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信用中国·忻州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保德 > 保德县志 > 正文

《保德县志》卷十九 文物

 时间:2022-03-14 11:51       大    中    小     

  卷十九  文  物

  第一章  古文化遗址    第二章  墓  葬    第三章  古代建筑

  第四章  金石陶瓷    第五章  石  刻    第六章  革命文物

  保德濒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长期以来,这里勤劳的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丰富多彩的历史遗物即为很好的物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都十分关心文物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全县进行过3次文物大普查。

  1958年,在山西省文化局、文管会的直接领导下,本县进行了第一次普查,对古建筑的建造历史和艺术特点进行了鉴定,确定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了木石标志。

  共查得文物古迹36处,其中:革命文物4处,古文化遗址5处,古墓葬5处,古建筑17处,石刻5处。另有石斧、石杵、陶片、瓦挡若干。

  “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拆毁古建筑7处、古墓葬1处、石刻4处,共12处。

  被毁掉的珍贵文物古迹有胡家庄圣母殿,该殿创建于元代,是本县最早的建筑物。1977年修曹虎公社礼堂时拆除。

  金峰寺戏台,为金大定十年建筑物,1980年被牙前塔完小负责人下令拆毁。

  文笔塔,全县共有3座,1966年被“红卫兵”当“四旧”炸毁。

  1979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物保护文件下达后,全县进行了第二次普查。查得文物古迹27处,其中:革命文物4处,古文化遗址5处,古墓葬5处,古建筑10处,石刻1处,其它文物2处。

  1983年,本县文化局配合忻州地区文物普查队进行了第三次文物普查,考察文物古迹38处,其中:古遗址13处,古墓3处,古建筑19处,革命文物3处。

  并拾得大批陶片。

  本县的文物管理工作,一直由县文化馆代行。县文化馆设1名馆员分管文物工作,并辟有文物陈列室1间,馆藏不多。

  此外在民间收藏的文物不少,较多见的是古钱币,有布币、秦半两、汉五铢及魏黄初、唐开元、宋崇宁、宣和、明万历、嘉靖年通宝等。清铜元、制钱收藏更广。

  第一章  古文化遗址

  一、林遮峪古遗址

  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林遮峪村南约半里的墩儿梁(亦称堡梁)之上。依山面河,山梁峭拔,顶部平缓,东高西低,遗址居于山前坡后之上。西边俯览黄河,由北向南滚滚而下。陶片分布面积东西1000米,南北500米,文化层厚0.1—0.5米,自然流蚀较为严重。

  暴露遗物:其器形有①素面盆,壁厚,外饰兰纹,口沿有附加堆纹。②钵(磨光)。③罐,有广肩、折肩、双耳、高颈之分。④鬲(乳头状鬲足)。⑤豆(磨光)。纹饰主要是绳纹、兰纹及小量附加堆纹,陶质多夹砂,少泥质,火质一般较低。属夏商居落遗址。

  1970年冬季在农田基本建设中,此处发掘一批夏商青铜器、金玉器,全部上交省文管会。

  1983年立碑,定为省重点保护单位。

  二、白家庄遗址

  因有旧城墙一截,当地人习惯称故城梁遗址。

  位于县城南17.5公里白家庄村西半里许的故城梁之上。故城梁南北走向,北有井道沟小河,南有朱家川河,梁峁顶部平坦,西北南三面陡峻,地势险要。

  陶片分布面积东西1000米,南北500米,文化层厚0.5—2米,距地表0.3—0.8米。

  文化层在平田整地时遭到破坏,幸存者除包含有丰富的陶片外,尚包含大量煤炭碎屑。

  暴露遗址:1958年可见西、北边城墙断续残存,城的范围,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1984年可见西墙一少部分,长约20米,宽10米,高5.4米。夯层厚10—14米。另有南墙东端一部分尚存。

  在第一次普查时,遗址的南北两端尚有断续灰层,内含;①灰色绳纹陶片。②彩陶片。③瓦当。④红陶尖底器、钵、鬲、豆等。第三次普查时仅见故城南端的灰坑,其中一个离地表0. 6米,面径3米、深2米,呈锅底形,内含丰富堆积,层次分明。

  暴露物:①战国—汉代陶片。器形有束颈罐、折沿方唇罐(口沿下部饰凹弦纹或凸弦纹,壁直),也有直口罐。②少量南宋时期的青瓷、黑瓷(粗陶片、卷园唇罐),整个器类单纯。

  采集标本有西汉筒、板瓦。

  文化性质:主要是战国至西汉堆积,其次是唐宋时期堆积。但是包含丰富煤炭碎块的文化层是一次堆积还是二次堆积,尚无定论,需进一步鉴定。

  三、下流碛古遗址

  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下流碛村东约半里的寺梁之上,寺梁南北走向,北依东梁,南俯朱家川河,西临后塔沟,东濒寺沟。依山面河,地势开阔。

