牲。

郭红孩  水元塔村人,1944年7月参加革命。(牺牲时间不详)

王爱全  1916年生,王家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丰镇病故。

马怀支  决死队战士,1921年生,神山村人,1940年在采林医院病故。

薛全孩  二旅四团战士,1920年生,青菅圪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延安病故。

陈良喜  十团五连战士,1923年生,牧塔村人,1945年7月参加革命,1947年在绥德病故。

李乃儿  晋绥军区忻县卫生院战士,1928年生,西南沟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51年在原籍病故。

王延壁  二军营长,1924年5月生,王家里村人,党员,1948年参加革命,1956年在新疆病故。

刘歧贵  保德县人武部干事,1920年生,雷家峁村人,共产党员,1950年参加革命,1954年病故。

刘保同  军医,1928年6月生,袁家山村人,共产党员,1947年参加革命,1951年在新绛县牺牲。

王贵元  民兵中队长,1916年生,东关镇人,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在保德县香水溃战斗中牺牲。

李振银  保德县桥头民兵,1926年生,桑园村人,1943年在保德县战斗中牺牲。

附:失踪人员花名

乔付科  连长,1922年生,前会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5年失踪。

杨德明  战士,小圪堆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失踪。

王新儿  二旅五团战士,寨上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9年失踪。

赵四太  刘家洼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

张秃子  工卫队排长,1917年生,唐子梁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

郭有智  五旅骑兵侦察排副班长,1920年生,青草沟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

梁换善  三十六团战士,赵家沟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

袁巨奎  五团战士,暖泉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

张六儿  三五八旅战士,后芦子沟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

张二丑  决死队战士,1918年生,科局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2年失踪。

王如何  神池野战兵团医院战士,1927年生,阎家坪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

张秃子  二旅四团战士,红花塔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

刘三孩  三五九旅七一四团战士,后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

高张栓  决死队战士,扒楼沟村人。

高永文  决死队战士,神树梁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失踪。

武米儿  七大队战士,武家梁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5年失踪。

高虎儿  决死队战士,崖尧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

尚应福  三十六团战士,北塔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

张候友  四十二军一二四师担架连战士,1924年生,寨沟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51年失踪。

张虎子  三十六团战士,东关镇人,1938年参加革命。

张乃文  战士,马铺头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

孔存良  战士,石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

王大国  三五八旅战士,郝家里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

白  吉  战士,刘家洼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

白引生  战士,白家沟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

吕  科  暂一师战士,花园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

王旦旦  战士,牧塔村人。

王满红  三十六团战士,青草沟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

阎五仓  二旅四团战士,银子塔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

张秉清  三十六团战士,桥沟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

张引亮  工卫队战士,杜家塔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

郭秉清  见虎村人,1945年失踪。

胡兔儿  胡家庄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

郭红利  曹虎村人。

张有铭  1924年生,孙家山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4年失踪。

王  其  1923年生,羊路河村人,党员,1941年参加革命。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