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11:54 大 中 小
卷十八 文化体育
第一章 文学创作 第二章 戏 曲 第三章 电 影 第四章 群众文化
第五章 新 闻 第六章 图书档案 第七章 体 育 第八章 机 构
第一章 文学创作
第一节 著 述
保德历代文人不多,著述甚少,然作品多已散佚,所留世者,仅有数种。
第二节 业余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活动也活跃起来,文化部门曾多次举办训练班,召开创作座谈会,鼓励业余作者积极创作。到1985年,全县有业余作者110名,其中有骨干作者23名。他们虽然没有大部头作品问世,但在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抒情散文、小戏创作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的有郝芝密(短篇小说)、崔元荣(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芦庚奋(短篇小说)、高有为(短篇小说)、高闻(短篇小说)、陈秉荣(散文)、陈一(短篇小说)、吕茂田(散文)、薛章留(剧本)等人。
第三节 诗歌选录
选录范围:本籍人的作品和记述本县山川景色的作品。
登保德城用蔡太常韵(蔡太常:名圭。)
元 王思诚(王思诚:河东道肃政廉访使。)
天桥峡口喷黄流 惊涛南绕安西楼(安西楼:原城中名楼。)
城坏楼倾昔人去 龙争虎战几春秋
圣朝疆域际天末 万国风尘清六合
太平民物百无虞 但恨年年因寇虐
我来按郡岁时更 千岩万壑残雪明
定知来岁是丰稔 雨时若条风清
谷麦盈 蚕满箔 乡社笙簧动村落
我时闻之亦欣然 愿与斯民同此乐
自兴县适保德道中
明 顾天锡(顾天锡:刑部员外郎。)
道径险阻欲消魂 满眼风尘惨黄昏
兀突几多黄土岭 萧条三两白沙村
危矶乱石愁罢马 老树枯藤挂饿猿
表里山河虽胜地 万年鸿业仰天门
天桥雪浪
陈 纪
立马天桥久俯窥 黄河断岸势巍巍
北来贯穿华彝地 南去分开秦晋隈
怒浪花飞如喷雪 惊澜声吼似轰雷
仙家纵有乘槎事 到此应知也用回
过保德诗
阎尔梅(阎尔梅:古沛举人,号古土山人。)
澹林枫树已萧条 穴处山农带雪樵
城座宝莲锺地脉 河从神木驾天桥
冰鱼味胜鲟鳇脍 石燕纹如翡翠绡
深谢居停勤念客 绵封霜果馈僧寮
王父台赏心楼四景次宋坦斋先生韵
马云卿
特地楼台指顾雄 棂四面映晴空
春容入庄茗烟碧 夏日穿帘榻影红
远瞩秋云秦岭月 近睇冬景楚江风
凭栏一望情如画 客满樽前诗满筒
保德县美(唱词)
马玉涛 1983年9月
①保德县美,保德县美,人美水美风光美,人美美在心灵里,水美美在黄河的水,土地辽阔寄深情,保德县实在美。
②保德县美,保德县美,光荣的革命根据地,打鬼子,分田地,涌现出许多革命前辈 ,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土地,我们永远敬仰你。
③保德县美,保德县美,风味小吃使人醉,大红枣儿黄小米,果子鸭梨实在脆,油糕粉汤香,荞面碗脱美,还有莜面羊杂碎。
④家乡好,家乡美,我把歌儿献给你,歌唱祖国的新气象,深情厚意敬心扉,盼望重相会,我愿再来归,我愿再来归。
第二章 戏 曲
从现有的戏台考察,早在宋元时期,本县已有戏剧活动。明末清初,戏剧事业发展到盛期,新中国成立后,戏坛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
在保德流传的剧种主要有北路梆子、晋剧、歌剧、话剧、道情、二人台。曲艺主要有快板书和大鼓书。
第一节 北路梆子
民国十二年,县城内创办了北路梆子戏班——长盛班,班主杨升,城内人。有艺人30余人,较出名的有须生弹蹄红、金兰红、富贵子,花脸有郭四虎子、绵羊黑,旦角有马二旦、棉花旦,小生有三小子等人。行头不佳,唱工尚可,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取成都》、《回荆州》、《空城计》、《捉放曹》、《三娘教子》、《双官诰》、《采桑》、《扫窑》、《牧羊圈》等。一般在迎神赛社时演出,从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开始,至九月十四吕祖庙庙会止。冬闲时住鼓房。日军侵保散班。
北路梆子音乐,分唱腔、曲牌和锣鼓经三部分。
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板式有夹板(亦称“慢二性”),慢板(亦称“四股眼”或“头性”)、二性、垛板、三性、流水、介板、滚白等。
唱法上,男女同腔同调,男角多兼用“背股音”(假音)。有两个显著特色:一是慢速唱腔的乐句不取平均速度,总是落尾时渐慢结束;二是行腔中多用嗨嗨、哈哈、哼哼之类的喉壁打音唱出。
唱腔由文武场结合伴奏。文场为“四大件”:板胡(主奏)、二弦、三弦、四弦。近年加有二胡、琵琶、提琴等。武场由边鼓、手板、马锣、铙钹、小锣、铰子、碰铃、狗娃子(小方锣)组成,鼓板居指挥地位。
锣鼓经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唱腔中使用的,另一部分是配合“做”“念”使用的。
曲牌分丝弦曲牌与唢呐曲牌,名目多与元曲、昆曲相同。
