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信用中国·忻州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保德 > 保德县志 > 正文

《保德县志》卷六 牧业

 时间:2022-05-13 16:28       大    中    小     

  卷六  牧  业

  第一章  牧坡牧草    第二章  畜禽种类    第三章  饲养管理

  第四章  畜疫防治    第五章  禽畜产品

  据《山西资料汇编》记载,古代保德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畜牧业比较发达。由于长期以来军垦、农垦,破坏了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民国年间,除东部山区尚有成片牧坡外,大面积牧坡已经很少。畜牧业随之衰败。

  1949年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畜牧业有所好转,大小牲畜头数有所回升,其中以猪的发展速度为最快。从1949年的1170口增加到1982年的24282口,增加近21倍;羊从1949年的45344只,增加到1982年的56341只,增长24.3%;大牲畜从1949年的5453头,增加到1982年的6886头,增长26.3%。新中国建立三十多年来,畜牧业发展的总趋势是逐年上升的,但极不稳定。畜牧业的发展是与水草休戚相关的。每遇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畜牧业就相应发展。每遇旱灾袭击,农业歉收,畜牧业的发展就受到影响。

  第一章  牧坡牧草

  本县草地分为三个类型:

  一、天然草地

  面积为67618.17亩,平均亩产量512斤,按每头标准羊单位日食5公斤鲜草计算,可载畜9485羊/年。其中:①山地灌丛类草地4460亩,亩产草341斤,可载畜416羊/年;②山地草原类草地为38653.17亩,亩产草543斤,可载畜5750羊/年;③疏林地类草地24505亩,亩产草447斤,可载畜3001羊/年。

  二、匹边草地

  面积为85632亩,总产草量为4478.6万斤,可载畜19081羊/年。

  三、人工草地

  面积为8364.61亩,亩产草910斤,可载畜2085羊/年。在人工牧草中,苜蓿占70%以上,其余为草木栖聚合草、沙打旺。

  另外,用于饲草的农作物秸杆有3375.83万斤,农作物皮壳1054.44万斤;各种树叶5055.4万斤。

  第二章  畜禽种类

  本县的畜禽结构是,大畜以牛、驴为主,其次是骡、马;小畜以猪、羊为主,其次是兔,家禽主要是鸡。

  牛  历史上本县饲养、使役的是本地黄牛(皮色有红、黄、黑、白、黧、沙、花之分),这种牛体型小,出肉、出奶率都不高,但善于在坡地上耕作,群众饲养的较多。

  本县在牛的品种改良上曾作过不少努力,1955年县农林科由晋南调回大黄牛1头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1962年、1967年、1973年、1975年、1980年先后6次从万荣、河津、临猗等地调回晋南公牛50余头、母牛5头,进行繁殖,但繁殖率不高。1976年开始用冷冻精液输精,品种主要有短角、西门答尔、夏洛来等,群众比较欢迎的是“短角牛”,但由于设备和技术人员等方面的限制,到1982年为止,只在朱家川河以北9个公社推广较好。

  现在全县还是以本地黄牛为主,内蒙黄牛也占相当大比例。奶牛与肉牛几乎没有发展。

  驴  历史上本县饲养的是本地驴(按皮色可分灰驴、黑驴、四眉驴)。体型小,善爬坡。七十年代,县里先后调回葭米驴、广灵驴、晋南驴等优种,但群众养母驴只愿配骡子而不愿意配驴(主要原因是骡子经济价值比驴大),所以优种驴不能很好推广。至今处于混杂状态,没有优势品种。

  骡子  旧中国保德养骡不多,原因是骡子价值比驴昂贵,饲料要求较驴精细,所以一般人家养不起。新中国建立后发展较快,但是,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车运代替了驮运,养骡子的趋势又日渐减少。

  骡分两种:马父驴母,仔叫驴骡。

  驴父马母,仔叫马骡。

  马  保德气候与地形不宜养马,又马多病,所以马在保德发展不快。1954年调回内蒙古马34匹,没有繁衍下后代。

  骆驼  五十年代,康家塔和东关曾饲养少数骆驼,作为长途运输畜力,至公路发展以后,逐步淘汰。

  羊  养羊为本县畜牧业的主要内容,正常年景,圈存羊平均在10万只左右,历史最高峰是光绪三十年,全县养羊137485只。直到六十年代,圈存羊也在6万只以上,1979年后羊的发展趋势是逐步上升。

  羊的品种,主要是本地羊,分为山羊、绵羊两种。在品种改良方面,早在民国年间,就有优良羊种引入本县。民国二十三年,本县王文义、王厚礼等人就引入一批滩羊,在孙家沟一带放牧喂养,但没有繁殖。