  陶片分布面积东西200米,南北500米。

  暴露物:主要是陶片,其器形有高颈壶、敞肩小口罐(饰斜绳纹)、束颈方唇罐、小口罐、平底罐等,或素面,或饰绳纹,为春秋战国遗址。

  四、杨家湾古遗址

  位于县城南7.5公里杨家湾村西2公里鹰儿梁上。鹰儿梁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北依老围梁,南俯朱家川,东临寨峁沟,西濒曹家沟。

  陶片分布面积,东西300米,南北600米。

  暴露遗址:在鹰梁西坡一小沙丘断面上,发现了较多的烧土块,木炭碎末,其丘下面散布着密集的陶片,估计此处原为一烧窑场所。

  暴露物:主要是陶片,其器形可辨认着有束颈罐、小口鼓腹罐、敛口罐、平底罐、碗、盆、圆形器(不明用途,较罕见)等。纹饰多兰纹,次绳纹,少量附加堆纹。陶质粗糙多夹砂。为龙山文化居落址。

  五、长沙古遗址

  俗称长沙府遗址。位于县城西南7.5里王家洼村西南1公里处的长沙北坡。沙长宽皆数公里,北、东、西三面环沟,南边1.5公里许有黄河由北而南流过。

  陶片分布面积,南北160米,东西200米。

  暴露物:主要是陶片,其器形有鬲、折肩罐、平底钵等。多饰绳纹、兰纹。质地有夹砂、细泥二种。

  为新石器至汉代遗址。

  六、故城古遗址

  位于县城西南20里故城村东北1.5里处。北依胶泥圪梁,东南与故城相邻,西北有黄河由北而南流过。

  陶片分布面积,东西150米,南北50米。

  暴露遗址:1958年9月第一次普查时,见故城居于孤山巅上,城墙的西北两边尚有残存,高约2米,宽1米余,夯土层厚0.07米。城垣范围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00米。

  这里群众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之出土文物有陶罐、陶壶及宋代刻花瓷坛。初步认为是汉代遗址。

  七、栲栳梁古遗址

  位于县城南60里栲栳梁村东南1里石峁上。遗址北高南低,东、西、南三面环绕沟河。面积700平方米。

  暴露物:主要是陶片,其器形有直壁罐、敛口罐、深腹罐等。纹饰以兰纹较多、绳纹次之。口沿多饰附加堆纹。陶质分细泥、夹砂两种。

  属早期龙山文化遗址。

  八、寨圪遗址

  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寨沟村东北1公里许的寨圪上。其地形,南、北、西三面黄河环绕,东有无名小河流过。寨圪拔地而起,形为孤崖,西、北、东山崖陡峭,南坡稍缓,可登其顶。