第二节 歌剧 话剧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间,县动委会为了广泛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团结各阶层力量,一致抗日,组织起流动宣传团。由宋达(阳高县人,北京宏达高中毕业)、李森(雁北人)负责,团员有:李守珍、姜宝箴(女)、王继汤、王友龄、王金贵、王温良、杨聚源、阎富山、贾有道、赵广森、张玉英(女)、王美翠(女)、王美玉(女)、张翠珍(女)、鲁培荣、王洪(女)等20余人。宣传队先后深入区、镇、村、军队驻地,通过演剧、唱歌、演讲、书写标语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所演的剧目,大部分为歌剧,同时也演大型话剧。
1942年春季,晋绥二分区大众剧社在庙梁成立,由七月剧社调来高禹任社长,同时调来鲁博夫、张清人为骨干。1943年改为晋绥二分区二中剧社(属于晋绥二中领导)。剧社社长鲁博夫,副社长张焕、王充,指导员张清人,演职员共50余人,中共晋绥二地委宣传部长赵仲池、干事张立亲自抓剧社工作。
二中剧社除演出晋剧外,还演出歌剧《十二把镰刀》、《王德锁减租》;话剧《周氏兄弟》、《一把菜刀》;剧《新村风云》、《赵纪录》等节目。二中剧社共排演了不同剧种的剧目一百多个。既配合了当时的对敌斗争,也宣传了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减租减息、回赎土地等内容。
抗日战争期间,晋绥边区的七月剧社、人民剧社、吕梁剧社经常来保德演出,除演出晋剧外,同时演出歌剧《小八路》、《查路条》、《白毛女》和话剧《一家人》等节目。
第三节 晋 剧
亦即中路梆子、山西梆子。
1946年,中共保德县委宣传部组织以干部为主的业余剧团—民众剧团,剧种为晋剧,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斩黄袍》、《打鱼杀家》、《空城计》、《反徐州》、《八大锤》等。1950年从乡村招收一批青年演员,牧塔人居多,改为职业剧团,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秦香莲》、《金水桥》、《斩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1952年因财政困难解散。
1954年8月,以杨兰兰领导的伊盟剧团为基础,组成保德县晋剧团,张九小担任团长。
这个剧团拥有剧目300多个。其中张九小主演的《捉放曹》、《访白袍》、《火焰驹》、《劈殿》、《麒麟山》颇见功夫。
1967年,剧团解散,艺人改从他业。
1969年,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1978年,复改保德县晋剧团。至1982年,有演职员54名。是年10月,分为两个剧团,演职人员经常保留在110人左右。1985年10月又合为一个团。
除专业剧团外,扒楼沟业余剧团也唱晋剧。
晋剧唱腔音乐为板腔体,以对唱、轮唱、大段独唱来引人入胜。武打效仿京剧而稍逊。
晋剧过去文武场编制为九人,即鼓板(指挥)、铙钹、马锣、小锣、梆子、呼胡(主奏)、二弦、三弦、四弦。有时伴奏中还用铰子,由弹四弦者代操;有时用唢呐伴奏,由弹三弦、拉二弦者代吹。现有所发挥。
晋剧的打击乐鼓点,约有四、五十种。
晋剧的弦乐曲牌和唢呐曲牌均很多,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奏。
晋剧的传统剧目约有400余本,三大门(须生、青衣、大花脸)的唱功戏占较大比重。武功戏较弱。家庭戏、爱情戏较少。
第四节 道 情
保德道情,源出神池道情,三十年代由神池人所授。学艺的村庄有杨家湾、铁匠铺、赵岳家沟、孙家沟等村。
道情剧目不下百余种,保德演唱的却不多,仅见《翠莲传》、《庄周传》、《摸牌》、《观灯》、《磕枷》、《赶脚》、《烙碗计》、《老少换妻》、《双头驴》、《草场》、《三复生》、《高文举夜宿花亭》等节目。
道情音乐非常丰富,基本可分三类:①以古词曲为主,兼有少量配合七言、十言变文体唱词的曲调。如《耍孩儿》、《西江月》、《浪淘沙》、《劈破玉》、《梅花调》、《苦相思》、《山坡羊》、《东石榴》及《十字调》《七字调》等。②专用曲和插曲。③由梆子戏中吸取而来的板腔体唱腔曲调。
道情的唱腔特点,广泛运用啊、呀、哎、哈、咳等虚衬字,几乎曲曲都有,句句不漏。
最早的道情乐器只有渔鼓、简板两种。
现在乐队阵容,可分文武两场,文场四大件:枚、大板胡、小板胡、四胡。武场除渔鼓外,余与北路梆子同。
第五节 二人台
二人台是一种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地方色彩的地方剧种。在五十年代保德称之为唱秧歌,五十年代后期始称二人台。二人台是河曲、保德、府谷、沙圪凸这一范围内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清朝末期,唱秧歌在保德已相当普及,北起刘家畔、东关、桥头、余铁,中经牧塔,南至扒楼沟、柳树沟都有唱秧歌的自乐班,基本上达到了村村会唱,人人爱听。到三十年代,已涌现出一批造诣较高的艺人,如洪顺丑、石匠旦等。到1955年发展为极盛时期,县文化馆组织一个二人台戏班,赴大同、太原演出40多天,获得好评。1959年参加北京军区汇演,荣获优秀节目奖。
二人台是在山曲子(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打坐腔”—“打玩艺儿”—最后搬上舞台的发展阶段。
