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信用中国·忻州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保德 > 保德县志 > 正文

《保德县志》卷首(1990年出版2005年重印)

 时间:2022-06-03 16:50       大    中    小     

  保德县志编纂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  夏树鼎

  副主任委员  薄文年  王登云  王亮明

  委员  康永清  巩建华  赵云晓 张聪亮  刘俊生  韩子林

  徐定基  王德义  赵玉怀  陈秉荣  孙万福  张福林

  保德县志编纂人员名单

  主  编  陈秉荣

  副主编  陈  一  高宝林

  编  辑  陈秉荣  陈  一  高宝林  郭  英  王礼厚  张喜民

  摄  影  范二保

  参加修志的还有

  倪光祖  谢宪楼  韩保江  赵  明  杨耀忠  薛章留  王  跃  冀青山  秦志新  张西林

  审定单位:中共忻州地区委员会  中共保德县委员会

  序

  保德地处黄河中游,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近百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革,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日益进步……,所有这些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创造文明的伟大业绩与历史进步,理当载入史册,备观省而垂鉴戒。

  《保德县志》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记录了保德人民长期以来在自然斗争和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它为人们了解保德、研究保德、建设保德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此次修志,历八年之光阴,合众人之心血,终成宏文巨著,诚然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喜事!在修志过程中,中共保德县委、保德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在诸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县乡村及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协助,通力配合,给修志人员提供了一切方便;老同志的关怀,专家学者的指正为志稿增加了不少丰采。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的同志苦心力作,不为名,不为利,成绩尤最。特别是主编陈秉荣同志,八年如一日,笔耕不止,把丰富的知识和最好的年华无私地奉献给这项千秋大业!在此谨向为县志出力的全体同志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愿全县人民借古鉴今,在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团结奋进,谱写出新的壮丽的篇章!

  中共保德县委书记  夏树鼎

  1989年5月1日

  凡    例

  一、本志断限,上起所载事物发端,下限至1985年。《概述》延至1986年。《大事记》截取1911年至1985年一段。

  二、根据事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划分门类,并按照先自然,后社会,先经济基础,后上层建筑的顺序记述。

  三、本志立“境域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牧业”、“

  副业渔业”、“工业”、“邮电”、“交通运输”、“贸易服务”、“财税”、“金融”、“党派团体”、“地方行政机构”、“司法”、“军事”、“文化体育”、“文物”、“教育”、“卫生”、“科技”、“人物”、“风俗民情”、“大事记”、“附录”共26卷。卷首设“概述”一篇。

  四、为避免重复,历次政治运动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各卷中,故不另行立卷。

  五、志书文体为语体文记述体,记、志、传、图、表、录并用,以志为主。

  六、文字叙述,一般采取国家统一公布的简化字,有特定含义的仍用繁体字。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七、历史地名、历代政府职官的称谓,仍沿用当时的习惯名称。

  八、货币单位,沿用各个历史时期单位。

  九、志书资料,大部分录自省、地、县档案馆、余为社会调查资料。口碑资料和文献资料并存者,以文献资料为准;同是口碑资料,以当事人所述为准。

  概    述

  保德背靠巍巍吕梁山,面临滔滔黄河水,是晋陕峡谷中的一个农业小县,总面积997.5平方公里。

  保德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即置有宣武、武车二县,后或旷废,或为州为县。1986年全县设3个镇、17个乡、343个村,共有人口116655人,其中农业人口105862人。

  保德地处黄土高原,地势东高西低,东部高地、山神庙圪旦、井油山一线,海拔高达1400米以上,西部黄河滩海拔仅850米左右。地表多为黄沙土覆盖,因受风雨侵蚀,形成了支离破碎的复杂地貌,境内山河相间,平行排列,河流源东流西,注入黄河。较高的山峰有高地山、黄龙山、山神庙圪旦、木兰圪旦、井油山和大阴峁。全县自然植被稀少,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保德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之中四季分明,一日之中,温差较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14.3小时,年平均气温为8.8℃,年平均降水量为493.6毫米。无霜期135天左右。本县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干旱、冰雹和干热风,素有“十年九旱”之称。