  陶片分布面积,南北800米,东西1000米,文化层厚0.3—0.8米,距地表1.2米。

  1958年第一次普查时,见有土城墙一部分。城垣面积,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

  遗址西北边有残存的灰层,厚达0.5米,内含石斧、石刀、红陶鬲及灰色绳纹陶片。

  民间传说遗址中央有皇姑坟。

  1984年第三次普查时,未见灰坑、室址、窖穴等遗迹,但在遗址的范围内尚保留有明代创设的寨墙残垣,平面近方形,南北180米,东西150米,黄土夯筑。

  暴露物:主要是灰陶片,其器形有鬲足、罐(兰纹)、素面盆、折肩罐、小口广肩罐、豆、扁壶等。饰纹以绳纹为主。陶质多细泥,少夹砂。

  该遗址内含较为复杂。为龙山文化至春秋战国居落遗址。

  九、南河沟遗址

  位于县城南45公里南河沟村北,与村子毗邻。依山面河,居于小河沟北岸台地之上,附近为峁状丘陵区。

  遗址的面积呈三角形,三边宽约300米,宽度50厘米,距地表10厘米。

  暴露物以灰陶为主,器形有素面卷沿圆唇大口罐、平底盆(兰纹)、釜等。纹饰有绳纹、兰纹、附加堆纹、弦纹等。

  属龙山晚期——商周文化。

  十、党家里遗址

  位于县城南55公里党家里村500米处的高家塔土梁上。附近为峁状黄土丘陵区。南边约500米远的地方有武家沟河由东向西流过。

  陶片分布面积,南北150米,东西100米。

  暴露物:以红陶为主,间有少量灰陶。陶质分细泥、夹砂两种。其器形有盆、高颈小罐、平底钵、盂、盒。纹饰有绳纹、划纹、素面、附加堆纹等。

  为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遗址。

  十一、陈家梁古遗址

  位于县城东北7.5公里陈家梁村西500米远的寨子庙梁。寨子庙梁为西北、东南走向,西南与代家沟为邻,东北与后芦子沟连接,东依陈家梁,西俯黄河滩。

  陶片分布面积,东西50米,南北60米。

  暴露物:主要是陶片,有细泥、夹砂两种。器形有鼓腹罐、小口罐、束颈罐、素面钵、盆、釜等。纹饰多兰纹、绳纹,少量菱形纹及篦纹。

  属龙山文化居落遗址。

  十二、王家庄古遗址

  位于县城东南27.5公里王家庄村南1公里处的神头梁。神头梁西为麻堰沟,东为羊圈沟,南靠碾砣梁,北临阳洼沟,南高北低,附近为峁状丘陵区。

  陶片分布面积,南北700米,东西200米。北端低洼处尚留10余米长,3米宽,1米厚的文化层。

  暴露物以灰陶为主,其器形有高颈鼓腹罐、敞口素面盆、背水扁壶、平底钵等。

  属晚期龙山文化遗址。

  第二章  墓  葬

  一、皇姑坟

  位于县城南30公里化树塔公社栲栳梁村500米处石峁上。坟地座北向南,东西南三面有化树塔河及其支流流过,附近为峁状丘陵区。

  土冢直径5米,高2 .5米,保存完整。1979年12月第二次普查时见西边有人挖开小口,看见是红色石头所垒砌。

  根据当地群众传说,此坟为唐肃宗之女,郭子仪儿媳之墓。前几年有人盗掘未遂,尚留痕迹。

  此墓可能为唐墓。

  二、折太君墓

  旧志载,在州南40里折窝村。因村名变迁今无折窝村。县城40余里有窝村,此外没有带“窝”字的村子。而窝村不见其墓。或为石洼村,系折窝村转音。

  三、狄元昌墓

  狄元昌,元代保德州人,系狄青之后。以孙东山贵,赠中顺大夫兵部侍郎上骑都尉,追封天水郡伯。

  墓位于县城东北14公里天桥村东约1公里处之土围子梁巅。墓地座北向南,附近为峁状丘陵,西侧1. 5公里处有黄河向西南流过,东侧有水冲沟。

  原面积3300平方米,共有墓冢5座,墓主为狄元昌,其子狄琮、狄珍;其孙狄东山、狄西山。1946年耕地时,曾发现石砌墓室1处。现土冢无存。

  暴露物:神道碑建于墓南,宽7.3米,长25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石象生为;文吏2,八棱柱墓表4,猪(?)2,羊(?)2,马(?)2,文吏4(高约3米)。此外还有柱础形圆石,中心有孔,侧面雕有缠枝牡丹,可能为石象生座。

  村里人传说:保德狄姓和太原狄村人原是一家,此墓建成后,还有狄村数人来此定居看护。

  四、陈奇瑜墓

  墓位于县城西南7.5公里林家沟村西300米处新坟梁。长190米,宽30米。

  1984年6月第一次普查时,可见有土冢4个,高3米,直径6米。冢前有砖砌半圆形台基,南北长30米,东西宽25米。

  土冢向西为60米长的甬道,两边的石象生为:八棱柱墓表2,石狮2,翁仲2,石马2,石羊2,石虎2。前边有石碑四幢;①河南布政使右参政敕封征仕郎礼部给事中原任南京凤阳府亳州州判陈公之墓(陈奇瑜父陈嘉荩之墓)。②康熙十一年立文林郎四川庆符县知县陈公之墓(陈奇瑜孙陈大谟墓)。③康熙十一年立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等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俭都御史,丙辰进士陈公之墓(陈奇瑜墓)。另一墓字迹不清,疑为奇瑜长子、陈大谟之父陈永祚墓。

  另外有石券门楼3间,门额为“陈氏佳城”。

  五、王邵墓

  墓在县城东南3.5公里阳塔村西约半里处。墓地约30亩,座东向西,有土冢一个,直径10米余,高1米余。现存墓碑3幢。

  1967年,此墓被大黄坡村人盗掘,获玉印、珠宝等物,其下落不明。

  六、姜墓

  墓在县城西南王家洼村香草坪,约占地4亩。1958年9月第一次普查时有四柱三门石牌坊1个,石象生若干。现无存。

  第三章  古代建筑

  一、神峰寺

  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庙沟村。

  总体布局共有3寺,正寺在前,南、北寺分列于左、右后侧,呈倒“品”字形格局。

  主寺最前为山门,面宽5间,进深4架椽。明间为进寺通道,次间用作殿堂,左为城隍殿,右为吕祖殿。檐下斗拱4铺作,单下昂。

  由山门向里,北为正殿,即释迦殿。面宽3间,进深5架椽,硬山顶。檐下斗拱风格古朴,形体硕大。柱头斗拱4铺作,单抄,偷心造,耍头平出,形制为昂,近似晋祠圣母殿耍头式样,斗拱卷刹有明显刻辨,内。补间、铺作各1朵。明间为45°斜拱。