二人台的角色仅有二人,除个别剧目有老旦、老生外,余皆为小旦、小生(过去则为小丑)。小旦插花穿裙,俗称“包头”。小生系由小丑演变而来,改原毡帽,小胡为一般清代装束。
二人台的台步及走场变化较复杂,原来仅有“葫芦圈子”和“三贯套”,后吸收了民间舞蹈、晋剧及生活中的素材加以提炼,形成自己特有的台步及走场动作,主要台步有:“打失惊”、“风摆浪”、“太婆步”、“少女步”等;走场形式有“单八字”、“双八字”、“大半月”、“搬门儿”、“天地牌子”、“男挽女蹲”、“大十字”(硬八字)、“里外罗成”(走四角)、“双推磨”、“三碰头”等。
二人台的道具有霸王鞭、扇子、手帕,偶尔也用彩绸。
霸王鞭的打法,分上中下三路:上路以打头部、双肩、双手为主,有“凤凰单展翅”、"绕头花"、“绕腕花”等。中路以打腰部为主,有“腰花”、“背花”等。下路以打地、双腿、双脚为主,有“跨三连五”、“前剪子股”、“后剪子股”等。
扇子、手帕的应用,也有不少名目,如“里摇外翻”、“上下飞舞”、“空中散花”等。
二人台语言,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恰当运用本地方言土语,运用叠词、比拟、排比、描摹、夸张等修辞手段,产生了生动、幽默、凄惋、真挚等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人台音乐由唱腔和曲牌组成。
唱腔多为民歌曲子,有的剧目反复演唱同一曲子;有的剧目把不同的曲子编排在一起演唱,形成了联曲体,但由于“打玩艺儿”发展后期运用了板腔音乐的表现手法,因此也具有板腔体的音乐特点。一般曲调都是由慢、中、快到慢结尾。顺序是“亮调”、“慢板”、“流水板”、“捏子板”、“搓板”。另外还有用于抒发强烈感情的“滚白”与用于结束的“煞板”、“回板”,这些属于唱腔的辅助部分。
二人台唱腔,在演唱中,可根据感情表演需要,伸长或缩短节奏,变化旋律,有的更装饰了不少花腔,再加上反正调的变化,大大提高了音乐的表演能力。
二人台的牌子曲(也称丝弦牌子)多来源于老曲牌和民歌,其次是戏曲、佛曲和吹奏乐曲,还有一部分内蒙歌曲。流传的曲目约有90多个。经常演奏的有:
《一垛泥》、《一句半》、《双飞雁》、《三十六梆子》、《四公主》、《四合四》、《五梆子》、《巫山顶》、《六板》、《八板》、《九连环》、《十番》、《万年花》、《黄莺亮翅》、《打黄羊》、《大救驾》、《大丝莺带》、《上南坡》、《井泉水》、《水龙吟》、《水仙花》、《左妲姬》、《右妲姬》、《东方亮》、《西江月》、《观音帽》、《急毛猴》、《扑地风》、《吕纯阳》、《判官帽》、《爬山虎》、《柳青娘》、《柳摇金》、《香连串》、《南绣荷包》、《狮子令》、《将军令》、《得胜回营》、《趟子》、《滚碌碡》、《喜相逢》、《隔墙》、《虞美人》、《碰梆子》、《八音杭盖》等。
二人台的乐器,最初以枚为主,配以扬琴、四胡和四块瓦,现增加了板胡、小鼓、小锣和三弦、笙、海笛、琵琶、板胡、二胡等。
二人台传统剧目约有六、七十个。多无复杂的矛盾冲突,只有简单的故事情节。通过夫妻、情侣、姐妹等人物,以一定的生活片断反映剧情。有时用十二个月、四季、五更等为序。句式可分五、七、十字句,七字句最多。剧本结构有的是前面加一段“呱嘴”(小快板)引出戏文,有的则由乐队过门引出戏文。其传统剧目有:
《二姑娘得病》、《十对花》、《十爱》、《十劝》、《下山》、《小放牛》、《小寡妇上坟》、《五哥放羊》、《水刮西包头》、《五月散花》、《打樱桃》、《打秋千》、《打金钱》、《打后套》、《打连成》、《尼姑思凡》、《光棍哭妻》、《刘海戏金蟾》、《红云》、《庆寿》、《回娘家》、《走西口》、《走太原》、《进兰房》、《李鸿太安瓜》、《安怀子夸老婆》、《张生戏莺莺》、《报花名》、《拜年》、《放风筝》、《洛阳桥》、《转山头》、《卖胰子》、《卖扁食》、《卖菜》、《卖碗》、《抽大烟》、《种洋烟》、《种棉花》、《顶灯》、《挂红灯》、《姑嫂挑菜》、《害娃娃》、《捏软糕》、《探病》、《绣荷包》、《绣麒麟》、《送四门》、《绣花灯》、《惊五更》、《掐蒜苔》、《借冠子》、《骂鸡》等。
第三章 电 影
1954年夏季,省放映6队由3人组成,带着苏联FL—16毫米放映机和苏联四冲程发电机,深入东关、桥头、林遮峪、冯家川、东庄等地活动了7天,放映了《南征北战》等10多场。
1956年10月,本县成立了放映队,当时全省统一编队,保德编为172队。由队长1名、放映员1名、发电员1名共3人组成。他们在全县城乡放映,1年映出200余场。
1958年,省公司把放映设备下放各县,属县文化局管理。使用乌克兰FL—16毫米放映机和中、德1101型发电机,在县政府旧院对外售票放映和下乡流动放映。当时,本县上映的电影有《神秘的侣伴》、《南征北战》、《上甘岭》、《马兰花》、《白毛女》等国产影片。一年可映出230场。影片由地区公司联络站统一调度。大村一年可看到两场电影,小村可看到一场。
1958年人民礼堂建成后,电影队有了固定的放映场所,改变了城镇群众露天场看电影的状况。
1961年—1965年,增设了两个国办16毫米电影队,增加了6名放映人员;一个队以城镇售票为主,同时兼顾东关公社的部分大队,两个队深入到全县300多个大队放映,大村每年可看到3——4场,小村可看到2场。三个放映队一年共可放映700多场。
1969年10月,保德电影放映队改为电影管理站,人员共计9名。内设放管组、宣传组、机修组、发行组、财务组。电影管理站下设3个放映队。
1972年,本县开始发展公社电影队。1972年——1982年共有18个放映队,其中,工矿电影队从1976年——1982年发展了5个。
