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信用中国·忻州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保德 > 保德县志 > 正文

《保德县志》卷二十一 卫生

 时间:2022-03-10 11:46       大    中    小     

卷二十一  卫  生

   第一章__医__疗    第二章  医  药    第三章  预  防

第一章  医  疗

第一节  医  院

一、私立医院

1941年以前,本县没有公立医院。境内的医事活动,主要靠私人药铺的坐堂医生及乡村中的民间医生进行。

1938年至1948年,本县先后开设4所私立医院。计有:

天人医院

1928年(民国十七年)开设,地址在东关元茂巷。

业主李兰田、李四兄弟二人,山西文水县人。二人均系西医,只看一般小病,做些简单的注射治疗。未开展手术。该医院以卖药为主,药品有“六○六”、“阿斯匹林”、“阿托品”等。

日寇侵保,医院被洗劫一空,李四病故,李兰田返回原籍。

瀛西医院

业主崔凤洲,字瀛之,本县东关庙梁人,就学于太原川至医学院。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毕业回籍,在东关开设“瀛西医院”,是本县人开设的第一座西医院。

日寇进犯保德,人迁府谷,医院停业。

良济医院

业主白子俊、白德兄弟二人,山西浑源县人。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开设良济西医院,地址在万顺店巷。以卖药为主,治疗方面仅注射而已。

开业四年,至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即停业。

红十字会医院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耶苏教会举办红十字会医院,医院由10多人组成,主要开设外伤科,收容和治疗难民伤病员。本县解放后不久,便迁往府谷。

二、民众医院

1941年,晋绥野战二旅(即后来的三五八旅)司令部在保德驻扎,内设小型卫生处,并在东关开设民生药店。卫生处的主要任务是接收伤员,作一些简单处理后转往兴县后方医院。民生药店卖药兼治病,为我军政干部及地方群众服务。民生药店规模很小,但它是新政权的医疗单位,群众非常拥护和信赖。

1945年8月日军投降,抗战胜利。二旅司令部迁往五寨,将民生药店移交地方,并留下中医刘绍九,西医董雄堂为地方服务。县里接收后,派陈月洲为领导,共6人组成“保德县民众医院”。该医院是本县第一个公办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该医院设在原耶苏教堂的几间破房子内,设备极其简陋。民众医院中药较全,主要是中医中药治病。西药有碘酒1瓶,红汞1瓶。笼布代纱布作敷料,普通棉花用碱水煮一煮,用擀面杖挤去水份,晒干后便是脱脂棉,鱼油、猪油当凡士林用。几乎没有内服西药。

1950年,充实了大量药品。一是太原解放后,将阎锡山政府财卫库的医药用品分发各县,保德县分回两骡驮,始有阿斯匹林、奎宁、阿托品等药。二是民众医院在陕西买了6头骡子,去太原卖了,买了一部分药品。

1951年人员增至8人。

1952年民众医院改称保德县卫生所。

三、县人民医院

1953年,保德县卫生所改称保德县卫生院,人员由15人增加为19人。内分中医股、西医股、妇幼股和总务股。

1954年建立手术室。同时建立病房。设18张病床。

1959年,县卫生院改称保德县中心人民医院。人民医院设有四科五室三房:内科、外科、妇产科、放射科,手术室、化验室、注射室、换药室、急诊室,中药房、西药房、病房(设25张病床),全院有医务工作人员42人。

1966年,医院新址建成,共投资12万元,11月在新址开诊。

1972年,人员增至57人,有病床70张,大型医疗设备基本配备,有X光机、手术室器械,无影灯、消毒器、吸引器、理疗设备、化验设备等。

1974年,设120张病床,人员增至68人。

1977年,设100张病床,人员增至89人。

1978年,设106张病床。

1980年,设100张病床。

1985年,设127张病床,人员增至137人。全院设办公室、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放射科、检验科、总务科、理疗科、按摩科、中医科、心电图室、中西药房、供应室等15个科室。

四、中心公社卫生院

根据地理条件,本县设中心公社卫生医院四处,即南河沟、桥头、林遮峪和贾家峁卫生院。

南河沟中心卫生院

1953年,由县投资2100元建立扒楼沟卫生所,开展一般内科门诊和其它常见病治疗业务。

1957年,扒楼沟卫生所改称第三卫生所。配备血压计、产钳、听诊器、注射器具等常用小器械,诊疗范围扩大。

1958年,第三卫生所改称扒楼沟地区医院,规模仍旧。

1961年7月,原职工医院由东关迁到南河沟,和扒楼沟公社医院合并,建立保德县第二人民医院。

院设院委会,下设医疗股、防疫股、妇幼股、总务股。配备X光机,外科手术器械。1962年用汽灯和手电照明开展了肠梗阻、阑尾切除、疝修补、宫外孕、剖腹产等急腹症手术。

1967年改称地区医院。

1972年改称中心公社医院。

1985年,南河沟中心公社卫生院设病床40张,有人员28人。设医疗、防疫、总务三组。有X光机一台,外科腹部手术器械,一般检验设备。可开展外科急腹症手术,妇产科急症手术等桥头、林遮峪、贾家峁中心卫生院