  梁架结构为4 椽对乳。

  殿顶铺盖灰筒、板瓦、兽面勾头。

  正殿两侧各有朵殿1间,西为伽兰殿,东为老爷殿。

  东配殿为观音殿,面阔3间,进深5架椽,悬山顶。

  斗拱5铺作,双下昂(猪嘴昂)。麻叶耍头。勾头有团龙、兽面两种,滴水有3种,两种是“重唇板瓦”,或饰绳纹,或饰锯齿纹,应为宋金时遗物,第三种为明清所制。

  梁架结构为4椽对1椽。构件形制及联接方法与正殿明显不同。

  殿内脊檩下墨书“大清康熙伍拾捌年叁月初三”13字。后檐明间顺檩枋下墨书“寿阳县塑楼一座”。

  殿顶明灰筒、板瓦铺盖,吻兽已毁,脊筒饰瘦叶莲花纹。

  西配殿为水陆殿,形制、结构与观音殿完全相同。

  左后侧小院,正殿为千佛殿。西配殿为瘟神殿。

  右后侧小院,原有十王殿及东西曹宫殿,1983年拆毁。

  寺西半里原有禅房数间,窑两孔。今已废。

  释伽殿外西侧,尚保留3个雕花圆柱础,直径约60厘米,高约30厘米,似为金代遗物。殿内有碑两幢,一为万历年间重修庙碑记,一为“功德碑”,字迹模糊,不可识读。

  主寺院内有柏二松一,粗可环抱,挺拔笔立。枝若蛟龙腾跃,叶似飞凤流苏,微风稍起,角呜箫吹,森气盈盈。加之殿宇巍巍,形成一派超凡脱俗的情境。

  神峰寺建筑群,始建年代有早晚之别,主寺创建于宋金时代,后经历代补修改建。而在其左侧南、北寺创建于明正德年间,重修于万历四十六年间,清代也有补修。

  二、金峰寺

  位于县城南34公里处的牙前塔村。

  这里深谷幽静,山峰巍峨,佛寺依山面水,规模宏大。

  寺庙始建于金代,清康熙年间郡庠生袁变募金重修,乾隆九年、咸丰七年又先后扩建维修,成为东西中三院并列的建筑群。

  东院创建最早为主寺。山门、献殿、千佛殿、大雄宝殿由前向后座落在南北中轴线上。东西各原有配殿6间,现仅存西配殿,东配殿全部拆毁。

  山门,面阔、进深各3间,硬山顶,斗拱5铺作,单抄单下昂(五踩)补间1朵。内梁题字“大清乾隆十年二月二十八卯时上梁大吉重修南殿一座”。

  南殿面阔3间,进深4架椽,硬山顶,施“一斗二升”斗拱。东壁题字“大清咸丰七年七月二十四日开笔大吉丹青张柱茂长元八月十五日助工完旦”。

  大雄宝殿面阔3间,8.54米。进深4架椽,7.32米。台基用红砂石砌筑,高1.27米。

  柱头斗拱4铺作,单抄,耍头平出,补间斗拱各1朵。明间用45°斜拱。整个斗拱用材硕大,风格古朴,保留了金代形制。

  梁架结构为4架梁对前后搭牵,无穿插枋。

  西院有窑洞3间。上作楼阁,东西配房6间。1966年以来,楼阁拆修为教室,配房拆修为伙房。

  中院原有戏台和后殿,均被牙前塔完小拆毁。

  金峰寺又名水驮寺。明隆庆年间寺院洪水侵袭,能法和尚券金主持在中院内砌120米的长涵洞一条。为纪念这工程改为水驮寺,后复其原名。

  康熙年间,寺院有殿堂屋宇140间,僧众近百人之多,成为保德最大寺庙。

  三、灵感寺

  位于县城南10公里处的后会村东。

  寺分东西两院,东侧为主寺,西侧为配寺。主寺前建有戏台,卷棚顶,西阔3间,进深7架椽。向北为山门、献殿、文殊殿。

  文殊殿面阔3间,硬山顶,无斗拱设施。殿内墙壁上有壁画,可看出西壁绘制祈雨图。

  配寺为观音殿,面阔3间,硬山顶。

  该寺创建年代不祥,康熙十五年吏目钱万芳重修,有碑记。

  四、古佛寺

  俗称下寺。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花园村。

  建筑群为座北向南四合院。最前为山门,卷棚顶,顶部两端钟楼全毁,门前2个石狮倒卧。院内北为正殿,东为无梁殿式配殿,西配殿改作牛棚。

  正殿面阔3间,进深6架椽,硬山顶,柱头施大斗一。

  梁架结构为心槽法,4椽对前后乳,无穿插枋。

  大殿北、东、西三面墙上用石青、黄、紫、红、绿、赭、酱、褐等颜色彩绘佛像及佛教故事。

  创造于明代,雍正四年重修。

  五、二郎庙

  位于县城西1公里处的马家滩村。

  二郎庙建于何时,无以稽考,现仅存西南隅鼓楼一座,南面正中前为献殿,后为正殿,两殿屋檐相结。

  鼓楼平面正方形,单檐庑殿顶。

  献殿面宽3间,进深2间,卷棚顶,柱头斗拱为重昂5踩,昂平出。明间补间斗拱3朵,正中心为花拱(两层30°、60°)。两侧斗拱与明间斗拱1朵均为重昂5踩。穿插枋出象鼻耍头,令拱上出卷云纹耍头。

  梁架结构为5梁架。

  正殿面阔5间,进深6架椽,硬山顶,斗拱3踩。

  梁架结构为4梁架对乳。

  两殿顶均为灰筒、板瓦铺盖,“寿”字勾头。

  钟楼、戏台及山门不存,院内又增加礼堂,总的布局破坏。

  1941—1944年曾为晋西北第二中学所在地。1943年晋绥边区的干部整风就是在这里进行的。现为县党校伙房及礼堂。

  六、河神庙

  位于马家滩村。和二郎庙毗连。南北跨机械厂、党校两个院落。

  河神庙创建于明弘治十八年,顺治九年州民张一乡募修,光绪年间又重修,现存钟鼓楼为明代建筑物,山门和戏台虽经解放后又一次重修,仍保持了清代风格。

  建筑物座落在南北中轴线上,最北为戏台,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顶,檐下斗拱3铺作。