1973年,电影管理站买回35毫米提包机,成立了城镇放映队。1978年8月,人民礼堂改为人民影院,城镇放映队随之消失。到1979年3月,将35毫米提包机更换为35毫米座机,明显地提高声、光效果。原来的国办16毫米放映队自然解除。
1980年,电影管理站改为保德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人员编制26人(包括电影院)公司设有:发行组、机修组、放管组、宣传组、财务组、办公室,负责管理、监督辅导全县的放映工作。
1985年,全县有放映网点334个,放映队42个,放映员76名。放映节目85个,拷贝120个,放映场次达4638场。
第四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民间音乐
一、庙堂音乐
过去,村中举办庙会或有钱人家办丧事,大多要请和尚演奏庙堂音乐。
庙堂音乐的法器分为吹奏法器和打击法器两种。吹奏法器以笙管为主,枚笛为配。打击法器以钟鼓为主,以铙、子、木鱼、铜磬、碰铃、云锣为配。演奏方法分吹奏、合念两种形式。吹奏是单吹单打的套曲和散曲。合念是一边诵经,一边用乐器伴奏。
庙堂音乐的曲目有:《一锭金》、《三皈依》、《四字月儿高》、《五方结界》、《六句赞》、《八板》、《千声佛》、《万年欢》、《西方赞》、《秘摩言》、《普庵咒》、《花道子》、《方便偈》、《杨枝净水》、《大乘经》、《散八音》、《爬山虎》、《梳妆台》、《苏武牧羊》、《大开门》、《茉莉花》、《麦穗黄》、《灯偈子》、《收场》、《望江南》、《乾枝梅》、《山坡羊》、《萃黄花》、《如意歌》、《哭灵堂》等。
二、鼓班音乐
本县操此业者,均属半农半乐的庄户鼓班,城关则有专业“鼓房”。承揽祭祀、社火、婚丧事宴、祝寿贺生的演奏。旧日社会地位低下。
保德鼓乐以四人为一队,唢呐为主,鼓、小钗、铜鼓(或锣)为辅。
北乡鼓乐用钩吹法,一曲钩引一曲,专吹二人台小调,末了加《出鼓子》或《得胜回营》,或《凤凰三点头》。
南乡鼓乐多演奏套曲,如《将军令》、《水龙吟》、《哭皇天》、《爬山虎》、《吊棒锤》、《粉红莲》、《劝金杯》等。
第二节 民 歌
保德民歌,俗称山曲子,它融合了内蒙、岢岚的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河曲的山曲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保德民歌,语言质朴,简炼形象,感情直率,情有所感,脱口而出。
保德民歌的句式为二句一段体。每句字数不拘,节拍、音韵参差有致,铿锵悦耳。
歌手们扬长避短,出神入化,运用自如。
保德民歌的曲调,既委婉、柔和,又欢快、明朗,女的讲究“三弯三调”,男的讲究高亢、激越。
保德民歌和其它民歌一样,充分运用衬字,双声迭韵、比兴、蝉联等手段,加强了艺术效果。
保德民歌所反映的内容很广泛,描写爱情的占很大比例。歌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也有一大部分。
有反映揽工的:
吃了冷饭睡冷地
揽长工受的无头子气(无头子气:原因不明的气)
有骂媒人的:
枪崩鬼媒人爱吃肉
仰面回家一出出路(缩巴佬:矮子。)
有骂公婆和灰鬼男人的:
公公过来踢两脚
婆婆过来扭耳朵
天天价起来受折磨
宁可死来也不想活
寻汉寻上的缩巴佬(仰面回家:死后回家。)
穿的吃的瞎夹了(瞎夹了:浪费了,起不了作用)
有埋怨父母的:
俺妈妈爱吃那山扁豆
把奴家卖到那山背后
有讴歌自由的:
新开畦子种白菜
自找的对象心中爱
那山上长着十样样草
十样样就数你九样样好
有反映船工生活的:
上水船呀大麻绳拉
走一步摇三摇来爬三爬
有反映走西口的:
细麻绳绳捆铺盖
两眼流泪走杭盖(杭盖:即杭盖梁,今内蒙杭锦旗。)
哥哥走西口整一年
泪蛋蛋能漂起九只船
有反映赶牲灵的:
二浪头河里炸了一声鞭
尔下小妹子上岢岚(尔下:丢下。)
有反映放羊生活的:
山羊绵羊五花羊
背上窝窝拿上狗干粮
有反映纯洁爱情的:
给你银钱哥没嘞
怀里头揣的个糜子窝
你妹子来拿的些甚
路上挽的个红蔓菁
有反映地方风情的:
黄河对岸府谷县
鸡叫狗咬都听见
有歌颂共产党及领袖的:
朝阳阳开花向太阳
翻身不忘共产党
热腾腾的油糕白格生生的粉
好日子全凭毛泽东
红丹丹的阳婆照的山顶子红
八路军那哥哥一个一个是英雄
保德演唱民歌者不乏其人,几乎达到人人会编,个个能唱,因此涌现出不少人才。杨爱珍兄妹四人均有较深造诣,有的灌片,有的获“民歌手”称号。尤其是女高音歌唱家马玉涛,蜚声中外,是与孕育了她的这块民歌土壤分不开的。
1981年县文化局组织文化工作者下乡采风,收集整理民歌200首,汇编成资料《保德民歌·第一集》。
马玉涛简介
马玉涛,女,1936年2月25日出生于山西省保德县马家滩村。
现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歌舞团副团长。中国文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1936——1945年于家乡渡过童年生活。
1945——1947年于陕西省府谷县读小学。
1947——1950年于包头市读书。
1950年参加绥远军区文工团,开始了艺术生涯。
1952年在北京军区六十六军文工队做文工队员。
1955年,在北京军区歌舞团从事合唱、说唱、独唱事业。后曾担任歌舞团合唱队政治教导员、独唱组副组长。
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随歌舞团赴朝鲜进行慰问中立国成员的访问演出。