1953年建立桥头、林遮峪卫生所,1955年建立贾家峁卫生所,人员4—6人不等。桥头稍多。以中医中药为主,设备极其简陋。

1958年建地区医院。

1972年改为中心公社卫生院。

二十年间,几易其名,机构一贯,唯人员增加,西医比重增多,机械配备从优,惜技术参差不齐。

桥头中心公社卫生院,在六十年代可开展一般下腹部外科及妇产科手术。

1985年,该院有医护人员37人,设病床32张,装备有X光机,手术室器械,化验设备等,可开展腹部手术,内科急症抢救。

林遮峪、贾家峁中心公社卫生院,1985年分别有医护人员14人、9人,设病床16张、12张,均装备有X光机、手术室机器、化验设备等。其医术水平与一般公社卫生院同。

五、公社卫生院

1958年,腰庄卫生站和贾家峁卫生所合并建立腰庄地区医院,1959年迁往贾家峁。

1959年设立曹虎公社医院,杨家湾公社医院和土崖塔公社医院。

1960年设立康家滩公社医院,1961年改为东关公社医院。

1961年设立化树塔、窑圪台、暖泉、冯家川公社医院。

1962年将化树塔、窑圪台、暖泉、冯家川、杨家湾公社医院下放为保健站。

1964年,将东关、土崖塔、曹虎三个公社医院改为保健站。

1965年,将暖泉、腰庄、东关、窑圪台、曹虎、杨家湾、深沟、韩家川、孙家沟、化树塔、东庄、白家沟、土崖塔、西梁、冯家川、尚家塔16个公社保健站改为公社卫生院。

1983年,公社卫生院,改为乡镇卫生院。

第二节  卫生所  保健站

一、卫生所

1953年二区桥头、三区扒楼沟、四区林遮峪建立了三个区卫生所。

1955年贾家峁乡建立了卫生所。

1956年石塘乡建立了卫生所。

1957年土崖塔乡和窑圪台乡建立了卫生所。

1958年,7个卫生所全部撤销,扒楼沟、桥头、林遮峪改为地区医院,贾家峁卫生所和腰庄保健站改为地区医院。1959年改为公社医院。

1963年,桥头、林遮峪、贾家峁3个公社医院复改为卫生所。

二、保健站

1954年,县卫生科组织在乡开业行医的医务人员兴办了“卫生站”、“医疗小组”、“联诊所”等自负盈亏的医疗机构20个,做为国办医疗机构的补充。

1956年,保德县人民委员会根据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建立农村保健站”的指示,依靠集体、国家和群众个人“三结合”的办法,办起了12个集体保健站,共有医务人员28人。有的是以乡建站,自给自足;有的是各村联办,站内经费靠社内公益金、群众出保健费和业务收入来解决。医生的待遇均实行粮食分摊、固定工资、定期奖励的制度。

12个集体保健站是:

公私合营诊疗所,设在东关。

中西联诊所,设在东关。

腰庄乡卫生站。

霍家梁乡卫生站。

尧圪台乡卫生站。

窑洼乡卫生站。

冯家川乡卫生站。

以上卫生站属民办公助性质。

暖泉乡保健站。

下硫碛乡保健站。

韩家川乡保健站。

新畦乡保健站。

袁家庄乡保健站。

1957年,建立青草沟、东庄、铁匠铺三个保健站,并调整尧圪台、窑洼两个卫生站为保健站。年底,全县有卫生站3处,乡保健站10处。

1958年,霍家梁、冯家川卫生站改为保健站。

1959年,全县有管理区保健站27处。

1961年有公社办的中心保健站13处,大队办的保健站25处,国办(保德中学保健站)1处,共39处。

1963年,公社保健站增至16处,国办保健站2处(保中、芦子沟煤厂),大队保健站13处。

1965年,16个公社保健站改为公社医院。

1969年搞合作医疗,大队保健站不复存在。

第三节  设  备

保德民众医院刚成立时,设备极其简陋,仅有中药布袋若干(后增设药柜),听诊器1具,体温表1支,止血钳2把,20毫升注射器1具。

1950年,充实了一些简单器械,如镊子、剪子等。

1954年,县医院买回苏联制造的妇产科手术器械一套,建立手术室。始设病床。

1958年7月至1959年,县卫生院和7个公社卫生院新增加50张病床。住院治疗进入一个新阶段。

随着机构逐年增加,器械、床位亦逐年增加,至1972年上级装备之前,本县设床189张。有X光机5台,显微镜6台,高压消毒器10个,轻便手术床5张,吸引器7个,手术室器械8套。

