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信用中国·忻州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保德 > 保德县志 > 正文

《保德县志》卷十四 党派团体

 时间:2022-04-08 16:00       大    中    小     

  卷十四  党派团体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第三章  人民团体    第四章  其他团体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第一节  党  员

  1926年(民国十五年)4月4日,在山西省国民师范学校读书的马林(原名赵秉彝,本县新庄村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本县第一个党员。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在太原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陈之向(原名陈致祥,本县东关人),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党、团合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1月,马林、阎汉万率领八路军一二○师民运部工作团来保德开辟工作,创建根据地,在冬季训练“自卫队”时,发展了一批党员,为保德的建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从延安来保德一个党员干部叫王金荣,发展了一部分党员。

  1938年(民国二十八年)春,公开身份是“牺盟会”区执委的党员张秉升在张家寨一带发展了一部分党员。以后每年均有发展,党员队伍不断壮大。1945年底,全县有党员1143人,1950年10月有1982人,1952年6月有2138人,1957年7月有2357人,其中农村党员2010人。1984年底有5789人,1985年底全县共有党员5960人,其中农村党员4290人。

  第二节  党支部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黄恩明来保德担任县委书记后,开始组建区委和党支部,首批建立四个支部:莺村支部,支部书记刘芝盛;冯家川支部,支部书记冯泰春;扒楼沟支部,支部书记张行宪;林遮峪支部,支部书记刘仪。同年12月底,全县建立支部9个。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增加9个。

  1940年,增加16个。

  1941年,增加5个。

  1942年,增加3个。

  1943年至1950年增加25个,至1951年,全县共有党支部67个,其中农村支部56个,机关支部11个。

  1984年,共有党支部493个,其中农村支部383个,机关支部110个。1985年有党支部501个,其中农村支部384个,机关、厂矿、学校支部117个。

  第三节  基层党委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冬,全县设三个基层党委会,即一区党委会、二区党委会、三区党委会。1940年增为四个区党委会。其后,以行政区的增减而增减区党委会。区党委设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1956年撤区建乡,区党委不复存在,建立25个乡总支部,1957年建6个乡党委,19个乡党支部。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党委会,逐渐由5个增为1962年的20个。

  公社党委由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一般委员组成。1983年后公社党委会改作乡镇党委会,增设纪委书记。

  1979年建立直属机关党委会。至1983年,全县共有22个基层党委会,即:20个乡镇党委会、天桥电厂党委会、县直属机关党委会。

  第四节  县  委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延安派出一批干部,组成“晋西北临时工作团”,由张达志带队,奔赴晋西北。其任务是开辟根据地,建立党组织。10月间,到达晋西北区党委的驻地岢岚县。不久便派赴各地开辟工作。

  鱼得江(陕西清涧县人)被委派为保德县委书记,负责组建保德县委。晋西北区党委还委派王兴斌为保德县的组织部长,杨晓岚为宣传部长。

  当时,鱼得江的公开身份是“流亡学生”。半月后因“口音”不对,很快引起国民党县党部的注意,区党委便通知鱼得江去兴县就任宣传部长。县委的工作交给在保德开辟工作的八路军一二○师民运部工作团代行,负责人叫李升堂。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晋西北区党委派由延安来的黄恩明(陕西清涧县人)接任保德县委书记,公开身份是牺盟会协助员。县委仍设组织部、宣传部。组织部长刘芝盛兼三区区委书记。宣传部长杨晓岚兼一区区委书记。二区区委书记是康文学。

  1945年10月以前,党组织处于秘密活动时期,县委及负责人的称谓多次变换。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2月,县委书记的公开身份是“牺盟会协助员”,1940年1月至1945年10月为“游击队七大队政委”,1945年10月始称县委书记。

  1949年,在首届党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县委委员9名,其中常委5名、书记1名。机构有组织部、宣传部、秘书室。共有干部17人。