1957年,参加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独唱比赛,获金质奖章。同年,参加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大学生联欢节,进行了表演演出。
1958年,随中国妇女代表团赴柬埔寨进行访问并演出。同年随中国文联组织的福建前线慰问团赴东南沿海前线为三军指战员进行慰问演出。
1959年,在维也纳参加了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表演演出。
1960年,参加全国第三次文代会。
1961年,参加了中国友好代表团赴阿尔巴尼亚进行访问。
1964年,参加解放军第三届文艺会演,得优秀演员奖。
1966年,赴苏联、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进行访问演出。
同年9月赴日本进行访问演出。
1974年,参加全国独唱独奏调演。
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随人大代表团赴伊朗、科威特进行访问。
1977年,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同年,赴罗马尼亚进行访问演出,并任代表团副团长。
1978年,参加全国第四次文代大会,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音协理事。
1979年,获演员一等奖。
1980年在本团获演员一等奖。
1982年任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
1983年随中国北京歌舞团赴香港访问演出。
1966年以后,近三年时间被迫停止演唱活动,至1970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才得以重返舞台,与广大听众见面。
在多年从事声乐专业中,曾先后受到林俊卿、王昆、沈湘、王福增、罗荣距等老师的指导,旁听过李洗、郭淑珍等人的声乐教学,也曾向天津河北梆子老前辈李桂云学习过戏曲唱腔。1964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习观摩团赴朝鲜学习、交流声乐艺术。
在整个舞台生涯中,共荣立三等功5次。并先后被评为五好文工团员、标兵和“三八”红旗手。
先后为《江山多娇》、《红鹰》、《通讯兵》、《槐树庄》、《四大》、《红旗渠》、《长征组歌》等电影配唱。
多次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台、河北台等录音。
中国唱片社录制发行的唱片有:盒式唱片一组;密纹唱片《桂花开放幸福来》一张;平纹唱片《李勇对口唱》一张。
莫斯科电台录制过《放马山歌》。
包头电视台为其拍了个人专题记录片《故乡行》。
山西省林业厅、保德县委、县政府拍摄了以其为主要人物的电视剧《故乡啊故乡》。
马玉涛同志经常带徒授艺和应邀讲学,并多次发表专业文章。她演唱的歌曲,在群众中较受欢迎的有:
《马儿啊,你慢些走》
《看见你们格外亲》
《众手浇开幸福花》
《老房东查铺》
《献给敬爱的周总理》
《革命壮士出征歌》
《赞泰山》
《晨曦》等。
第三节 民间舞蹈
保德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这些舞蹈,大量为街头表演节目,俗称“街头红火”,也称“玩艺儿”。上街表演的节目有:高跷、秧歌、狮子、龙灯、篷船、轿车、大头和尚、独龙杠、哑老背妻、霸王鞭、花鼓、抬阁、阁、西洋秋千等。
⒈高跷 表演者多为男性,足蹬二米左右高的硬木“拐子”,在鼓乐声中结队表演。一队多者数百人,少者几十人。着戏装,开脸谱,常扮戏有“游西湖”、“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游记”等,也有当代工、农、兵、学、商形象,及插科打诨的小丑。功夫深者,可跳高桌,放大叉。流行于东关、桥头一带。
⒉扭秧歌 盛行于各村。表演者身着节日盛装,腰系彩色绸带,手拿花束或花环,脸着健康红,翩翩起舞。表演步伐有:“自由步”、“单踢腿”、“双踢腿”等。走场有:“八字”、“四角”、“蛇盘九颗蛋”、“卷白菜”等。
扭秧歌于抗日战争初期流传于保德,逐渐形成了街头红火。往往起到“踩圈子”、“打场子”的作用。锣鼓配乐。
⒊狮子舞 太狮一对,各两人装成;少狮一对,各一人装成。戏狮人一,着英雄服,手持绣球。戏狮人引逗,太狮、少狮出场,太狮主演,少狮陪演。表演动作有:摇头、摆尾、眨眼、抖毛、搔痒、扑、卧、滚、立等。节目有跳高桌、过高桥等。
⒋篷船 一般组织形式为三船一艄公,作水上运行动作,包括起锚、流行、搁浅、起航、靠岸等动作。乘船者多为女子。
⒌武秧歌 即大架子社火。扮演者开脸谱、披挂盔甲,手持刀枪剑戟出场或排兵布阵,或对打。最后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几段结束。节目有“金沙滩”、“八蜡庙”等。东关前弯子的武秧歌最好。
⒍龙灯 龙灯由竹、布制成,名为水龙。一人持珠,引龙上下弯曲,左右盘旋。一条龙表演叫“老龙捉鳖,”二条龙表演叫“二龙戏珠”。
第四节 灯 火
燃灯、放火是保德县的又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往往在正月间过古会时进行,也是取其红火之意。