1972年国家开始装备公社卫生院。当年装备暖泉公社卫生院、贾家峁中心公社卫生院、杨家湾公社卫生院、林遮峪公社卫生院、土崖塔公社卫生院、孙家沟公社卫生院等6个单位。1973年装备南河沟中心公社卫生院、桥头公社中心卫生院、韩家川公社卫生院、冯家川公社卫生院、曹虎公社卫生院、腰庄公社卫生院等6个单位。1974—1975年将东关公社卫生院、西梁公社卫生院、化树塔公社卫生院、深沟公社卫生院、尧圪台公社卫生院、东庄公社卫生院、尚家塔公社卫生院、白家沟公社卫生院等8个单位装备完毕。通过四年装备,简单的常用器械已全部配置。截至1985年底有X光机20台,其中有300毫安1台、200毫安2台,显微镜21台,万能手术床1张,各种刀包30个。

第四节  医  生

一、医疗队伍

旧州志中关于医生的记载很少,大多数医生没有留下姓名和业迹。

明代焦桂芳,医疗技术特别精湛,切脉准,用药少,多是一丸、半匙,病即愈。请他看病的人很多,一时誉满府谷、保德两地。

晚清至民国年间,较出名的医生有袁光祖、朱锡山。

袁光祖,袁家庄人,生活于清代,关于他的活动,无资料记载,仅流传一个故事。

袁光祖有一子患肚痛病,至死不能治,死后袁苦其难;剖腹探查,腹内有增生骨一段,遂取之,磨为筷子,带在身边。内蒙行医,为一老妇人治病。老妇家贫无以招待,取儿子行猎所获老鸹一只,烹而敬之。既食,骨筷即化,追其所以,始知老鸹肉可治儿子的病。情节固为荒唐,然可以说明袁光祖是一位注重实践和深钻医道的医生。

其次有赵宏猷、马兰亭等人,也受人推崇。

散居在乡间,能治常见小病,乃至医巫合一的医生还有20多名。

1945年民众医院成立时,有医生2名(一中一西),其他人员4名。

从1953年——1959年,保德县的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相继建立了卫生所、地区医院、公社医院、中心保健站、乡保健站、大队保健站等医疗卫生机构。在这些机构中安置了一批转业军人(在部队即为医助、护士、军医等),吸收了一批在乡中医和公私合营医药店的私方人员,医疗卫生队伍迅速壮大。

1957年,有医务人员60人,其中西医29人,中医31人。另有其它人员32人。

1959年,全县有各种卫生技术人员166人,其中中级以上卫生技术人员44人,初级57人,中医中药人员65人。

六十年代初期,上级分配给本县的大、中专学生20名。其中大专学生均系外地人,中专学生多系本地人,毕业于晋北卫校、太原卫校、山西省中医学校。这些人参加工作之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本县医疗卫生队伍的素质和结构。西医西药的比重迅速增加,外科手术广泛开展,中医中药的力量相对变弱。

同时又有两批50名本县初级卫校毕业生,分配在各个医疗单位从事护理工作,奠定了正规护理的基础。

1964年,县卫校毕业的学生有32名晋升为中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这批人员成为全县医疗卫生队伍的骨干。

1968年,大中专学校三届(1966、1967、1968)学生同时毕业,给本县分配20名。

同时县卫校50名学生毕业,录用20名。这部分学生目前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骨干,好多人担任了社级卫生院的领导职务。

1975年以后,每年均有一部分大、中专学生分配给本县,充实各个医疗卫生单位。

同年,经全省统一考核考试、忻县行署卫生局批准,全县有4人晋升为主治医师,有45人晋升为医师,65人晋升为医士(或相当)职称。

1982年,有5人晋升为主管医师(管理),有3人晋升为医师(管理)。

1985年,全县有医疗卫生人员424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主管医师5人,中医师19人,西医师49人,护师2人,西药剂师1人,中医士23人,西医士75人,护士34人,中药剂士4人,检验士8人,其它技术1人,余为杂务人员。

二、队伍建设

1.办学:队伍建设主要靠办学和派员外出进修。本县从1958年起,至1980年,先后四次兴办初级卫校,培养出不少医务人才。

2.进修:1952年,本县首次派出两名医生分赴省立仁术医院和兴县地区医院进修。尔后陆续派人外出进修。

第五节  医  术

清末至民国年间,本县的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水平较为落后。

旧习惯,县城的医生一般只坐堂行医,很少出乡看病,稍一远行即需备轿或骑骡马。而且“开包礼”(即诊费)要得多,药钱也贵,一剂普通中药,竟需二、三斗米。在多数地区医巫合一,原始的医疗活动很流行。巫婆、神汉,跳神设鬼,唱神神,假托神鬼,妄言医事,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此外,民间多使用一些土、单方和针灸治疗疾病。在文化极不发达的旧社会,这些土、单方为保护人民的健康,起了一定的作用。