  保德人稠地少,但土地贫瘠,利用率较低,至今仍有一部分宜林宜牧地,尚未很好利用。保德红枣为山西八大名枣之一,肉大核小,酸甜适中;天桥石花鲤鱼,久负盛名,是黄河鲤鱼中的佼佼者,曾为进贡封建帝王的佳品。

  保德矿藏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铁、铝土、硫磺、石灰石和高岭土等。煤的总储量为127亿吨,铁矿总储量为37.8亿吨,铝矿总储量为86.4亿吨,石灰石遍及全县,可采量约360亿吨。

  此外,还有丰富的水资源,仅天桥泉的地下水总储量即为14.5立方米/秒。保证可采量为4—6立方米/秒,品质纯净,是理想的工业用水。

  保德人民具有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早在1926年,本县青年赵秉彝就在太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革命。1936年,红军东征路经本县,扩大了政治影响。1937年八路军一二○师派工作团来这里开辟工作,他们发展共产党员,帮助地方建立共产党的组织,训练民兵、组织游击队,组建了以共产党为领导的,以牺盟会和动委会为主要力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建了这块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年中共晋绥二地委和晋绥行署二专署、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晋西北第二中学迁来本县,直至日本侵略军投降后方迁往别处。在革命斗争中,这里的人民出钱出粮、参军参战,为革命做出了最大的牺牲和贡献。日本侵略军虽多次“扫荡”,但始终没有能够占领本县,使本县成为晋绥边区的完整县和巩固的根据地。

  1940年本县解放,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新中国建立后,保德人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工业、农业、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1986年,全县社会总产值达8308.1万元,工农业总产值4916.8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733万元。

  保德的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粮食作物主要有谷子、糜子、山药、大豆四种优势作物,其次有玉米、高粱和豆类小杂粮。经济作物有油料、线麻、蔬菜、药材等,干鲜水果收入也很可观。养殖业主要是喂养牛、驴、骡、马、猪、羊、鸡、兔等。

  1986年,农作物种植面积为303283亩,产粮4773.4万斤,产油料87.2万斤,农业总产值达17

  71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经济,乡镇企业已成为保德经济的一大支柱,1986年涌现出各类专业户51户,新的经济联合体65个,乡镇企业产值达1989.32万元。

  保德的工业经济以煤炭工业为主,其他有电力、化工、治炼、机械、建材、造船、食品、文化用品、纺织缝纫、陶瓷、五金等门类。198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837.23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产值达3196.02万元(县营企业产值2074.25万元)、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产值达641.21万元。本年度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为:原煤41.91万吨、焦炭5509吨、合成氨2507吨,水泥77833吨,生铁3601吨,地毯383平方米。

  随着商业流通体制的不断改革,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新商业体制初步形成。1986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3535.1万元,商业零售额为2412.86万元,饮食业零售额为75.35万元,工业零售额为397.48万元,其他行业零售额为689.41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689.03万元,主要农副产品收购量为:粮食5514吨,食用植物油459吨,肉类13229头,家禽150000只,鲜蛋20吨,绒毛4吨。

  由于自然环境影响,历史上以步行、驮运和水运为本县的主要运输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公路事业发展较快,1986年全县有158个村庄可通汽车,通车里程为832公里。本年度,全县拥有汽车497辆,拖拉机520台,运输船36只。年货运量达35万吨,货运周转量为1900万吨/公里。

  1986年,全县邮电服务机构达42处,邮路总长度为164公里,邮电业务总量达22.06万元。全县有招待所、旅馆、旅店18家,食堂、饭店22家,照相馆3家,理发馆4家。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教卫生事业也相应发展。

  1986年,全县有中学28所,小学334所,在校生共有25278人,儿童入学率达87%,中小学教师共1276人。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7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537人,病床389张。

  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21个、剧团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有线广播站1个;文化体育设施有体育场1个、礼堂1个、剧场1个、电影院1个、电视差转台6个、专用广播线路1005公里。

  因受自然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制约,这里的人民长期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搞活了,衣食住行用诸方面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变化。1986年,每人平均收入488元,每个农民平均收入194元。粗犷浑厚的黄土地是本县的自然景观,它吸引着无数诗人墨客来此采风,林遮峪新石器遗址,金峰寺、神峰寺等明清建筑群,钓鱼台石窟和晋绥二中校址均为游览胜地,黄河大桥和天桥水电厂等宏伟建筑也吸引着无数游人。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