  1951年增设县监察委员会、统战秘书,县委人员共25名。

  1954年增设农村工作部、财经贸易部。

  1958年以后,县委陆续增设了文教部、工业部、保德小报社、党校,至1961年县委共辖办事机构12个,干部71人。

  1962年精简机构、下放人员,县委原12个部、委、室撤销合并为5个。分别为组织部、宣传部、农村工作部、办公室、纪律监察委员会,1964年又增设财贸部。

  1967年4月25日成立“保德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县委和县政府。后成立“保德县党的核心小组”代行党委领导职权。

  1971年本县召开第五届党代表大会恢复县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常委8名、委员25名。

  1975年县委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文教部、工交建政治部、农村工作部、财贸政治部。

  1981年撤销工交建政治部、文教部、财贸政治部。1983年增设统战部。(见212——215页表)

  第五节  党代会

  中国共产党保德县第一届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代会)于1949年8月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80人,代表着全县1833名党员。会议总结了历年来党的建设工作,做出了《关于冬季生产及做好明年大生产准备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保德县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委)。正式委员7人,候补委员2人,书记张培义。

  第二届党代会于1955年1月15日至20日在县城召开,应出席代表119人,实到代表105人(其中女代表6人,农村基层党员代表80人,县区机关党员代表25人,财经企业代表6人),列席代表140人。会议主要议题:①总结了五年来的县委工作;②总结了粮食统购统销工作;③总结了农业生产与互助合作工作,讨论了1955年的农业生产指标及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措施;④研究部署了征集补充兵员的工作;⑤选举了县委会:书记张金驹,副书记张耀乐、郭芝旺。委员9人,候补委员3人。

  第三届党代会于1957年7月5日至12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14人,另有县级机关科长以上干部和一般党员干部90人列席了会议。邀请16名非党员干部听了大会报告。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①听取和讨论了张金驹代表县委所作的《关于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七年上半年的工作报告》。②听取和审议了张耀乐代表县委所作的《关于进一步提高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争取一九五七年农业大丰收的报告》。③听取和讨论了王明佩代表县委所作的《关于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分析与进一步开展整风运动的报告》。④讨论和通过了刘汝田代表县委所作的《保德县十一年农林牧副发展纲要(草案)的报告》。⑤选举了县委会:书记张金驹。副书记:张耀乐、王思敏、王明佩。委员17人,常务委员6人。

  第四届党代会于1960年8月2日至7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30名。其中农村党员代表103名,机关党员代表27名,大会主要议程是:①讨论通过张金驹作的《三年来的工作报告》、张耀乐作的《战胜灾害,加强田间管理,开展增产增收和节约备荒运动,为争取今年大丰收而奋斗》的报告和王思敏作的《为提前三年实现十二年农业发展规划而奋斗》的报告。②选举产生了本届县委会。选举结果:

  书记:张金驹。书记处书记:张耀乐、王思敏、郭子旺、刘汝田、张秉权。常务委员9名,委员19名,候补委员5名。

  第五届党代会于1971年6月21日至23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36名,列席代表67名。会议主要议题:①听取、通过了朱培荣代表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作的工作报告。②讨论、通过了《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的决议》和《关于狠抓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革命化的决议》。③选举了本届县委会:书记刘忠文。副书记郑景山、朱培荣。委员22名,候补委员3名。

  第六届党代会于1982年2月10日至13日在县城召开。应到会代表280名(实到会252名),占全县党员总数5.1%。其中工人党员代表15名,占代表总数5.1%;农民党员代表133名,占代表总数47.5%;解放军代表3名,占4.1%;干部党员代表93名,占33.1%;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党员代表28名,占10%;其它党员代表占2.9%。上届县委委员及各部负责人、天桥电厂负责人、老干部共17人列席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通过了娄林海代表县委作的《加强党的领导搞好经济建设,为我县人民尽快富起来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和张乐甫代表上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作的《为实现党风的决定性好转而奋斗》的报告。选举产生了本届县委会:常委8名。委员18名,候补委员3名。书记娄林海。同时选举产生了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张茂清,委员有8人。

  第六节  党员教育

  为了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中共保德县委用办培训班、办党校的形式,吸收党员学习收到良好效果。