①针刺。针刺疗法简便又省钱,各村都有一、二个能简单使用针刺疗法的人。感冒头痛印堂放血;急性肠胃炎尺泽放血;小儿疳积十宣放血。

②热敷。热敷法民间也常使用,对两类疾病有效,一类是急性发热性疾病;一类是中毒性疾病。感冒发热毛巾浸于开水中捞出稍拧干,敷于头和胸脯上,反复多次,或用布袋内装炉灰,上笼蒸热敷于头和胸脯上。如果上述方法无效,便急宰一活鸡,乘热敷胸脯上,男用母鸡,女用公鸡,三天之内忌食鸡肉鸡蛋。炎症性高热则敷羊皮:宰绵羊一只急剥皮,趁热将羊皮敷于病人身上。倘被毒蛇咬伤四肢则在活羊腹部扎一刀,将人患肢伸入。羊叫,腹部收缩以吸蛇毒,羊死,人亦脱险。

③其它热敷法。腮腺炎,面颌部淋巴腺炎敷鸡蛋清、绿豆面或白面,也有敷榆树根皮、蒿籽的。疮痈类疾患,欲顶溃口,则敷以烧葱白或甜根地马留(本县中草药)。

④单方

糜壳煮水,服之发汗。

炉堂土(伏龙肝),止吐。

红糖水止泻。

烧酒升姜末、红糖治“寒气肚痛”(俗名)。

独头蒜止痢。

红柳、芜荽表疹。

甘草一味治淋涩,(小便淋漓难受)。

苦豆根噙服治咽部肿痛。

西医进入保德之始,只作些简单的涂抹、包扎,偶尔作注射治疗,注射一次“606”,药费和治疗费要小米6斗(约170斤)。

1950年,开始使用盘尼西林,20万单位,分用6次,注射效果极佳。

1953年,开展阑尾切除、剖腹产、疝修补、白内障摘除等外科手术。

1960年,请人帮助做了第一例子宫全切术。下腹部手术完全开展。

1972年,可开展上腹部手术、生殖系统手术、开颅术和流离眺骨移植术。常见手术有:胃大部切除、肝、脾修补、尿路会师和前列腺摘除等。

通过20多年的努力,全县医疗技术有很大提高,不少人进行医学科学研究,他们的论文已发表于全国性杂志。

第六节  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是一种社员集资合办医业,个人享受免费或半费就医的一种医疗制度。始于1969年10月,到年底全县有293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全免费的27个大队,按比例减免的有219个大队,有医有药看病收费的47个大队,1972年12月大部分大队的合作医疗制度名存实亡。

1981年,全县有188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按比例减免的7个大队,免门诊费、住院费、治疗费、手术费的171个大队,包给乡村医生经营的有79个大队,作为副业经营的有1个大队,当作小药铺专业承包的有56个大队。

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有三种:

①社员集资,按在册人数,每人每年交0.5—2元。

②由大队公益金、公积金支付,数额为0.5—1元。

③自采、自种、自养、自制中医药材,收入作为合作医疗资金。

合作医疗的医生叫“赤脚医生”。1969年全县“赤脚医生”总数为378人,其中男332人,女46人。农村中不脱产的卫生员总数214人,其中男163人,女53人。

“赤脚医生”行政上受大队直接领导,业务上受公社卫生院指导。

“赤脚医生”的报酬,大部分实行工分制,有的是记工加现金补贴。

“赤脚医生”的业务水平,只具备初级技术水平。1981年改称乡村医生。县卫生局给146名乡村医生颁发了“乡村医生证”。

第二章  医  药

第一节  药材资源

保德富有药材资源,境内分布较广,但产量不甚高,也未有人专营此利,多在采挖季节采挖一部分,交售药材公司。其中龙骨储量最大。属国家保护文物,历年均有挖采,每逢灾年,农民大量挖采渡暂时之荒歉,破坏尤甚。

本地药材有:

①根茎类:毛知母、柴胡、远志(山扁豆)、山豆根、地骨皮、五加皮、大黄、黄精、黄芩、黄芪、甘草、瓦松、苍术、野百合、白茅草、三春柳、地黄、党参。

②花叶类:款冬花、侧柏叶、麻黄、蒲公英、益母草、大蓟、小蓟、槐花、青蒿、艾、紫苏、卜荷、桑叶、马齿苋、薤白、扁蓄、车前草、败酱草、茵陈。

③果实类:桃仁、杏仁、酸枣仁、郁李仁、火麻仁、白扁豆、赤小豆、绿豆、牛子、车前子、牵牛子、地肤子、兔丝子、麦芽、苍耳、蒺藜。

④动物类:地龙、全蝎、鹿茸、驴肾、鸡内金。

⑤矿物类:龙骨、龙齿、紫石英。

第二节  药材经营

一、药  铺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保德知州胡楠建药局4间,为官办药店。康熙间废弃。

清朝至民国,东关开设私人药铺数家,桥头、南河沟个别时期也有人开办过小型药店。

这些铺店以卖药为主,行医为次。较有名气的药铺有“聚真恒”、“源兴茂”、“治兴恒”、“义和永”和“恒生茂”。

聚真恒药铺

业主张保珍,本籍东关人,先在“协和恒”药铺做店员。以便学医,学成后在东关河东刘家渠开设“聚真恒”中药铺,资金1000元(银币),经营药品数百种。以治外科出名。有三子,继父行医卖药。