一、龙灯
为桥头村独有。正月二十日赶庙会时摆布。用大炭垒火笼若干,顺山势部署,基本成龙状。后用麻纸、小石块,包成纸灯360盏,蘸植物油待用。约到晚12时,铁炮三响,“会首”们捧纸灯,同时施放、点燃、补足鳞爪。此时,灯光灼灼,一条大龙摆成。与天上繁星点点相映成趣。
二、花灯
保德花灯有挂灯、打灯和担灯之分。
⒈挂灯 元宵节之夜,县城居民、商铺字号、政府机关皆悬挂花灯。以纱灯为主,宫灯次之,其它形状的灯也有。
⒉打灯 亦即举灯,多在古会下游街时用。在一柄把上,钉一横木,名为“鹰杆架子”,横木上饰花卉人物,能动能声。下悬彩灯一对,有狮子灯、老虎灯、金鱼灯、西瓜灯、白菜灯、牛灯、羊灯、八角灯、花篮灯等。每架重约四五十斤,价值六、七十元。往往以“新”以 “活”取胜。
⒊担灯 女孩若干,打扮整齐,每人担精制花灯一担,且歌且舞。
⒋九曲灯 选平地一块,栽细木棍360根,上置灯碗。再用横棍绑扎成九曲迷宫,留进出口各一,称“九曲黄河阵”。游人循路入阵而玩,叫“转会”。多是花灯,鼓乐在前,徒手游人在后,鸣鞭放炮,火树银花,流光闪彩,煞是可观,此灯多在古会时布置,东关是正月二十五。一年一次。
⒌河灯 “二月二,龙抬头,河灯满河流”。河灯是在海碗上糊以彩纸,中间放一“闷灯儿”,或一根油捻,点燃后,放入黄河顺水漂流,每放必三百六十盏,取送瘟神之意。沿河村庄多兴此俗。也有在正月二十五日施放的。
三、烟火
烟火,保德俗称“火器”。保德烟火分大型架子火和盒子火,种类有:“十二连灯”、“喜鹊登枝”、“天鹅下蛋”、“猴子尿尿”、“鬼扯钻”、“城楼”、“假山”等。1983年引入了太原礼花。
第五节 美 术
一、绘画
本县绘画古已有之,众多文物古迹的彩绘及壁画便是见证。
明永乐时,有王顺、胡良应征赴京绘太庙,完工后,成祖观看,手拍王顺肩称赞不已。
清末民初,民间画匠桥头村解连红名噪一时,许多寺庙壁画,均出其手。
二、书法
本县书法,成名者不多。清末有扒楼沟举人张好谦技艺颇精,行草最好。民国年间,首推城内人张子固,欧、柳皆宜。
近年来,本县多次举办书法展览,作品琳琅满目,一批书法新秀正在迅速成长。
三、摄影
1953年,保德始有照相业。六十年代开始新闻摄影,有不少新闻图片及艺术照片曾在报刊发表及参加展览。
四、剪纸
主要用于窗户装饰。每逢过春节、办喜事,都要在窗户上粘贴剪纸窗花,图案主要是花草虫鱼及喜寿图案。过去用红、绿、黑、桔黄纸剪成。近年来改用宣纸剪样,胭脂点染,质朴天真,美观大方。
五、雕塑
本县的雕刻制品主要是木板水印窗花和塑料版镂印窗花,腊月制作出售。
塑制品分泥塑和面塑两类,泥塑品主要是过去庙宇中的佛像、神道像及水泥人、小泥狮子等玩具,近年来也有人制作石膏玩具出售。
面塑是用白面捏制的人物、鸟兽,用于装饰和作为馈赠礼品,同时可供食用。
阴历七月十五,家家要捏面人赠送亲友,有面人、面鱼、面猴、面狮等大件及附属的团鹤、蛇盘免、虎、鹿、羊乃至蛴螬、蜘蛛等小动物和梨果之类。丧葬要蒸馒头,配十二生肖及花卉,庆寿要送寿桃。
第五章 新 闻
第一节 通讯报道
1958年,县委成立中心通讯组,由宣传部分管。1972年改由中共保德县委直接领导。人员3—5名。主要任务是向上级报刊、电台报道本县新闻及典型事迹,同时为本县广播站提供稿件,负责培养和辅导基层业余通讯员,扩大新闻宣传队伍。1985年,有通讯员3人。在省报以上报刊、电台发表稿件160件。
第二节 地方报刊
1940年,县委、县政府创办《生产战斗》、《生产战线》和《生产教育报》等地方小报,均为全张八开、两版的不定期刊物。
1954年6月创办《保德小报》,是县委的机关报。小报周刊,油印,全张八开,两版。有主编1名,编辑2名。
1956年改为三日刊,石印,两版或四版不定。有主编1名,编辑3名。
1957年2月改为二日刊,铅印。
1958年改为日刊,四版。有编报人员8名,其中主编1名,编辑3名,记者4名。
1966年停刊。
1971年复刊,为周刊,共四版。
1972年停刊。
第三节 广播电视
一、广播
五十年代初,本县仅有干电池收音机两台,一台在县文化馆,一台在县委,配备专职收听员,负责收音机的管理使用,收抄记录新闻,供领导阅读参考。
1958年7月筹建有线广播站,1959年1月正式播音。有喇叭345只。站址设在原邮电局对面,现为人民银行家属宿舍。一直工作至1964年。
广播电源为7.25千瓦 柴油发电机供给,后由保德火力发电厂供给。每天晚上广播两小时30分。传输线路是租用邮电局的电话线路用倒换闸控制,广播时间不通电话。全县200个管理区实现了通播。
1964年,全县有广播喇叭2300只。架设广播专线18公里。1965年发展到87公里。
1966年8月县委研究,让电厂每天早上加发一次电,专供广播用电。广播站实行早、晚两次播音,时间共为5小时。
节目除转播中央台、省台的部分节目外,自办有《社会生活》、《教唱歌曲》、《气象预报》、《文艺节目》等。
设备有250瓦和500瓦扩音机各2台,录音机1部,控制台一部,唱机、话筒各1部。人员共6名。
1969年2月,广播站购置20马力柴油机和7.5千瓦发电机,实现了每天3次播音,播时为7小时30分。
1969年5月,建立桥头、南河沟两个放大站。
1970年建成8个公社放大站,到1971年20个公社放大站全部建成。1971年,架设了7个公社的广播专线。
1974年,全县喇叭发展到21230只,户普及率达到95%以上。
1975年,县站自制四棱柱水泥杆330条。架设东关到暖泉、腰庄、贾家峁3个公社的水泥杆专线。
1979年,生产6米圆杆553条,1981年,全县基本实现了水泥杆广播专线化。
1980年8月成立广播事业局,与广播站为两个机构,一套人马。