  1、培训班。在抗日战争时期,县委就利用训练村干部的名义培训党员干部,进一步启发他们革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1950年至1953年大规模训练党员,使全县党员分期分批接受教育。此后,结合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不定期举办训练班、学习班,让广大党员在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党校。中共保德县委党校于1955年筹办,9月正式开学授课。1966年停办。1972年5月恢复,称“保德县革命委员会五、七干校”。1977年更名为“中共保德县委党校”。

  学员,包括全县党员、县级机关干部和基层主要领导干部。

  方法,一般以短期训练为主,时间七天至半月不等,最长不超过一月。人数每期在100人左右。

  形式,采取课堂教学,以会代训,流动宣讲等形式。

  内容,紧密配合中心工作与当时形势,主要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和各个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时也学一些马列和毛泽东的原著。

  第七节  纪律检查

  一、机  构

  1949年至1950年的纪律检查工作,由组织部负责。1951年设监察委员会,1954年10月县委改设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6月改为中国共产党保德县监察委员会。1964年改隶县委领导称中共保德县委员会监察委员会。1967年以后十余年间不设监委。1979年10月,县委设纪律检查委员会。1983年改为中共保德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会由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纪委设书记、副书记各一名,常务委员4名,委员7名。内设检查科、审理科、信访科和办公室。

  县委各部、委、室和基层党委均设有检查组。

  二、组织处理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清除了一部分党内动摇逃跑分子,保证了反顽固斗争的顺利进行。

  解放战争期间,县委对自首叛变、腐化堕落、违法乱纪、革命意志衰退的一部分党员干部,给予严肃的组织处理。

  1952年至1956年,县委和县纪委对一部分违犯党的路线政策、以权谋私、贪污盗窃、假公济私、挪用贫农基金的党员,进行了组织处理。

  1963年监委通过对全县党员的考察鉴定,清除了极少数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已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

  1964年监委共处理来信来访和控告申诉案件19件,其中:贪污盗窃1件、投机倒把3件、隐瞒政治历史1件、违法乱纪4件、腐化堕落5件、特权自私3件、不服上级处分2件。处理结果:受党纪处分的18人,批评教育的4人,驳回上诉的2人。

  1978年至1983年,检查和处理了部分抵制改革、违犯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的事件;严厉处分了经济领域犯错误的党员;使全县党员和群众深受教育。

  三、甄别工作

  在历次整党整风和政治运动中,县委对受处分者和各种冤假错案,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及时甄别,做到处理无误、赏罚分明。

  除历次政治运动的善后甄别工作外,全县大规模的甄别工作进行过两次。

  第一次:1962年本县开展了一次普遍、深入的甄别工作。甄别范围和对象是:1957年至1962年的“整风”、“反右派”、“反右倾”、“三反”、“五反”运动中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受批判、处分的党员。

  县委和纪委抽调干部16名,组成“甄别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各机关厂矿,人民公社均设专人负责。摸底调查、分析研究,对甄别对象重新核查,在受处分的人中,部分错和全错的占总数的40%。在受批判的人中,部分错和完全错的占50%。县委和纪委对这些同志,重新做了实事求是的结论。使许多党员卸掉了思想包袱,积极投入工作。

  第二次大规模甄别工作于1978年至1980年进行,历时3年。根据中共中央文件精神,本县于1978年6月开始着手“右派分子”的平反改正工作。县委成立了“落实政策领导组”,对1957年以来被错定为“右派分子”的19人,撤销了原结论和处分,分别给他们或恢复政治名誉、或恢复党籍、或恢复公职及原工资级别等,予以彻底平反。并对其中生活困难者、原处分时遭受经济损失者,已死亡的平反者,给予了适当的救济、补偿和抚恤。同时,县委还对“四清”、“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了甄别处理,使多年蒙受不白之冤者,得以平反昭雪。

  第八节  宣传工作

  党的宣传工作是根据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方针政策确定宣传内容,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向全县人民作深入宣传。

  1937年至1945年主要是进行抗日宣传。

  1945年至1949年主要是进行反对内战宣传和土地改革宣传。

  1950年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传。

  1951年开展镇压反革命和取缔反动会道门宣传。

  1953年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4年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

  1956年宣传学习《农业发展纲要》。

  1979年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1981年宣传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2年至1983年开展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中心内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同时开展宣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即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商品生产,繁荣农村经济。