该铺行医售药,医德良好,尚可赊欠,故信誉较好。

日军侵保,“聚真恒”毁于兵火。旋又开设,规模很小,更名“聚兴恒”,至1956年公私合营。

源兴茂药铺

业主张九如,祖籍江苏。

光绪年间其父即在东关大街口设“源兴茂”药铺,行医售药。民国初年资本尚小,赖九如行医支撑,先生治疗儿科疾病较好,当时人称“孩儿神仙”。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故。二十四年(1935年)“源兴茂”药铺生意大振,资金在4000元以上,其弟九功、九卿坐堂。二十七年(1938年),药铺全被日军烧毁,四十年代后重新开张,直到公私合营。

源兴茂药铺药品炮炒较好,所用药物,医生要亲自检点。

治兴恒药房

业主崔华岳,本籍东关人。

清光绪间在驴市圪凸开设“治兴恒”药房,资金600元(银币)。药材大部分是中草药。也自制些丸散膏丹,主要是赊帐出售,年底结算。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药房转让侄子经营。

日军侵保,药房关闭,继又买药重营,但业务极小,1948年停业。

义和永药房

业主郭善继、善述兄弟二人,祖籍河南。

清同治间,其父因灾荒陡来保德,行医为业。善治虚损杂症。

民国初年,在东关东堑垄开设“义和永”药房。资金5000元,年营业1000元(均为银币)以上。

后,只售药、不行医,主要经营中草药和京、广丸散膏丹。

日军侵保,毁于兵火,继又开张,1956年公私合营。

恒生茂药房

业主孙挨润、马兰亭,本籍马家滩人。

民国二十年(1931年)二人合伙开办“恒生茂”药房,地址在今东关派出所院内,资金400元(银币)。

马兰亭坐堂行医,善言辞,人称“马神仙”。

后马被选为县参议员即停业。

二、药材公司

1956年1月,由“锦西诊疗所”、“中西联诊所”、“义和林”、“聚兴恒”、“同春和”、“源兴茂”、“义和永”、“广庆恒”8家中西医药店合为公私合营医药店,资金总额为1万余元。

2月1日县农产品采购科成立,设药材批发小组(兼收购)。

11月成立保德县药材公司,由商业局管理。本县药材药品全部公营。药材批发小组应时撤销。

1958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公私合营药店人员分归医药两系。药材公司归卫生局领导,资产5.89万元,人员13人。

1959年,药材公司再由商业局领导。

药材公司的业务为收购和销售两大项。

收购,主要是当地中草药。

销售,除本地产中草药外,大宗为调进中草药、中成药和西药。西药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

1979年,药材公司由省药材公司直接管理。

第三章  预  防

第一节  妇幼保健

旧社会,妇女儿童的健康没有保证,各类疾病发生率高,死亡率也很高。产妇多死于难产、产后出血,婴儿多死于“四六”风(破伤风)、硬皮症等各种传染病。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儿童的健康受到党和国家的保护。

1952年,忻县专区举办新法接生员短期训练班 ,本县派4人学习6个月,成为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的基础力量。

1953年,县卫生院设立妇幼保健股。宣传新法接生,培训农村新法接生员,积极开展新法接生工作。当时新法接生的标准很低,口号是:“剪了指甲洗了手,脐带上面涂碘酒”。当年全县新建新法接生站19个,新法接生69次。

1954年,各区卫生所配备妇幼保健员,发展新生站20个。当时的任务有五:一是宣传新法接生。二是开展妇女经期、孕期保健工作。三是培训农村接生员。四是宣传妇、儿常见病预防和治疗知识。五是开展新法接生及其妇儿病冶疗业务。当年新法接生125个。

1955年,忻县地区妇幼保健员培训班结业,分配予本县数名。妇幼保健股人员增至6人。专署给保德配备50个新法接生箱,在妇女联合会等有关单位的帮助下,新法接生工作取得大的进展。全年新法接生269个。

1956年3月份,县里培训一批接生员。至此,全县共有接生员184人,接生站20个。全年出生婴儿2102个,新法接生662个,占出生婴儿30%。同时开展产前检查和产后访察。

1976年,设立保德县妇幼保健站。

1977年,培训两期社队新法接生员共155人,发放产包232个。

1978年,县卫生局为公社卫生院配备妇幼保健员11人。是年,开展妇女“两病”(尿瘘、子宫脱垂)、“五期”(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更年期)劳动保护宣传、婴幼儿卫生保健及缺点矫治等业务。

1979年,县妇幼保健站增至7人。地区装备了X光机、产床、手术床、电动吸引器、高压消毒器、显微镜、节育刀包等大型器械,县卫生局配全了20个公社卫生院妇幼保健员(共20人)。为子宫脱垂和尿瘘病人进行免费治疗,为全县0—12岁儿童免费驱虫14719人。