到1983年,除县里的广播局(站)外,尚有桥头、南河沟两个地区的中心放大站和20个公社放大站。
从县站到各公社放大站都建起了水泥杆广播专线(西梁公社除外)。全长为198杆公里,762线公里。从公社放大站到全县338个大队建起了社队广播专线,全长764杆(线)公里。大队至自然村的广播专线总长为582杆(线)公里。全县20个公社、338个大队、646个生产队全部通播。全县有广播喇叭21907只。
县社两级扩大机总功率为30台/200瓦。有各种录音机30部,电唱机25部。备用柴油机发电机10台/43.5千瓦。
县社两级有专业人员71人,其中县站31人。
全县共有业余线路维护员340名,业余通讯员70多名。
每天坚持早、午、晚三次播音,近8小时。自办节目有:《本县新闻》、《对农村广播》、《理论讲座》、《科技讲座》、《本省戏曲》、《星期日晚会》、《听众点播》、《每周一歌》和《广告》等节目。
二、电视
1975年,本县仅有黑白电视机2台,此后逐年发展,到1985年,全县有电视机1560台,其中彩电50台。县城分布密集。
1978年,县广播站开始筹建电视机差转台,1982年建成,功率为50瓦。发射频道为6频道,主要解决县城的看电视问题。站址设在新窑村牌楼梁,高程1023.4米。5月份开机试转,获得满意效果。
第六章 图书档案
第一节 图书发行
民国十六年,河南人赵百年来东关驴市圪凸开设书滩,经营的书籍主要有公案小说及《古文观止》,一直坚持到民国二十七年。
1950年建立保德书店。主要经营小学课本,兼营文具。兴县进书,全年发行1万余册。
1952年8月23日本县书店改称保德县新华书店。仍以发行图书为主,兼营少量文具。发行的图书有小学课本、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连环画册、宣传抗美援朝和婚姻法的书画等,兼营土地房产所有证。小学课本占主要成份。大量书画通过58个乡的义务发行员走村串户,送到群众手中。
1953年,人员增至4人,只经营小学课本、杂志、领袖像和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工农业技术书籍、长篇小说等图书,本年度开始实行流动供应图书,一直坚持到1965年。流动供应员身背40多斤重的图书,每天行程30多里,坚持常年累月到腰庄完小、桥头完小、扒楼沟完小、林遮峪完小4个供应点销售课本和图书。1953年—1958年,流动供应图书达44980册。
1956年,县新华书店在桥头、扒楼沟建立了两个图书发行站。为腰庄、贾家峁、桥头、杨家湾、林遮峪、曹虎、扒楼沟、冯家川九个基层代销店供应图书。主要有毛泽东著作单行本、农村通俗读物、连环画册、农业技术书籍、小学课本、各种图片。两个发行站经营10000多册,收入3000多元。
1956年开始经营年画。
1958年,新华书店在桥头公社、扒楼沟公社、林遮峪公社设立了三个书店,人员由公社配备,业务均属新华书店管理。发行的课本以小学课本为主。
1966年至1971年,本县图书发行品种单调,文学艺术书籍和工农业科学技术书籍处于脱销状态。1972年以后,图书种类逐渐丰富。
保德县新华书店设有门市部和流供、财务、业务、行政4个组,共有干部职工9人。下设20个分销店。
第二节 图书收藏
抗日战争以前,本县没有图书馆,大量书籍为私人及几所学校收藏。藏书多为地方志书、“四书”、“五经”和韵典等。后因日军侵略保德,私人藏书大部分散佚。
1943年,中共晋绥分局宣传部和晋绥文联给保德县民教馆发放了一部分书籍。主要有《共产党宣言》、《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还有长篇小说和剧本《刘巧儿》等,这些图书是本县公共拥有的第一批书籍。
1950年民教馆改为文化馆后,文化馆设有图书室,图书室主要收藏《晋绥日报》、《解放日报》和连环画册,仅有100多册书籍。
此后,藏书较多的单位有文化馆、保德中学,多为新出版的书籍。到1965年,县文化馆的藏书有万余册。“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丢失,停办借阅业务。1981年重新对外借阅。
1983年,正式成立保德县图书馆,文化馆藏书移交图书馆。又陆续购进新书,丰富馆藏。1983年底,藏书达3.5万多册。其中百纳本《二十四史》和《华阳国志》、《水经注》较为珍贵。图书馆内设55平方米的综合阅览室一间,可容纳读者40名。
图书馆有工作人员7名,年接待读者3500余人。
第三节 档 案
1955年,县委、县政府分别建立档案室。1959年合并,建立保德县档案馆。
保德县档案馆,是保德档案资料中心。1983年底,共存案卷5014卷,其中历史档案115卷。有复印机1部,为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复制资料。
第七章 体 育
第一节 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有传统的活动项目,也有球类、体操、田径、象棋等。
流传于民间的体育活动,常见的有摔跤、扳手腕、踢毽子、荡秋千、滚环、跳绳、游泳、象棋、乒乓球、武术等。
保德境内有黄河流过,善游泳者颇多,东关镇和下川坪村高手屡见不鲜,他们可在洪峰中出没自如。传统的游泳方式有:“狗刨刨”、“漾大扒”、“立水”、“仰泳”等。花样游泳有“扎猛子”、“跌门扇”、“坐浪”、“小鬼围油磨”、“鸭子水”等。
象棋是本县群众普遍喜爱的一个项目,曾涌现出不少优秀棋手。