  1983年以后的宣传内容是引深改革。

  第九节  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时期,县委通过贯彻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团结一切抗日爱国力量,开展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四项动员等救亡活动。特别是对驻扎在保德和府谷的国民党军队,采取了积极的态度,鼓励他们一致抗日。

  在三十五军和骑六军驻防保德期间,县“牺盟会”和“动委会”经常与驻军往来,扩大影响,宣传抗日主张,“动委会”召开各种会议,如形势、时事宣讲会,经常邀请三十五军、骑六军派人来参加,“牺盟会”和“动委会”的人也经常应邀参加骑六军和骑三师部队的集会,并且发表演讲,“牺盟会”还应邀派人去给部队战士教唱抗日歌曲。骑三师调离保德时“牺盟会”还在康家滩组织了有各界群众参加的欢送大会,热闹空前,战士们深受感动。当时 “动委会”还在马家滩二郎庙戏台开办了一个小型图书馆,骑六军的年轻军官们经常去借阅。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春夏之际,驻在保德马家滩的傅作义将军准备向绥远进军,县“动委会”主任焦国鼐邀请县牺盟特派员孔繁珠、公道团长安希哲和县长智耀前去拜见了傅将军,交谈了形势和部队需要地方帮助解决的问题等。

  府谷、保德仅一河之隔,双方群众来往频繁。“晋西事变”时,黄河渡口被封锁,贸易往来被中断,双方还发生一些小冲突。但常驻府谷的二十二军八十六师,对山西的事变基本上保持中立态度。

  保德反顽固斗争取得胜利后,和府谷县的关系还没有恢复正常。这时府谷需对方粮食;保德需对方食盐,经双方协商,同意举行谈判,府谷县派一名科长,保德县派县政府秘书张文举,进行具体安排,双方约定,两县县长和有关代表出席,在府谷县进行谈判。1940年4月的一天,保德代表樊建德(县长)、康林(公安局长)、胡建(县抗联代表)、张文举等4人带随从人员1人(樊县长的警卫员),渡过黄河,到了府谷县政府。因府谷县张县长奉命上调,便和驻军左团长谈判。还有县政府科长和商会会长等人。经过双方商谈,达成了三条协议:①双方同意黄河渡口正常开放,河东由保德县政府负责,河西由府谷县政府负责,保证双方群众来往方便;②双方同意相互促进贸易。保德向府谷县出口粮食,府谷县向保德县出口食盐,具体数额双方协商确定;双方定期举行联席会议,轮流在两县的县政府举行。会上左团长还表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并说对毛泽东先生的抗日主张他们是同意的。保德代表说明“晋西事变”是阎锡山发动的,我们是被迫自卫,我们一贯主张是各党派联合抗日。协定的签订使以后的一段时间交通贸易有了正常的往来。

  新中国建立后,县委宣传部配备有统战秘书,专做统战工作,吸收各界爱国人士参与县级人民政权的建设。在历次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都有爱国人士参加,在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中,各界爱国人士代表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界爱国人士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3年建立统战部后,关心知识分子,帮助县委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使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搞好本职工作;对21名起义投诚人员落实了政策。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1926年(民国十五年)冬季,在太原上学的张集、张柱国回县宣传大革命、北伐、国共合作、三民主义等,并在城内模范两级小学、马家滩县立高级小学和东关一些小学校的教员、学生中间,发展国民党员20多人。

  1927年(民国十六年)夏,报纸上登载各县建立县党部的消息,张念祖便四出活动,同张慈、崔凤梧、鲁正春等人,自发成立了国民党保德县党部(临时)。常务委员张念祖,执行委员5名。临时党部内设组织部、宣传部、秘书处和监察委员。党部设在城内模范两级小学。

  是年秋,县党部发展了第二批党员,约20人,仍以教员、学生为主,并给40余名党员发了党证。同时积极宣传“反共拥蒋”、蒋汪合作。

  后来山西省党部不承认这个组织,不给活动经费,于是解散。

  1928年(民国十七年)秋天,张集和张念祖两人奉命筹建国民党保德县党部,任保德县临时登记处指导员。这个登记处的任务就是登记、征收党费,建立基层组织。全县共登记党员40余名。成立了三个区分部。第一区分部设在城内模范两级小学,第二区分部设在马家滩县立高级小学,第三区分部设在东关后沟国民学校。