1980年全县普及新法接生,新法接生率达到95%。

1981年,妇幼保健站人员增至10人,设妇保组、儿保组、办公室。

1982年,开展儿童“两病”查治工作。本县佝偻病发病率为64%,小儿贫血发病率是73.2%。

共为800名患儿进行治疗。当年还治疗妇女“两病”29人,其中子宫脱垂26人,尿瘘3人。

第二节  卫生防疫

旧中国数百年间,本县医疗卫生条件差,防病治病水平低,人口增长不快。

新中国成立以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分管卫生事业。国家、集体、个体相继办起了大量的卫生事业机构。积极开展预防接种、爱国卫生等工作,使传染病发生率迅速下降,如鼠疫、天花、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彻底消灭。

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逐年提高,平均寿命逐步增长。

一、机构

1953年,县卫生院设防疫股,负责全县的疫情报告、预防接种等工作。

1975年,撤消县医院防疫股,设保德县卫生防疫站。1977年分设卫生、防疫、检验三科,办公室、总务处。1980年增设宣传教育科。共有人员20人。有救护车1辆。负责全县疫情报告、疫情扑灭、食品卫生、工业卫生、学校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二、流行病

1.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俗名“饮 ”,主要原因为食物中缺碘,导致甲状性代偿性增生。

解放前,此病无人问津,解放后,政府关心人民身体健康,展开地方病防治工作。1958年第一次进行普查。在尧圪台、曹虎、扒楼沟、东庄等几个公社,共有患者192例,男性28例、女性164例。症状分度:1°47例、2°119例、3°22例、4°4例。当年即用碘盐和针刺进行治疗。

1961年,在全县范围内进行调查,初步澄清了该病发病情况。

1949——1961年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情况

      年 份    病 例    治愈数   死亡数    实有数

      1949     426      10       0         416

      1950     402      1        0         401

      1951     378      6        0         327

      1952     319      11       0         308

      1953     285      6        0         279

      1954     337      8        0         329

      1955     305      7        0         302

      1956     296      24       0         272

      1957     262      133      0         129

      1958     254      148      0         106

      1959     251      149      0         102

      1960     233      136      0         97

      1961     183      99       0         84

经过几年的治疗,至1964年全县地方性甲状腺肿现症病人仅有99人,分布在17个公社,但仍以尧圪台、曹虎、东庄为多。

各公社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情况如下:

      东关21      暖泉7         腰庄4       贾家峁2

      桥头12      曹虎10        尧圪台14    深沟8

      孙家沟14    南河沟(不祥)  白家沟10    东庄26

       林遮峪19    韩家川6       冯家川6     化树塔6

1983年开始用碘油注射治疗甲状腺肿病人。

2、梅毒

解放前,社会腐败,娼妓公开,性生活混乱,遂造成该病流行。保德县梅毒病源无法追溯。

解放后,娼妓绝迹,但是旧症梅毒病人通过婚姻、遗传及非婚同居等途径继续传染。经1958年大规模普查,共发现现症梅毒病人428例。多分布在窑圪台、扒楼沟等地区。

发病年龄

       年龄组    男     女      合计

       0—10     3      5       8 

       11—20    8      7       15

       21—30    34     32      66

       31—40    53     64      117

       41—50    76     83      159

       51—60    32     31      63

       合  计    206    222     428

发病时期:

1—5年76例     6—10年104例       11—15年186例      16—20年46例       21年以上16例

当年开始治疗梅毒病人。用油剂青霉素、“606”、水扬酸钠、中药清血搜毒丸、三仙丹、土茯苓等药。

1972年,卫生局组织医疗队深入尧圪台公社的各个大队进行梅毒查治。共查出80例现症病人,分布在8个生产队:红花塔大队49例、孙家山大队9例、王家坪大队4例、阎家坪大队6例、银子塔大队4例、丛岭沟大队4例、张家窑洼大队2例、吾吉尔大队2例。当即对该社现症病人全部做了治疗。经治疗仅有8人仍有阳性反应。

1973年,孙家沟、东庄两个公社发现梅毒现症病人13例。经检验老梅毒病人康氏反应阳性者25例。东庄公社秦家河大队发病最多共8例阳性。对这些病人全部进行了治疗。

1975年,又对尧圪台、孙家沟、东庄等公社进行了梅毒病查治。康氏反应阳性率明显下降。

近年来,现症病人大大减少。

3、麻疹

麻疹,俗称“糠差”,因其脱屑若糠而得名,又称“差事”。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大人、小儿多患疹,号米谷,知州设药局,延请医人,施“人参败毒散”及“二圣救苦丹”,治愈者甚众。

解放前,麻疹在儿童中发病率很高。几乎每人都患过麻疹,合并肺炎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麻疹多发于冬春季节,每年均有发生。