  1958年县里从忻县地区调入一批细毛公羊在窑圪台公社搞绵羊改良试验。但由于领导对这一事业的认识不够,群众又不喜欢二代羊,所以在公社统一安排下,一夜之间,将全公社的公羊一律阉割。不但这项试验没有搞成,而且正常的繁殖也受到影响。

  1970年以后又在杨家湾、贾家峁两个公社开展绵羊改良工作,效果也不显著。

  1974年从黎城县调回大青山羊100只,在白家梁村放牧。因与岢岚接壤,故混入少量岢岚青羊,与大青羊杂交,形成了保德青羊,到1982年约有800只左右。

  猪  历史上,本县饲养的是本地黑猪。本地黑猪耳大嘴长、肚大、腿短、腕软。生长缓慢出肉率低。但它是一种瘦肉型猪,肉味鲜美,它具有产仔多、爱仔、耐粗饲、抗病力强等优点。1975年全国著名猪专家张农志教授来保德讲学指出了:“母猪本地化,公猪优种化,肉猪杂交化”的养猪方向。可惜,本地纯种母猪于六十年代初已绝迹。

  1954年,保德引进第一口“乌克兰”大白猪,在化树塔良种场喂养。接着先后又引进“巴克夏”、“苏白”、“内江”、“宁乡”、“新金”、“长白”等品种,其中以“内江”、“巴克夏”的影响最大,逐渐升华为当家品种,约占全县的80%以上。

  兔  解放前养兔很少,解放后逐渐增多。1957年调回长毛兔两只、六十年代又调回青紫兰、黑油兔等优种。

  养兔最多的村庄是杏岭村和北塔则村。

  猫  历史上几乎家家喂养,专门捉鼠,六十年代以后灭鼠药大量生产,广泛应用,大多数猫被毒死,破坏了生态平衡,老鼠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为猖獗,尤以1982年最多。人们吃亏后又转向喂猫,致使一个时期,猫身价百倍,竟由1只3——4角钱增到15元之多。养猫数量逐渐增多,鼠害大为减少。

  狗  由于旧中国社会秩序混乱,家家养狗以看家防盗。陋俗延续自今。县城养狗,也蔚然成风,有的一家竟养5——6只,谋皮食肉。由于狗的发展,提高了狂犬病的发病率。

  保德家禽主要是鸡,其品种有:芦花鸡、狼山黑、澳洲黑、九斤黄等,1955年引入来亨鸡, 1969年调回边鸡、固始鸡,1982年又引进星杂——288等。

  第三章  饲养管理

  第一节  饲养方法

  大畜以圈养为主,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吃干草,牛吃杂草,驴、骡以谷草为主,每天喂饲料1.5——5斤,农闲时少吃,农忙时多吃,牛饲料为黑豆、玉米或油饼,驴、骡饲料为豌豆、玉米、黑豆。夏天吃青草,吃青草时就不贴料了。遇灾年后,去岢岚放牧,但多死伤。饲养大畜的主要经验是:分槽饲养,勤喂勤饮,草净,圈净,“渴不急饮、饱不加鞭”。猪圈养,精粗饲料搭配使用,母猪粗饲料为主,肉猪“吊克郎”时期以粗饲料为主,催肥时期以精饲料为主。

  本县的粗饲料为野草、谷糠、秕壳等,精饲料为玉米、高粱、大豆、山药、粉渣、豆腐渣。

  羊群四季放牧,冬春补饲,饲草以豆秸为主,饲料以大豆为主。

  鸡以自由群养为主,近年来引进笼养技术。

  第二节  草料加工

  一、饲草加工

  饲草加工包括“和草”、“储青”、“打浆”三种。“和草”即是在收秋完毕之后,将谷草、豆秸、玉茭杆等切成1寸——1.5寸长的小段,掺和在一起,作为大畜的冬春饲草;“储青”是将打来的野草晒干青贮,以补充秸杆饲草的不足;“打浆”是将杂草粉碎成糊状,加上其他饲料喂猪。

  二、饲料加工

  本县习惯,饲料不作细加工,驴、骡料是豆类原粮生喂,牛料只是碎成瓣加水拌和后生喂,或将大豆煮熟后喂。1982年,用于饲料的粮食有630万斤,占全县粮食总产的11.67%。1984年,在县农牧局的主办下,建起了一个1000型配合饲料加工厂,主要配制鸡、猪饲料,虽然填补了饲料加工工业的空白,但仍然是个薄弱环节。