  因保德县党员人数少,区分部也少,不能成立县党部,只能成立直属区党部。地址在城内财神庙。

  是年,发展了零星党员,全县党员不到60人。

  1929年(民国十八年)2月,召开党员大会,成立党部执行委员会,有5名执委。内设组织部、宣传部、民训部、总务处、检察委员。

  夏,40多名党员联名告常务委员吸毒、贪污等罪状。省党部派党务视察员符文泰、孙振国调查案情并主持工作。时隔不久,又派王诚征等三名党务整理委员来保德整理党务。

  1930年(民国十九年)3月,阎锡山下令查封县党部,遂停止了活动。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恢复县党部,设书记长一人,为杨福云。秘书干事、助理干事各一人。内部组织机构有:总务股、组织股、宣传股、社会服务处和文化服务处。

  1940年,本县解放,国民党及阎锡山统治保德的政府机构被赶下了政治舞台。国民党活动由公开转入秘密。少数顽固分子在陕西省府谷县成立了国民党保德县党部。一直延续到1947年府谷解放。先后有王诚征、王德科、郭仲魁、赵吉祥、李生德任书记长。

  第三章  人民团体

  第一节  牺盟会

  牺盟会,全称“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它是一个以抗日救国为目的,以各阶层、各界抗日人士为基础的群众性的抗日救亡大同盟组织。是闫锡山的官办团体。但自薄一波同志受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派,到山西同闫锡山合作抗日,并主持牺盟会工作之后,牺盟会就成为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1974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确定牺盟会人员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和山西新军的年龄计算问题的通知》中,曾明确指出,“牺盟会、‘决死队’和其它新军部队,都是由我党发动、组织,并始终是我党领导、指挥的革命组织、革命武装。”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春,牺盟总会派吕调元来保德成立牺盟筹委会,筹备委员有陈之向等7人。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间,岢岚牺盟中心区委派“牺盟特派员”孔繁珠来保德建立牺盟分会。县牺盟分会办公地址先设立在城内义学(教育会)院内,后迁到马家滩。

  县牺盟分会由特派员主持工作,并选举产生执行委员会。下辖四个牺盟区分会,“牺盟协助员”主持工作,由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秘书等组成执行委员会。工作人员3至5人不等。行政村设村牺盟会,由牺盟秘书主持工作。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一大批共产党员加入了牺盟会组织,牺盟会完全由共产党领导。

  1940年4月,牺盟会撤销。

  牺盟会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 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抗日主张,点燃保德的抗日火炬。

  ②筹建抗日武装,组织牺盟游击队。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秋,动员了相当四个营的兵力组成四个游击大队,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正式开赴抗日前线。

  ③培训抗日干部。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县牺盟会分别在下流碛、下塔举办抗日干部培训班,参加训练的有共产党员、牺盟秘书、公道团长和村干部。共办了两期,每期一个月,主要讲抗日救国道理,学习历史知识和民族英雄的光辉事迹。一边学习,一边下乡宣传,培养了抗日干部约百余人。同时吸收一大部分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在马家滩二郎庙举办牺盟支部训练班一期,时间7天。全县十八个编村的牺盟支部都参加,每支部参加2人,共培训40人。学习内容有抗日主张和军事知识。

  ④领导群众,粉碎顽固派的进攻,为建立人民政权做出了贡献。

  第二节  动委会

  “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以下简称动委会)于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9月底在山西省太原成立,直辖于第二战区司会长官行营。由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和山西省、绥远省的政府、军队、牺盟会以及其它党派、各群众组织共同组成。由共产党、八路军领导。这是山西不同于牺盟会组织形式的又一统一战线组织。续范亭任主任委员,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代表八路军主持工作,南汉宸、彭雪枫参加领导。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间,保德县动委会在城内文庙成立。主任焦筱宗(焦国鼐)(共产党员),副主任丁梓(国民党县长,免职后由继任县长智耀担任副主任),组织部长孔繁珠(牺盟特派员、共产党员),宣传部长安希哲(公道团长、共产党员),军事部长严汉万(一二○师干部、共产党员),锄奸部长第一任是李升堂(一二○师干部、共产党员),第二任是公安局长王振旅,分配部长王熙尧(国民党员),总务处长翟子励。干事有郭龙韬、杜春林、白璜、李森、宋达、许明等人。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各区、行政村、自然村均设立了区动委会。区村动委会均设一名脱产主任。