1957年麻疹在全县范围内流行,以杨家湾乡、桥头乡为最多,当年合并肺炎死亡57例。

1958年开始注射麻疹疫苗,麻疹病逐年下降,死亡率迅速降低。

1959年以后,麻疹未在大范围内流行,仅于冬春季节,偶有散发流行。

4、痢疾

多发于夏秋季,食用不洁瓜果为直接感染途径。

1949年以来,本病发病状况无明显改变,时高时低,多发生于人口集中的地方。

1951—1976年,全县痢疾发病率为22.5%,居忻县地区之首。

1979年在东关镇发生较大流行。

近年来中毒性痢疾显著增多,死亡率也随之增多。

5、伤寒

伤寒病,包括伤寒、副伤寒甲、乙。

1949年前,本病广泛流行。阖村、阖家发病屡见不鲜,死亡率很高,老百姓称之为“窝子病”。

万历八年(1580年),大疫流行,死人很多。

顺治年间,瘟疫流行,州民王虎山全家数十口全部病亡。霍家塔村也有很多人病死。

1949年后,本病发病率明显下降,流行和散发的很少见。

1981年夏,保德县伤寒病流行。6月2日发病,至9月初共发生240例。分布在暖泉公社的崔家 ,腰庄公社的冀家沟、冀家峁、后芦子沟,贾家峁公社的荣家沟等5个大队。来自河曲县沙泉公社的神树咀、霍家洼大队修路民工系此次流行的传染源。此次伤寒爆发流行,症状轻,不典型,没有合并症,亦没有死亡现象。症状为恶寒、颤抖、发热(38—40℃)出汗、食欲差、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腹痛、腹泻、白血球偏低、个别人有肝肿大及鼻衄。县、区组织医疗队对此病进行了扑灭。

1982年又在上述地区组织力量进行了防治。

6、斑疹伤寒

据传1939年斑疹伤寒在本县涧沟村流行,百余人发病,死亡率高达30%,当时混称“窝子病”。

1974年,涧沟村斑疹伤寒暴发性流行。3月24日发现第一例病人,至4月底发病52人,发病率为0.17%。病状为:剧烈头痛、高烧(39°——41℃)寒颤为主,伴有全身关节疼痛。

7、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因其后遗症主要为下肢瘫痪,功能障碍,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1949年以前偶有发生,但无资料。

1964年,全县散发性流行。从8月25日至11月18日共发病40例(麻痹型30例,非麻痹型10例),分布在5个公社,30个大队。

尚家塔公社发病18例,分布于柳树沟、寨、翟门子、尚家塔。

扒楼沟公社发病11例,分布于扒楼沟、南河沟、韩家。

白家沟公社发病8例,分布于大塔、四井头、禅房、刘家梁。

西梁公社发病2例,分布于武家梁。

桥头公社1例,分布于桥头。

症状为发烧,食欲不振,全身无力,下肢麻痹,出汗,咳嗽,烦燥呕吐,肌痛。

当年未用小儿麻痹糖丸,仅注射了240人次胎盘球蛋白,作为预防手段。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本病死亡率极高。

1957年2月底,在芦子沟、郭家峁、团结、永泉等14个村散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共发病36例,死亡14例,占47%。发病多为青少年,死亡均为10岁以下儿童。

县组织26人的医疗队扑灭疫情。

以后历年间有散发病例和死亡病例。

9、炭疽

炭疽,人畜同患,往往因食用患畜肉而发病。

1965年,曹虎公社贾家庄大队发现第一例炭疽病人。

1971年秋扒楼沟公社南河沟大队某社员去岢岚疽病区偷回山羊一只,本病在该队暴发流行。患病人数72人。国家组织力量封锁疫区,深埋疫畜,对患者隔离治疗,终于扑灭了疫情。

1972年炭疽病在曹虎公社畜间发生,县组织力量扑灭。

以后再未发现本病。

10、流行性感冒

本病历年均有,终岁流行,每当河冰开合之际更甚。治疗本病无特效药,轻则不治而愈,重则汗解。虽说小病,实则百病之源,容易引起其它合并症。

11、鼠疫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传人病”流行。有说伤寒,有说霍乱,有说鼠疫,资料不足。

民国七—八年牧塔村鼠疫流行,症状是头痛、胸疼、发烧、咳血,死亡人数很多。县设防疫分局督查此疫,县知事兼任局长,检查专员由警佐、巡官分任,分局设在东关。另设检疫所3处:一东乡天桥村,一南乡曹虎村,一西乡林遮峪。检验所设所长1名,所员2人,检查人员3人。

组织状况:

①局长、检疫长、检查员14人,所员8人。

②医士5人。

③宣讲员20人。

④警士50名。

民国十三——十四年鼠疫流行,但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民国十七——十八年,保德几个地区曾发生了较大的鼠疫流行。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秋,牧塔、东局、秦家寨三村鼠疫流行。症状为发烧头疼、昏迷、胸疼。共发病321人,死亡95人。