  广场往南为山门,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顶。东西朵殿各1间,卷棚顶。紧挨朵殿建钟鼓楼,平面正方形,十字歇山顶,藻井结构,斗拱5踩重昂。屋檐平缓,翼角舒展,整个造型,小巧玲珑。

  正殿不存,仅留月台。

  东有砖券窑洞4孔,雕砖镶面,仿木柱檐斗拱及花卉图案。

  西原有廊庑,今改普通居室。

  七、关帝庙

  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处的故城村,现为学校。

  庙坐北向南,东西并列3进院,东为娘娘庙,中为关帝庙,西为观音寺。各自开门独立,又有耳门相互连通。

  观音殿面阔5间,进深2架椽,殿身为无梁结构,硬山顶。额枋上罩“一斗二升”斗拱,栏额下雕装骑马雀替(带尾)。西配殿6间,东配殿3间结构简单。寺门为单间券顶,仿木檐顶。

  关帝庙正殿面阔3间,进深3架椽,硬山顶。栏额上施“一斗二升”斗拱,下施骑马雀替(带尾),雀替表面浮雕龙纹、云纹及花卉图案,刻工细腻,风格华丽。明间为6抹隔扇门,次间装以隔扇窗口。

  后壁彩绘,关羽居中,左有张飞,右有刘备。东西壁画为《三国演义》故事。

  正殿两侧各有朵殿1间。

  东配殿1间,为瘟神庙。

  庙门开于南端,牌楼形式,两侧建钟鼓楼,硬山顶。鼓楼无存,留有基座。

  娘娘庙面阔3间,进深2架椽。

  故城寺庙建筑群,始修于清代以前,乾隆二十七年迁建于此。

  八、龙王庙

  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东局村。

  总体布局为坐北向南四合院。

  庙宇最前面为影壁,垂花庙门1间,两侧置耳屋各2间,转角处建钟鼓楼。院内正殿居北,面阔3间,进深5架椽,栏额上施“一斗二升”斗拱,前出卷云耍头。

  梁架结构为4梁架对搭牵,前有穿插枋。

  大殿两旁各有朵殿1间,东西各有配殿3间,砖券门窗硬山顶。

  有碑1幢,记述所供养者为玄天观音和龙王。

  建于乾隆四十六年。

  九、陈烈女祠

  位于县城西南1公里处的南关村西北隅。

  祠堂坐西向东,两进院,总长31.25米,宽20米。始建于崇祯三年,后为知州徐效奇所毁,康熙间其侄孙陈大谟重建。

  最前为垂花门,两侧有小耳房各1间。

  第一进院,西为陈奇瑜家祠,面阔3间,进深4架椽,硬山顶。檐下斗拱3踩,补间各1朵,殿内脊檩有题字,不可辨认。原有抱厦,今不存。南北配殿各3间。

  后院西为正殿,原有陈烈女塑像一尊,侍女塑像两尊,今已毁。正殿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顶额枋之上施大斗。

  南北配殿各3间,均为硬山顶。

  前后院之间,家祠正殿两侧建有钟鼓楼。

  十、祖师庙

  位于城内村东北隅

  现存无梁殿一座。长8.5米,宽6.9米,高5.85米。内宽3.35米,长8.1米。坐北向南,正面开3券门,中门较大。殿基低矮,石头砌筑,殿墙用小砖错缝平砌。从第二十九层起,开始起券,殿顶采用筒券法架于前后墙壁之上。

  南壁后部正中辟有神龛,深0.9米,距地面高0.65米。两山墙壁上部中间留有圆式风眼,直径0.8米。

  正殿正面两侧券门顶上各有一砖雕长方形牌匾,西为“沆瀣一气”,东为“秘锡九真”。

  前檐为仿木结构,雕层檐、椽、飞、悬柱,额枋之上置“一斗二升”斗拱,拱眼壁雕饰石榴、丹菊等花卉,普柏枋正面雕饰菱形花卉图案,栏额下饰花牙子雀替。殿顶前部起一短瓦筒墙,浮雕五条螭龙,体态矫健,足爪锋利,张口伸舌,作扑食状。

  本庙为道教建筑,建于清道光四年。

  十一、五省总督坊

  方位及建造年代同陈烈女祠。

  牌坊坐南向北,砖石卷砌,单檐硬山顶。中有大券,左右各有一假门,关门总宽8.3米,高6.6米,厚2.6米。

  关门两面檐下用砖浮雕出仿木垂帘柱、雀替(花牙子雀替,空隙内填以文房四宝及壶瓶盘等盛器)、斗拱、椽、飞等件,拱眼壁内雕饰石榴、丹菊、芍药等花卉和瓜果。普柏枋上雕饰菱形图案,内填以葵花纹。檐顶铺盖灰筒、板瓦,“寿”字勾头。