  县动委会成立后,组织了一个流动宣传团,通过演讲、演戏等形式在全县进行抗日宣传,收到了良好效果。

  接着做了以下几件事:

  ①动员新兵参军参战,曾动员两批兵员补充了决死队和三十五军。

  ②组织训练区村自卫队。

  ③组织抗日群众团体,分别成立农、工、青、妇等救国会和抗日儿童团。

  ④创建游击根据地。

  ⑤实行“合理负担”,号召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全面抗战。摊派负担的主要对象是地主、富农豪绅、资本家等大户。

  阎锡山惧怕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和实力,借口动委会已完成任务,下令停止活动。本县动委会于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3月解散。

  第三节  抗日救国联合会

  1940年5月,保德县成立抗日救国联合会(以下简称抗联),主要由农救会、工救会、青联(青、少儿联合会)、妇救会四大组织联合组成。

  抗联主任先后由任昌、任洪珍担任。各救会最高领导均称“秘书”,各区村也相应成立抗联。抗联组织在本县延续将近6年,直到1945年8月完成他的历史使命后自然消失。

  抗联的工作,主要是搞“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和“四大动员”(动员:兵、钱、粮、鞋)。

  第四节  职工团体

  工救会

  保德县工人抗日救国会(简称工救会),成立于1939年1月,郭森(东关人)任主席。1940年4月,工救会合并在抗日救国联合会中,改称工人部,负责开展工人运动。抗战胜利后,工救会撤消。

  工  会

  保德县工会联合会始建于1949年春。设主席、副主席、常委和委员,有专职干部3人,陈保锁任主席。

  1951年2月成立教育工会。教育工会设主席和组织、宣传、生产部长各1名,干事3人,下辖6个基层工会组织,共有会员57名。1956年全县基层工会组织10个,会员429人。1957年10月,召开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保德县工会联合会”(简称县工会)。县工会配专职干部2人,全县有12个基层工会组织,共有会员523人。

  1967年以后,县工会被“工代会”取代。1973年5月召开第三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成立“保德县总工会”。1983年县总工会设主席、副主席各1人,有干事2人。全县基层工会组织91个,工会小组209个,会员3957人。

  县工会建立至今,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职工学习理论、文化、技术;发动职工搞好生产、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和技术协作活动;兴办福利、文化教育事业,开展救济互助活动。

  第五节  农民团体

  农救会

  “七.七”事变后,本县农民运动蓬勃兴起。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2月,在动委会领导下,保德县农民抗日救国会(简称农救会)正式成立,王尊山任主席。此后,各区、村农救会也相继成立。1940年4月,农救会合并到抗日救国联合会中,改称农民部。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农救会发动全县农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贫农团

  1946年秋,本县县、区、村都成立了以贫民为主体的贫农团,组织农民向封建剥削制度作斗争。1947年土地改革开始后,又组建新农会。10月26日,县农会临委会成立,由12名委员组成,赵秉经任主任。接着各区、村也成立了新农会、协助土改工作团领导农村土地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制度。1948年,农会、贫农团消失。

  贫协会

  1964年10月,本县建立了县、公社、大队各级贫农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会)。

  县贫协会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各公社、大队均设主席1人。1966年以后,机构瘫痪,再未重建。

  第六节  妇女团体

  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8月,由在太原上并州中学的姜宝箴发起,在县牺盟会的支持下,保德县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妇救会)在城内女子两级小学校成立。妇救会设秘书、组织部、宣传部。姜宝箴任秘书。