武术在明、清较为盛行,曾有部分人考取了武进士、武举及武秀才。传说中的王义常拜师少林,名噪五州县。白家沟、南河沟多有练武功的人。民国以来,无人习武。八十年代初,一部分干部参加鹤翔桩功及太极拳训练。
第二节 学校体育
民国时期学校即开设体育课程,主要有体操、木马、单杠、双杠、拍皮球、打篮球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规定有两课、两操、两活动,即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天有早操、课间操,每周有两下午课外体育活动。课外活动有体操、田径、球类等项目。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中学按照国家“劳卫制”标准进行体育锻炼,凡达到标准者分别发给“劳卫制”证章和证书。
1976年秋季,本县第一次举办体育教师培训班,20个公社的兼职体育教师和县一校、二校、保中的专职体育教师全部参加了培训,内容有篮球、武术和广播体操,时间30天。
1979年,中、小学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活动以达“标准”为主要内容。
第三节 体育设施
本县主要体育设施是位于鲁家沟的体育场。
体育场于1981年4月份破土兴建,1983年8月20日竣工,总投资2.25万元。体育场周长220米,北、西面看台7层,南面看台10层。西场为灯光篮球场,东场为水泥场地。
1982年,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全县共有简易篮球场地13个,排球场地1个。
第四节 体育竞赛
1959年,本县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参加河曲、保德、偏关三县在河曲举办的中学生运动会。保德中学获总分第一名,拔河第一名,王富生获男子青年组手榴弹第一名,袁俊平获女子青年组铅球第一名,张亮花获体操第一名,陈秉荣获少年组跳高、一百米赛跑第一名,陈维学获少年组铅球、手榴弹第一名,郑良获成年组跳远第一名,张文治获成年组摔跤第一名。
1964年,在地区举办的中学生运动会上,保德男篮获第一名。刘占斌获高中组铅球第一名。
1965年,在地区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保德获第二名。
在同期举办的田径运动会上,白季花获五项全能第一名。在省运动会上又获两枚奖章。
1971年,保德男篮获五赛区第一名。
1975年,保德第一次承办全区运动会(少年乒乓球赛),全区14个县的8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1978年,全区职工乒乓球赛在保德举办,保德男队获团体第二名。
同年全区职工篮球赛在五台举行,保德男队获第二名。
同年忻县地区举行象棋比赛,保德陈敏文获第二名,韩秉明获第三名。
1982年,全区职工篮球赛在五寨举行,保德获第三名。
1984年5月,在府谷举办的男子篮球邀请赛中,保德男篮获第二名。
7月,在全区举办的领导干部篮球赛中,保德获第四名,并获得“精神文明队”的美称。
1985年8月,在全区举办的第二届领导干部篮球赛中,保德队获第三名。
第五节 人才输送
六十年代,本县向省级体育学校及体工队输送田径选手2名,篮球队员1名,排球队员1名。
1972年—1984年,本县向大专院校及中等专科学校输送体育学员21名,向忻州地区厂矿篮球队输送队员1名。
第八章 机 构
一、文化局
民国以来,县政府设立教育科,兼管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仍由教育科或文教科、教育局分管。
1952年,县人民政府成立文化局,专管文化工作。1954——1958年和卫生局、教育局合并为文教局,1959年文化局分设。1962年,再度合并为文教局。1963年3局分设。1968年,合并为县革委文教办公室,1977复设。
文化局是文化事业单位、专业文艺团体和全县业余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机关。下属单位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剧团及各公社文化站等单位。
二、文化馆
文化馆的前身是民教馆。1950年始建文化馆。担负着全县业余群众文化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图书收藏及文物管理工作。1983年以前曾多次举办小说、戏剧、美术、音乐等培训班,为农村培养了大批骨干。多次举办展览,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文化站
八十年代设立扒楼沟、桥头、腰庄3个文化站和桥头文化中心。文化站属社办公助,配有专职辅导员,指导农村群众文化工作。
四、体育运动委员会
民国年间,群众体育活动属教育科所管,没有专门的领导机构。1959年,成立文化局,内有一名副局长专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工作。1975年,体育运动委员会从文化局分出另设,1983年10月体委合并到文化局,1985年分出,有工作人员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