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信用中国·忻州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督查 > 正文

交优异答卷 谱环保新篇

 时间:2022-01-17 11:07       大    中    小      来源:山西日报

  全省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2.1%,PM2.5浓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30+”;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71.3%以上,提前达“十四五”目标任务;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数量创历年最高…… 

  2021年,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深化“大环境”主业,统筹“全生态”治理,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在扎牢污染防治攻坚防线的基础上,精准施策、科学施策,生态环境成绩单亮眼,各项指标均有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下好先手棋 

  环境质量实现大提升 

  这个冬天,不少太原市民发现,重污染天气基本消失了,往年频繁的重污染天气预警、企业限产、车辆限行的天数也是少之又少。这与我省去年以来打好污染防治主动仗、下好环境整治先手棋,牵引带动环境质量实现大提升息息相关。

  2021年,我省将生态环境改善需求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年初即组织实施散煤清洁化替代、工业污染深度治理等十项重点工程,并定期调度、强力推进,带动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深入开展,超额完成生态环境各项约束性指标。

  在空气质量方面,抓住污染减排这一关键,聚焦结构性污染矛盾,制定空气质量巩固提升2021年行动计划,开展“五个再提升”和“五大专项”工作;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治理力度,完成22家钢铁联合企业、11家焦化企业和8家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新增清洁取暖改造99.31万户,淘汰国三及以下标准营运柴油货车20309辆;强化监测预警,采取提前减排措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2021年,全省空气质量改善迈上新台阶,PM2.5年均浓度达到39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30+”,实现历史性突破;SO2年均浓度实现连续4年20%以上的改善幅度;11市NO2年均浓度首次全面达标。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同时发力,扎实推进93项省级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和10项水污染防治管控措施。围绕减少入河污染物排放,全面溯源推进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新建成7个工业园区和23个建制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开工建设63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年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71.3%以上,提前达到“十四五”目标任务,劣Ⅴ类断面比例超额完成年度控制目标。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行政验收,扎实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强化建设用地环境风险管控;积极推进国家试点项目及我省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持续开展危险废物规划环境管理评估,建立完善全口径产废单位和经营管理单位清单,全省6404家单位完成管理计划备案,较去年增加1095家;持续推进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补短板严格落实“两个100%”的要求,守牢疫情防控生态环境阵地。

  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万荣庙前断面国家监测站是汾河入黄的最后关口,运城市生态环境局万荣分局局长薛锋告诉记者,从目前重点监测的5项水质数据来看,汾河去年实现了“一泓清水入黄河”。为保证汾河水质稳定入黄,汾河入黄口生态修复保护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车辆往来运输渣土,工程有序进行。这项投资5.5亿元的工程利用汾河河滩建立人工生态湿地,降解水中有害元素,确保汾河国考断面水质达标。该项目已纳入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2020-2035年)》,未来可助力提升汾河水质、调蓄径流洪水、涵养地下水,打造鸟翔鱼跃、人水和谐的湿地景观带。

  去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设立黄河实验室,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清废行动”和尾矿库环境治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运城示范区(河津先行区),加快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样板。

  2021年,我省继续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关于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环境管理的通知》,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开展焦化行业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推动焦化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并以此为牵引带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班部署,完成达峰目标等核心指标测算。充分发挥碳市场机制减排作用,首批组织107家发电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主动服务重大转型项目落地,开辟绿色通道,依法依规、高质高效完成集大原铁路、运城机场改扩建、朔州机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环评审批工作。2021年,我省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2021年10月份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省创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阳城县、安泽县、平顺县和创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沁水县、蒲县获得表彰。

  去年以来,我省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以生态省建设为抓手,对标“美丽中国”建设标准,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力度,2021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数量为历年之最。

  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我省持续抓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治理,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入冬以来,在侯马市香邑湖,陆续有越冬南迁的天鹅“组团”在这里中转休息,它们有时在湖面休憩,有时在天空嬉戏,市民们纷纷用手机记录了它们美丽的身影。湖区景观、天鹅与人绘就成一幅和谐共融的生态美卷。

  去年以来,我省还以EOD模式推进石太高铁沿线生态廊道建设,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制定《山西省生态环境厅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工作指南》,妥善应对处置25起突发环境事件。推动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互联网服务平台,有力推进污染责任由政府买单转向由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主体和第三方承担的转变。

  去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积极筑牢生态系统安全屏障,提升保障生态环境改善成果,谱写了山西生态环境的崭新乐章。(程国媛)

关闭本页