  该会会员多系女生,没有发展基层组织,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日和募捐抗日钱物。

  年底,姜宝箴调往岢岚牺盟中心区工作,张育英接任妇救会领导。1938年10月,本县召开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妇救会,张育英被选为会长,后改叫秘书。同时建立各区妇救会。1939年2月,张育英调任晋西北妇救会主任,阎映林接任县妇救会秘书。1940年4月,县妇救会合并于县抗联之中,称妇女部。

  在抗日战争中,妇救会作出了显著贡献:①紧密配合牺盟会、动委会,深入进行抗日宣传。动委会流动宣传团的成员,大部分是妇救会的骨干。②在“四大动员”工作中,全县妇女共做军鞋37000双,募捐小米140石、鸡500只、猪640头、羊500只,慰劳了抗日军队。其中莺村、桥头、林遮峪妇女做军鞋多,曾受晋绥边区多次表扬奖励。③在战争中,护理伤员,传为美谈。1945年正月初七日,晋绥野战二旅三十六团在岢岚丈子沟作战中,有10名战士负伤,送马家滩后方医院急救。其中侦察排副排长宋桐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窑洼行政村妇救会秘书陈引儿,组织7个年轻妇女用乳汁救活了宋桐,其他伤员也在精心护理和治疗下转危为安,重返战场。④努力学文化,提高抗日自觉性。从1940年始,县委、县妇救会发动全县妇女普遍开展学文化运动。至1945年,全县办起妇女识字班230个;在87座民校学员中妇女占38.9%。⑤1942年,本县妇女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为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经济封锁,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纺纱织布生产运动。全县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王柏枝同志,参加了晋绥边区群英会,获奖织布机1台。⑥积极送亲人参军参战,掀起 “母送子,妻送郎,兄弟相争打东洋”的抗日高潮。刘翠娥、张板孩等为全县树立了光辉榜样。

  妇女联合会

  抗联撤销后,妇救会改为各界妇女联合会。1950年,组建民主妇女联合会(简称县妇联),各区村也相应建立妇联组织。1958年改称“保德县妇女联合会”。1983年县妇联和公社妇联共有专职妇女干部25名(县5,公社20),农村基层妇联组织324个。

  新中国成立后,县妇联紧密配合县委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祖国“四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第七节  工商业者联合会

  1950年1月,本县召开第一次工商业者代表大会,成立了“保德县工商业者联合会”。1956年4月,在县工商联第三届第一次代表会议上选举组成新的工商联合会委员会,委员19人,其中国营行业6人,公私合营行业2人,私营行业11人。配专职干部2人为党支部书记、秘书。其任务是:团结、教育改造私人工商业者,协助党贯彻方针政策,代表工商界合法利益和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任务。1966年该组织撤消。

  第八节  青少年组织

  一、青年组织

  青救会  青联

  本县的“青救会”于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春建立。初期基层组织未健全,以后逐步健全。康琳、张效俭先后任主席。

  全县青年在抗日斗争中起了先锋模范作用,广大青年在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扩军宣传、减租减息及文化教育等项工作中成为党、政、军的有力助手。

  1940年6月,召开了保德县青年代表大会,按新的组织章程选出保德县青年联合会(简称青联)领导机构。胡健被选为县青联主席。

  为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县委决定在各区党委设青委委员,和县青联在工作上直接取得联系。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基层青联组织逐渐建立健全。本县青联组织在战争年代积极动员并组织广大青年参军参战,参加反“扫荡”斗争,开展“大生产”运动,参加“四大”动员,开办冬学。“晋西事变”后,本县青联组织根据上级的指示和要求,除完成本县参军任务外,又以青联的名义两次动员起两个100余人的青年连,为八路军一二○师青年纵队补充了兵员,为巩固晋绥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青年团  共青团

  1947年7月,本县着手组建毛泽东思想青年团。1948年2月,先后在东关、郭家滩、马家滩等发展青年团员,建立团小组。是年改名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到1949年冬季,有三个区选举产生了区团委,30个行政村有了团组织,团小组发展到208个,团员发展到1258名。1951年,全县四个区都建立团委,各个机关、行政村、自然村都建立了团支部或团小组,团员发展到1800余名。1957年7月21日,在县城召开的第五次团代会上,遵照上级指示,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并选举产生了共青团保德县委员会。1967年以后,各级团组织处于瘫痪状态。1972年恢复团的组织生活。