  第四章  畜疫防治

  第一节  防治机构

  一、畜牧局

  1949年,县人民政府决定由农林科分管畜牧事业。

  1959年成立畜牧局,1960年撤销,1981年又恢复,1983年11月机构改革与农业局合并为农牧局。

  二、畜牧站

  1954年成立畜牧股。1957年成立猪病防治组。1958年二者合并为畜牧兽医工作站。1962年,分设畜牧站和兽医院。1965年二者复合为畜牧兽医站。1973年畜牧站兽医站又自立门户。

  三、县兽医院

  1955年,成立保德县联营兽医站。1962年正式成立兽医院。

  四、公社兽医站

  1953年,几位民间兽医在荣家沟村办起了联营兽医站。这是全县第一个县级以下的畜牧兽医事业机构。1955年,又办起东关和扒楼沟两个联营站。1958年,成立8个公社兽医站。计有:杨家湾、桥头、暖泉、曹虎、林遮峪、党家里、扒楼沟和贾家峁。1985年除白家沟乡外全县有19个乡(镇)兽医站。

  第二节  技术力量

  1949年全县只有民间兽医10余人,其中文盲占三分之一,其余为半文盲。畜牧技术干部一个也没有。三十多年来,本县的专门技术人才逐步充实加强,至1983年6月底统计,全县有畜牧兽医技术干部55人,已评定技术职称的有37人。其中畜牧师1人、兽医师1人、助理畜牧师2人、助理兽医师3人、畜牧技术员6人、兽医技术员24人。

  第三节  疫  情

  1949年时保德既无兽医机构,也无有效的防疫措施。牲畜发病,概由民间兽医土法治疗,多采用扎针和偏方疗法,死亡率很高。遇流行病大发则束手无策。当时在朱家川河流域内的窑圪台至红花塔一段及靠近岢岚的科局、杨家圪台、贾家庄等村,是炭疽疫区。发病率高,死亡率大,防治措施不力。群众叫做“鬼吃羊”。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有计划地抓了畜疫防治工作,建立了医疗机构,采取了有效措施。

  从1957年开始,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进行一年春秋两季防疫注射。1955年、1965年和1983年进行了三次口蹄疫防疫,有效地控制了上述疫病发生,对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50年以来,全县发生的较大疫情有:

  1950年夏,红花塔村发生炭疽,死羊20余只。1952年春,东关镇发生鸡瘟,死鸡100余只,1953年秋,桥头等10余个村,发生猪丹毒,死猪10余只。地区派防疫队扑灭了疫情。

  1956年,红花塔村发生炭疽,县畜牧股长李宗源带领防疫队深入该村,很快控制了疫情,深受群众赞扬,此后被窑圪台公社推选为县人民代表。

  1962年春,赵家坡村首次发现羊放腺菌病。

  1965年,红花塔村发生大畜炭疽,死牛一头。

  1965年夏,土崖塔等四个公社普遍发生羊传染性肠炎。县畜牧站与兽医院组成联合防疫队,很快控制了疫情。

  1968年春,东关公社刘家村发生炭疽病,死骡子一头,羊50余只。

  1968年春,孙家沟等三个公社发生猪丹毒,死猪50余口。

  1969年夏,南河沟村发生炭疽,先后死牛一头,羊20余只,10余人受感染。

  1971年秋,贾家庄、杨家圪台、科局等村发生羊炭疽,死羊10余只。同年,东关至天桥村一带,发生鸡瘟,死鸡100余只。

  1973年,丛岭沟发生羊肠毒血症,死羊40余只。

  1974年,东关公社刘家村再次发生炭疽病,死牛2头,羊20余只。

  1974——1977年,猪瘟波及全县四分之三公社,死猪累计千口以上。

  1980年,首次发现恶性卡他热患牛一头。

  第五章  禽畜产品

  本县的禽畜产品主要有肉类、鸡蛋、羊皮、绒毛、肠衣、猪毛猪鬃、蹄壳等。

  肉类多在本县销售,腊月间有一部分销往内蒙古。活兔支援外贸,到天津口岸加工出口。鸡蛋多在县内销售,每年向社会提供约18万斤。

  羊皮早在清末民国初,即是大宗行销商品。每年有顺德府及交城人前来收购,出售约2500张左右。本县人缝皮袄用700——800张。

  羊绒、羊毛由国家统一收购,也多运往天津口岸。1958年县建地毯厂一处,1962年停产关闭。七十年代,重建地毯厂,加工一部分羊毛,制成地毯出口。

  1952年,开始外调肠衣、猪鬃。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