  十二、魁星阁

  位于故城村

  魁星阁平面正方形,基座为条石砌筑,长4.77米,宽4.3米,高3.4米。南面有台阶17级,可登上阁身,阁身为砖砌,中空,分上下两层,下层东西为阁门,南北辟有券顶小窗,上层四面皆窗。硬山顶,脊筒高耸,装金鱼式吻。

  基座西面中下部嵌有“创建魁星阁碑记”一块。文曰:“……秦有石笔,指吾坦地为砚,而寺吾灵秀。晋建此阁,借彼石笔是挥而取彼精英……大清光绪九年季冬吉旦”。

  为清代风水镇物。

  十三、林遮峪戏台

  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处的林遮峪村西黄河东岸台地之上。

  平面正方形,单体建筑。

  戏台面阔3间,进深5架椽,卷棚顶。台基高1米余,覆盆式柱础。圆柱栏额上施“一斗二升”斗拱,明间4朵,次间1朵。拱眼壁透雕山水云纹松柏花卉图案。栏额下明间施云龙雀替,次间施鸳窠雀替。

  梁架结构为4梁架对搭牵。

  东西南3面围以砖墙,北面敞口。为明代建筑。

  十四、圆通寺戏台

  位于县城南45公里处的高家大塔村东的圆通寺南侧。

  戏台座北向南,面阔3间,进深2间。卷棚顶,青筒、板瓦铺盖。

  台基高1.17米,红砂石垒砌。覆盆式柱础,栏额上施“一斗二升”斗拱,下施云纹雀替。梁架结构为4椽对1椽。中柱后柱用穿插枋相连。

  后墙有两圆孔窗。顶已坍塌,梁架变形。为清代建筑。

  十五、刘家畔戏台

  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刘家畔村西。

  戏台座西向东,前为广场,卷棚顶。

  戏台面阔3间,进深5架椽,台基高耸,方石垒砌。鼓镜式柱础,立有圆柱。檐下为“一斗二升”斗拱。出象鼻耍头,明间斗拱4朵,次间1朵。拱眼壁雕饰山水云纹,松柏图案。

  梁架结构4椽对1椽(下施穿插枋)。

  西、南、北3面围墙,东面敞口。两山前部向外撇开,形成“八”短墙,较为罕见。

  后墙中间开一弧顶窗户,后金柱之间装有裙板立颊,中间也辟有方窗,上为横批。

  台前沿建有拦板望柱,柱头雕有猴子、樱桃等物,为清代建筑。

  十六、毗卢殿戏台

  位于县城东北10公里处的暖泉村西北。

  戏台座西向东,面阔3间,进深5架椽,卷棚顶。台基石砌,高1.3米,鼓镜式柱础,置圆柱,额枋之上置大斗3踩。

  梁架结构为4椽对乳。

  南北西3面围墙,东敞口,后墙辟有2窗户,山墙前上部各有1风眼。

  台前沿围以实体栏板、望柱。

  为清代建筑。

  十七、天桥

  位于县城东北14公里处的天桥村北,横跨倒回谷口,东西方向。大桥形制为单孔石拱桥,全长25米,宽10米,桥顶距河高25米。主拱圈为一券一伏,伏石表面雕饰花卉卷草图案,伏石悬出。砌法为拱圈石镶边,纵联砌置法。拱洞顶部两面有伸出的雕刻龙头各一枚,造形古朴。

  天桥,初建于金贞元三年,僧法利募建,后毁。明正德十四年重建。现存桥梁为清代遗物。

  据传,桥拱原置有金钩金钟,今不见。

  十八、黄石崖桥

  位于天桥水电厂附近,横跨黄石崖沟口。

  大桥原名继善桥,州人王蕊、子天卫、孙克恭三代继续,工程乃竣。形制为单孔石拱桥,全长80米,宽8.3米,高23米。主拱圈为双拱双伏。为清代遗物。

  十九、金锁桥

  位于县城东南13.5公里处的白家庄村西。

  大桥南北跨朱家川河上,为3孔敞肩石拱桥,全长30.5米,宽4米,主拱净跨10米,桥顶距水面12.2米。主拱为纵联券置法,无伏石。小拱净跨3.2米,高2.5米。主拱与小拱距离为8. 2米。

  桥东西两面砌筑实体栏板、望柱,顶部高出栏板0.15米。

  桥西面主拱上部有长方形石匾,浅刻楷书“金锁桥”3字。为清代所建。

  二十、普济桥

  俗称五孔桥。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桥头村。

  大桥南北走向,跨于朱家川河上。

  普济桥为5孔敞肩石拱桥,长40余米,宽5.5米,主拱跨度15米,墩高6米,拱高5.8米,桥顶离水面10余米,主拱及附拱均采用纵联券置法,主拱有1层伏石,附拱无伏石。