  1983年,县团委设书记、副书记各1名,干事3名。

  历次团代会简介

  第一届团代会于1952年4月16日在县城召开,会期7天。正式代表174名,列席代表3名,代表全县1873名团员参加了会议。听取了县委书记张哲生的政治报告和团县委《关于建国以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的方针及任务》的报告,选举产生了新的团县委委员。

  第二届团代会于1953年12月11日至15日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110名,代表全县2359名团员。大会听取了县委的政治工作报告,听取并讨论了团县委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的团县委委员。

  第三届团代会于1955年3月25日至30日在县城召开。与会代表143名,列席代表18名,代表着全县2100名团员。听取了县委书记的政治报告和团县委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选举产生了团县委委员,选出出席省三届团代会代表。

  第四届团代会于1956年6月13日至18日在县城召开。有正式代表130名,列席代表11名,代表着全县2078名团员出席了大会。全体代表听取了县委的政治报告,团县委的工作总结。通过了《关于团的二年全面工作规划的决议》和《关于农业增产、绿化祖国、扫盲、除“四害”决议》,选举产生了团县委委员。

  第五届团代会于1957年7月21日至26日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130名,列席代表10名,代表着全县2404名团员。大会传达了团的三大精神,听取了县团委的工作总结,听取并讨论修改了《关于共青团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最后选出新的团县委委员。

  第六届团代会于1959年10月13日至17日在县城召开。正式代表136名,列席代表16名,代表着全县2113名团员参加了大会。会上县委书记张金驹作了政治报告,团县委作了工作总结。选出出席省团代会代表3名。

  第七届团代会于1963年2月25日至3月2日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186名,代表全县2978名团员参加了大会。县委书记张金驹作了国内形势报告,宣传部长秦其刚作了国际形势报告,团县委作了工作总结。通过《关于进一步调动青年集体生产的积极性,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议》和《关于大力加强团员青年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决议》。选举产生了团县委委员和出席省团代会代表。

  第八届团代会于1971年12月12日至14在县城召开。正式代表288名,列席代表144名,代表全县3845名团员出席了会议。听取了县委书记的讲话和团县委副书记的报告,选举产生了新的团县委委员。

  第九届团代会于1975年4月5日至8日在县城召开。正式代表298名,列席代表83名,代表全县4827名团员,听取了县委书记刘忠文的讲话,通过了《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努力做好共青团工作》和《关于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加强团的建设的决议》两个决议,参观了后芦子沟大队,选举产生了新的团县委委员。

  第十届团代会于1982年12月13日至16日在县城召开。正式代表204名,代表全县3463名团员出席了大会。会议贯彻了团省委的八大精神,听取了团的工作报告,讨论并确定了今后团工作的任务,选举产生了第十届团县委委员。

  二、少年儿童组织

  儿童团

  儿童团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青救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抗日救国的群众组织。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路条,传递消息,歌唱演戏宣传抗日救国,配合党政军民抗日起了重要作用。

  少先队

  1949年10月13日团中央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决议》。1953年6月少儿队更名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1954年,全县建立四个少先大队,38个中队,104个小队,队员1930个。1956年10月在县城召开了少先队辅导员大会,参加会议的辅导员191名。1983年,全县有少先队员17560名。

  第四章  其他团体

  第一节  主张公道团

  保德县公道团成立于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冬,团长张继贵,继任赵培根。本县牺盟会成立后,公道团、县政府处处与牺盟会对抗。“七.七”事变后,阎锡山采取了联共抗日立场,统一民运组织,将“公道团”与“牺盟会”合并为“牺公联委会”。县团长先后为李导生(向春)、安希哲二人,均为共产党员。

  第二节  精神建设委员会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3月,阎锡山假借蒋介石要各省成立国民精神总动员委员会的名目,成立山西省精神建设委员会(简称精建会),各县也随之成立精建会。实则为同志会的基层机构,是地方性的反动组织。本县精建会主任任昌是地下共产党员。副主任李鸿奎反动透顶,1940年新政权成立时被处死,精建会也不再存在。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