解放后,此病再未发生。从1962年开始进行鼠检工作,迄今未发现病源。

12、天花

解放前,天花为本县多发病,不少小儿因患此病,成了“麻子脸”。

预防办法是接种人豆。种人豆的人,保德俗称“种花先生”(因接种处留一圆形花斑而名),绝大部分是河南人。春去秋来,也有的长期留居保德。其法:甲儿接种后,待其发炎结痂,然后将其痂剥下,又给乙儿接在胳膊上,乙儿的血痂又接种于丙儿,以此保留疫苗,延续不断。此法因为消毒不严,疫苗毒力很大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免疫水平不高的人群中容易造成天花流行。种一小儿人痘,索价二至六斗小米。

五十年代初期,天花偶有发生,1957年开始接种牛豆疫苗,本病再未发生。

13、浮肿病

浮肿病,即营养不良性水肿,解放以来两次流行。

1960年发生浮肿病1165人,其中死亡3人。

1972年发生浮肿病1984人,以贾家峁、腰庄公社为多。

14、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人畜同患,简称“布病”。保德县历史上没有此病。

1963年10月,发现此病第一例,系由青海传进。

1964年,县里组织医生、兽医各2人去疫区检疫。发现11例布病。

1965年8月份对深沟公社的9个大队进行布氏菌素和抗原试管凝集试验共抽查923人,9个生产队37人呈阳性反应,总共37例(深沟8、桥沟2、刘家沟1、张家寨1、王家里3、马蹄罕7、石塘9、东局5、西1)。

当年检验了11个公社31个大队赴岢岚移畜就草的羊群及化树塔公社、扒楼沟公社、土崖塔公社等4处饲养场的8头牛,均为阳性。

1966年专署县公社三级28个单位抽出42人组成布病防治队,对全县14个公社,80个生产大队,88个自然村进行检疫,共发现493例感染者,分布在84个自然村。

近年来没有发现本病。

15、肿瘤

肿瘤,旧志无记述,但在民间有关于本病的传言则很多。如“害噎结”即指食道和喷门瘤,也称“回症”和“嗝症”。子宫瘤叫“倒开花”。

1975年,县组织人口死因调查,查得资料为:1975——1977年三年中该病死亡数为239人,居于各种疾病死亡之首。共发现14种肿瘤,计咽瘤1例、食管瘤57例、肺癌8例、乳腺癌2例、直肠癌7例、胃癌8例、肝癌38例、宫颈癌41例、白血病5例、肠癌6例、恶性淋巴瘤3例、绒瘤2例、脑瘤1例、其它恶性肿瘤60例。

近年来,各种肿瘤发病率有所上升。

第三节  爱国卫生

1952年毛泽东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爱国卫生运动。

本县建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每逢节日组织群众打扫环境,清除垃圾。广泛开展除“四害”运动(四害指老鼠、苍蝇、蚊子、麻雀)。

1956年,灭雀58951只,捕鼠14557个,灭蝇214.8斤,整修厕所1462个,清除垃圾485万担。1958年2月,本县爱国卫生运动形成高潮。整顿县乡爱委组织,训练宣传队伍,于2月21日召开向“四害”进军的动员会。于是在全县范围内迅整展开除害灭病运动,并组织突击队1026个,参加人数15919人。打麻雀、掏雀蛋、毁雀窝、打老鼠、堵墙洞、灭蝇、挖蛹、填污水坑、整修厕所街道、清理垃圾、拆洗被褥,凡是认为有清理必要的,都在清理之列。

1959年,上级提出“卫生工作稷山化”。立即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学稷山、赶稷山”的热潮。村村清扫街道,美化墙壁。

1960年,粮食歉收,生活困难。全县忙于生产自救,爱国卫生运动无暇顾及。

1963年,国民经济好转,6月份整顿了爱委会,由1名副县长任主任委员。健全制度,加强宣传和督促,开展了平稳而有秩序的工作。

1966年,爱国卫生运动又无人问津,组织不解而散,工作不抓自了。

1975年,县防疫站成立,兼管爱国卫生工作。

1976年3月,开展“两管”、“五改”工作。短短几个月内形成高潮,一些公社、大队认真搞改良。两管为管粪便、管水。五改包括:改厕所、改畜圈、改水井、改炉灶、改街道。重点是改厕所和水井。厕所采用暗式,要求无蝇、无臭;水井要求干净、高台。“两管”“五改”工作一直延续了四、五年,但不很普遍,在一些偏远地方,终未行动。仍然是人无厕所猪无圈。

1980年县整顿爱委会,设立办事机构:爱委会办公室。主要工作是协助、督促各单位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卫生,年年评比予以表扬和批评。

第四节  行政机构

1940年,保德县人民政府下设五科,卫生工作由教育科分管。后改文教科,内设一科员,专管卫生工作。

1952年,设立卫生科。

1959年,改为卫生局。

1963年,教育局、卫生局合为文教卫生局。

1967年,设立文教卫生委员会。

1969年9月,设立卫生办公室。

1971年,复设卫生局。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