  桥东两侧原有拦板,望柱,1964年被河水冲落。

  普济桥自宋至清修建数次,至清咸丰八年重修,九年告竣,同治三年再次重修。

  第四章  金石陶瓷

  第一节  金  类

  一、食器

  鼎2件。形制相同,其中垂叶三角纹鼎1件。口微敛腹较深,两耳立于口沿上,圆柱形足。腹饰3组饕餮纹,下有垂叶三角纹1道。通耳高23厘米。另一件为素面鼎,保存修补铆钉15枚,通高29厘米。铃豆2件,形制相同。唇尖而窄,沿内折,盘较深。沿外有阴弦纹3道。座短而粗,有3个长方形或十字形镂孔。座内置一铜丸。

  二、酒器

  瓿2件。形制不同。1件广肩、鼓腹、体态较高,肩部饰夔纹,腹部饰饕餮纹,雷纹衬地。口径23.5厘米,腹径34厘米,高26厘米。另一件体形较矮,有三棱,肩部饰夔纹,腹部方格雷乳纹。口径22厘米,腹径32.5厘米,高21厘米。提梁卣1件。通体椭圆,短颈,绦索纹提梁。两端扳作半环形。顶盖饰雷纹1道,颈部饰三角纹,肩部饰夔纹。通高23.3厘米。器底有一动物形“族微”符号。

  三、兵器

  铃首剑1件。通体向一侧微曲,由身、茎及首三部分组成,全长32厘米。刃部有数处缺损痕迹。身长20厘米,最宽处4.5厘米。脊隆起作棱形,并穿过剑茎直到剑首。茎长11厘米,茎筒扁平,曲度较剑身为大,上有4道横沟。剑首呈扁圆形,正面有放射性镂孔,内置铜丸。斧2件。形制相似。刃部较钝,有损缺痕迹。一件椭銎,后部有内,銎与援交接处饰三角纹。通长16.3厘米。另一件援及内布满直线纹。銎上端有一长方形穿孔。17.1厘米。

  四、车马器

  有车軎、舆栏饰、铜铃等共19件。

  车軎2件。形制相同。軎身长筒形,顶端呈圆凸状,有6周波状涡纹,素面。有1孔,无辖。口径6厘米,长19.4厘米。

  舆栏饰4件。均为管状。2件长16.2厘米,有5个镂孔,一侧为椭圆形,一侧为长方形。2件长15.5厘米,5个镂孔为椭圆形。

  双球铃2件。上部为两个并排铜铃,铃正面有辐射形镂孔,下部为管状;其上端为人字形分叉,并向上方弯曲,与两铃衔接,管面有一孔,总长16.1厘米。

  单球铃2件。上部有一铜铃,铃式似双球铃。下部为圆管状,腰饰3道弦纹,有一长方形孔,附一半环形鼻。通长8厘米,直径3.5厘米。

  车铃。椭圆管状,空顶,下口微侈,上有半环纽,素面,通过5.8厘米。

  马铃。扁圆形,口外张,平顶、环钮,铃舌残缺,素面。通高8.6厘米。

  铜泡3件。有大小两种。均圆形、凸面、背面有一横梁。大者2件,面饰涡纹,直径7厘米;小者1件,素面,直径2.7厘米。

  管状器1件,长4.1厘米。

  形器1件。上方为1铜铃,下接形管,一侧有一长方形孔,一侧有一圆柱状孔。长17.2厘米。

  钩形器。上部扁平,下部卷曲呈钩状。

  圆形饰。凸面饰涡纹,周有一宽沿,残存3个圆形穿孔。直径12.2厘米。

  五、货币

  铜贝109枚。

  六、装饰品

  赤金弓形饰2件。形制相同。素面,两端各有一穿孔。1件高11.1厘米,宽26厘米,厚0.5厘米。1件高13厘米,宽29.1厘米,厚0.5厘米。另有金线装饰品6根。

  (以上均于1971年11月27日林遮峪大队在堡梁地修造梯田时发现,现存山西省博物馆。1972年第四期《文物》有专文介绍,认定为殷代晚期遗物)

  七、风水镇物

  战国时期铁牛、铁猪各1件。存于县文化馆。

  第二节  石  类

  一、玉石琮

  共2件。形制相同。边长7.8×8厘米,内径9.4厘米,厚度:1件3.3厘米,1件5.3厘米。

  二、装饰品

  珠18枚,由琥珀、绿松石及玉、骨器制成。形状有珠状、管状、圆盘状及梅花状。

  三、货币

  海贝112枚。

  (以上和林遮峪青铜器一起出土,现存山西省博物馆)

  四、石斧

  新石器时代石斧1件。存于县文化馆。

  第三节   陶瓷类

  一、陶盆1件(龙山文化)。

  二、陶片若干(龙山文化)。

  三、宋瓷灯1件,瓷碗1件。

  (以上均存县文化馆)

  第五章  石  刻

  一、花佛寺石刻

  原有北魏至隋、唐、元各个朝代的大小石佛像百余尊,1958年9月19日文物普查时尚存石刻佛像57尊,其中可以辨认者,有菩萨16尊,力士4尊,不可辨认者37尊。这群造像均系粗沙石质,雕造技术较佳,有的带须弥座,有的直立,最大者1米,小者0.4米。后毁,有的埋在地下,有的垒了地埂。

  二、钓鱼台

  位于故城村西,面临黄河,背靠石崖,清顺治二年,为陈奇瑜构筑,三年乃成。

  钓鱼台凿于峭壁,构体悬空,门额镌“天险雄辟”四字,门上以石洞,与洞相接者为吕仙祠。下洞三五步,有屋六七间,旁树小门,小门即为院,构以三楹,题门楣曰“钓鱼台”。从东而下,接以石级,北则对馆,级尽为断桥,以木障之,旁凿小洞,贮粟藏帛。与桥相对者为第二关,入关仰视,攀石入洞,长4丈,宽3丈,有阁外出。西穿1洞,有厨室2间,旁凿1井,引吊用水。

  现倒坍失修,峭壁上仅留3个正方形石窟及一段石级。

  第六章  革命文物

  一、抗日战争宣传标语

  位于县城南34公里处的金峰寺第一进院西配殿后墙之上。

  1958年9月,解希恭、袁永继考察时,尚可看出标语为白色书写,全长7米余,内容为“时刻准备反扫荡,保卫抗日民主根据地”。落款为1939年。

  后被牙前塔学校刷为白墙,文化局责令其洗出,现存墨书标语是该校于1980年模制的,内容无误,落款为1942年,与前不符。

  二、暂一师阵亡将士纪念碑

  原立于桥头村芦沟桥旁。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二月二十五日立。

  石碑由基座及三块碑面组成的碑体和屋顶样碑首组成。三块碑面上宽0.4米,下宽0.6米,高1.4米。基座、碑首散失。碑体正面楷书阴刻“暂一师阵亡将士纪念碑”10字。其余两面镌刻暂一师在抗日战争中6年来的辉煌战绩。

  现露天放置。

  附:碑文(原文从右向左坚写)

  暂一师

  阵亡将士纪念碑    (第一面)

  碑文              (第二面)

  ○○○○○○○○○○○时候晋西北军民浴血奋战在○○○○和○○○○○○的时候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党军战士向六年中忠勇为祖国为○○○○○○○○○(第一行68字)

  ○○○○○○○○○士的捐○○○唱(第二行16字)

  ○○○○○你的家眷○○○家○祖○○○○○○○○○○○○○○民族解放战争和凶恶的东方法西斯日寇做了殊死的决斗使我中○○○○○○○○○○(第三行66字)

  ○○○○○利益○○○○○○○○○○祖国的时○○○○○○○○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野蛮的兽焰还是如火如荼黑暗的暴力也将有加无减○○○○(第四行64字)

  ○○○○○多代和平的先锋我们深深追念着我○○○的想念着(第五行27字)

  ○○○○○同胞共生的同○○○的同乡○○○同伴们是在○○○○人○○○○在国内战争的时候在抗日初兴的时候我们相随着一道走○○○○○○○○○(第六行67字)

  ○○○○场○战士在峻○的○○中我们生长在○○○○○○○○在黄河东岸像一支无敌的劲旅在文汾清太纵横驰骋像一个结实的力量给西北高○顽固○(第七行65字)

  ○○○○的振○○沟○○○○○○○精神下流碛○○向五寨前所战斗○○热的时候我们想起了马村的夜战果儿岭的获捷四零年的反扫荡○○○○○○○(第八行66字)

  ○○○○候我们想起了大○○○○○西马坊的驻○○百团大战的威○○○的枪○起○○○歼灭大战冬雪缤纷的时候我们想起了赴岢岚的行军兴屯堡的剿抚(第九行68字)

  ○○○○○○○○○○绩是我们师六年来的光荣史绩是我们○○○的过程中的碑石○忠勇的烈士们你们就是这碑石的奠基者这都是中华儿女的(第十行62字)

  ○○○○○○○○○○○○○○○○○○○至○○○中的你们为○造大功的先驱者回想起这些事业的时候不禁热泪汩汩而下追念英雄的生平和烈士们的○○(第十一行68字)

  ○○○○光荣○○○○纪念和○○○○在那○○○○又思○○○○热泪汹涌○○○的感情不能自抑○是男儿效命于疆场留得美名万古扬忠永的烈士们○(第十二行66字)

  ○○○○○○○○○○和你们的事业(第十三行16字)

  ○○○○年二月二十五日(第十四行11字)

  暂一师全体指战员敬

  石匠赵女留住

  (第三面无碑文)

  三、保德烈士堂

  位于东关镇鲁家沟。

  烈士堂建于1947年,原址在大地广场(即今印刷厂院内)。1964年迁往现今位置。

  烈士堂坐南向北,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顶,明间装4扇隔扇门,次间装玻璃窗。殿堂之内,有石碑3幢,粉书烈士姓名330人。

  院内中心砖铺甬道通往山门,山门砖砌,仿牌坊形制,两根通天柱顶端做成须弥座,正面突起十字,其联曰:“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内为卷顶门,门楣为“重如泰山”。外侧为扇面短墙。门前建有月台,边缘花栏墙。月台上植杨树两棵,郁郁葱葱,形为伞盖,为殿堂增添了几分端庄严肃的气氛。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